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别说上头偏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梅校长。”  

“勤之。”梅盛林走近过来,又和陈勤之介绍:“这是上头管人事的杨司长,最近在下面检查工作,过来看看你。”  

“杨司长。”  

“勤之同志,一直都在听说你,今天总算见到本人了。”杨长胜热情的和陈勤之握手。  

又问:“勤之同志,工作都还好?”  

陈勤之说:“都很好的杨司长。”  

“梅书记,这小伙子专业能力强,长得也很不错嘛。”  

“小陈各方面都很拔尖,性格也沉稳。”  

打过招呼在沙发坐下,办公室里的接待员给他们泡了茶水,三人就学校的工作和教育聊了起来。  

杨长胜为为亲和,和陈勤之说话也很平近。  

梅盛林陪两人在办公室聊了片刻钟,接到一通电话他就离开办公室了。  

就算是没有这通电话,他也得让陈勤之单独和杨长胜聊聊。  

人都下来了,该谈的总要谈。  

梅盛林走后,杨长胜开门见山的说:“小陈哪,这次来汉城,其实是接到任务专门为你跑一趟的。”  

杨长胜是上头管人事的一个副司长,接到王少涛让他下来谈谈的任务,他就下来了。  

陈勤之看着杨长胜,杨长胜接着说:“南方药科大学那边的条件会好一些,有几个研究所的条件也都不错,都想邀请你过去。  

不好直接问你们要人,所以我先过来听听你本人的意见。  

南方药科大学的意思,你如果愿意过去,是直接去生药院,两年后可提正高,几个研究所的条件差不多,两年后可提研究员,小陈你明年才29对吧,你这很年轻,前途无量啊。  

刚刚和你们梅书记聊了一下这事,他说看你自己的意愿。”  

这事,前几天在郑立民家吃饭,陈勤之就预料到了,眼下倒是很平静,也没有为药科大学和研究所给的条件心动。  

两年,这两年其实就是考评期。  

自己这两年如果再做点成绩出来,在汉城大学同样能破格提正高,不必要跑的那么远。  

研究所,他没有考虑过的。  

他尊敬冯春生那样热爱科研,对科研纯粹的人。  

但他没有冯春生纯粹,他是个俗人,他没有冯春生那么无私,他想搞研究,但他想把医药研究做的再大一点。  

冯春生不是他的人生终点站。  

看着杨长胜,陈勤之说:“杨司长,非常感谢药科大学和几个研究所的看重,只是我这边已经安排了明年读博,而且孩子马上要出生了,恐怕调动了位置也会力不从心,所以挪位置的事情就先不考虑了。  

还劳杨司长给药科大学和研究所回复一下。”  

汉城局面好不容易打开,他也在慢慢进入卫明理的核心圈,慢慢得到卫的支持。  

去其他地方,去走向其他领导的核心圈,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也没有那么好的机遇。  

陈勤之拒绝了这事,杨长胜说:“小陈,那边条件会更好,能够给你提供更好的环境。”  

大家想挖陈勤之,无非都是赌这一点,搞研究的人,总归想要更好的条件。  

陈勤之一笑的说:“现在都在发展,相信汉城的条件也会上去的。”  

南方药科大学的条件是汉城好,但是留在汉城会更有利于他以后的发展。  

看陈勤之完全没有调动的想法,杨长胜皱着眉头说:“也行,这人归根结底还是要在自己舒服的地方工作。  

金子嘛,到哪都会发光的。”  

又说:“刚才在你们实验室看了一下,条件确实还是差了一点,说句实话,你坚持留在汉城大学,我内心还是蛮感慨的。  

上头的研究最近到了一点设备,我回去给你们申请几台,然后研究资金也给申请一点,尽量让你们条件有所提升。这些话你们梅书记刚刚在的时候,我都没有跟他提过,我这是见到你才有这想法的。  

是爱惜汉城大学的这帮师生,想你们的环境稍微好一点,你们也别说上头偏心,上头也有上头的难,这精力和资金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小陈你是明白的。”  

来之前,杨长胜完全没有想到帮他们申请设备和研究资金的事情,只想着怎么把陈勤之的思想工作做通。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见到陈勤之,看到汉城大学的研究室,还有那些在研究室里认真学习的学生,他心里动容了,生出了几分怜才,惜才之心。  

反正话已经说出口,回去就算是撒泼耍无赖,也要给他们添几台设备,申请点款项下来。  

陈勤之心里一热:“杨司长,太感激你了。”  

杨长胜挥了挥手:“这都是应该的,都是工作内的事情。”  

汉城大学的生药没有申请下来,但是实验室环境改造一下还是应该的,不然这发展也难提上去。  

之后,杨长胜又把一张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材料纸递给他:“后面如果有什么想法,小陈你可以随时联系我。”  

陈勤之接过材料纸:“行的,谢谢杨司长。”  

见完杨长胜回到办公室,卫生出版社给他们寄的书到了。  

就是他们出版的那本药理学,上次首发的5000册已经销售完,这次又再版了5000册。  

陈勤之和向伟姜玉娥编写的这本书是属于专业类书集,所以销量没有文学作品那么夸张,毕竟面对的群体还是极少部分医药相关人员。  

看陈勤之回来了,姜玉娥捧着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