第1037章 称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蔺珩是篡权夺位,民间必有反应,到时候各个揭竿而起,乱世将来...”  

“魔宗,魔宗岂是那么好铲除的,反军未除,又动魔宗,等于撬动武林乱象,到时候还不知会如何...”  

“诶,说多了又如何,其实最奇怪的是蔺珩竟然不在帝都,而且也没称帝...”  

但他反而离开帝都了,去苍东领军对战?  

没有!  

去带人灭魔宗?  

也没有。  

他去哪了?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莫非是帝君还活着,他去追帝君去了?”  

这种怀疑...  

上闻遐迩反正是半点都没想过的。  

蔺珩压根就不在意越太初。  

所以他到底去哪了呢?  

帝都的人还没等到蔺珩回来,就先听说了各地武装起义的事儿。  

完了。  

上闻雅致刚得知消息,就从潜入太师府邸的宗师妇人口中得知另一个消息。  

各地起义,冒头比较厉害的那些人。  

死了。  

“死了?”  

“嗯,被灭族,基本可以确定是当地官府跟一些相府死士做的,基本一个不留。”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  

越太初活着到东黄道了。  

宗师妇人沉默了下,端详上闻雅致的神色,“夫人有所准备么?现在蔺珩不在还好,若等他归来,基本就是大局已定了。”  

上闻雅致把这个消息传给自己亲爹,后者沉思良久,却说:“越太初回不回去,东黄道总归是要有反应的,因为都知道蔺珩不会放过越氏的根基,所以这个消息意义不大,问题只在于——蔺珩到底在哪里,他去做什么了?  

帝都之中,一些内在隐藏属性是保皇一族的大臣们忍不住在内心呼唤——帝君还活着,天佑我越氏王朝啊!  

然后还没来得及开心。  

蔺珩回帝都了。  

他要称帝了。  

消息传入上闻太师府。  

上闻家的人多数都从官,也有些从事其他行业的,此时都站在厅内,看着上闻遐迩。  

朝服就在眼前,平平整整。  

若是臣服,明日进殿朝拜新君。  

若是不服,死。  

上闻遐迩的决定是什么呢?  

次日,也就是蔺珩称帝的那天,他把那些圈禁起来的保皇一脉世家乃至一些官僚等等,全部灭族。  

干净利落,不在乎任何史官记录,也不在乎民怨沸腾,更不在乎暴君之名,他下达这个旨意就跟喝水吃饭一样自然随意。  

相府一脉跟中立一脉的人都有些战战兢兢,因为他们发现被灭族的这些官员里面也有他们那一脉的人。  

蔺珩此人狠绝无情,敢背叛的,最好确保自己有蒙混过关的本事,若是不能。  

等死。  

而在称帝这日活下来的文武官员里面,好些人都在推敲一件事——话说,这朝堂上好像没见到太师那老狐狸啊。  

这样的日子都没来,上闻一脉也就两个结局了。  

1,已挂掉。  

2,正在挂掉的路上。  

上闻遐迩的确没去朝堂,他没去,很多人都意外,也暗道这老狐狸倒是十分有骨气。  

然而,上闻雅致是怀疑的。  

亲爹真忍心不顾上闻家上下几百条人口?  

就算破罐子破摔,也没必要在这件事上触怒蔺珩,除非是...  

“你不让上闻老狐狸去啊?”  

秦鱼问了蔺珩这样一句。  

当她问这句话的时候,首先,她不在宫中,而在相府。  

其次,蔺珩这人也不在宫中,他穿着龙袍回到了相府。  

其三,他来的时候,秦鱼听到了铃铛声。  

血洗宫城,天下至尊,他来了,却安静地很,没有大气磅礴,也没有百官随行。  

他来得安静,只有铃铛声。  

很清脆优雅的铃铛声,像是小铃铛挂坠,挂在腰带上,随着人的步伐而发出脆响。  

可惜秦鱼看不到它的模样,只听到了声音。  

远远的,秦鱼就知道对方来了,随着声音变幻,她确定他走到了跟前。  

然后才问了这样一句话。  

算算时间,这是他们回到帝都的第二天,蔺珩直接称帝,称帝当天就回来了。  

第一次再见,她没问他称帝如何,也没问她日后如何,倒是闲谈似得提及别人家的事情。  

蔺珩双手负背,踱步过来,在相府花园中与她对话。  

“怎么,眼睛瞎了还有顺风耳吗?”  

这话听着倒像是骂她是猪八戒似的。  

秦鱼坐在美人靠上,闲散得很,回:“若有寸短,必有尺长嘛,老天爷总不会封住所有的窗户。”  

她漫不经心弹及长短,又没计较自己这样慵懒柔美的样子在百花丛中何等风光。  

总有几分漫不经心勾人的意味。  

虽是无心,让人有意。  

蔺珩:“便是封住了,你也会挖地道的。”  

秦鱼:“我发现你们从来不夸我,这不是一个好习惯。”  

蔺珩:“我们?你时常把我跟别人罗列一起?”  

秦鱼听出了些微冷意。  

奥,她差点忘了。  

对方已经称帝了。  

独一无二天下至尊。  

怎能容忍自己跟其他凡夫俗子一样。  

“呜,那你单独夸下我,下次你在我这不就与众不同了?”  

她一点也没有寄人篱下陷入囹圄的自觉,自在随意得很。  

第一个夸她的人么?  

蔺珩沉默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