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因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孟谦正跟何雅婷聊着量子技术的事情,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导致孟谦脸色骤变,直接走出了办公室。  

他出去后直奔公司内部对其他人来说最为神秘的实验室,时空穿梭实验室。  

“怎么回事?”孟谦刚进门就问。  

“孟总,我们找到了一点方向,跟量子技术有关。”  

“所以我也绕不开遇事不决量子技术这个梗么...”孟谦自嘲了一句,然后就知道了净土实验室那边成功拍摄了量子纠缠的图片。  

一听是拍到了量子纠缠图片,孟谦下意识有一点失落,因为2019年7月份人类就拍到了量子纠缠的图片,而那个时候孟谦还没死,所以知道这个事情。  

但凑近看了一眼后就发现并不一样,实验室的人要给孟谦看的,是一批图片。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时空穿梭实验室这边根据净土实验室的实验进行了一次后续实验。  

“净土实验室那边拍到量子纠缠照片后,我们很快就进行了进一步的针对性实验,  

他们的实验着重点在观察上,而我们想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试试逻辑,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个实验。  

我们准备了三套一模一样的设备,然后分别进行了带有简单数学逻辑的光子发射,完全随机的光子发射,以及一次性大量的同步光子发射实验。  

在最终我们得到的一系列照片中,我们找到了这些。”  

孟谦凑到电脑前仔细观察,“完全不同的三组实验居然存在共通点...”  

“这个实验本身是从微观世界出发的,我们之前就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微观世界的行动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对宏观世界的逻辑掌握的越来越多,对微观世界的了解却一直是短缺的。  

我们一直试图寻找微观世界的逻辑,但收获甚微,而这一次拍到量子纠缠后我们意识到量子纠缠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微观世界的逻辑,于是我们尝试性的给光子一个逻辑,看看会不会产生什么有趣的实验结果,没想到还真让我们发现了。”  

“所以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准确来说是猜想,因为我们研究的时空穿梭,结合我们之前的所有研究内容,我们这一次更加愿意去猜测一个东西,因果。  

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做过太多的假设,是如牛顿所说,时间是宇宙一个基本结构,还是像康德所说,时间只是一种意识上的概念,亦或者是很多人猜测第四维度,能量,一种特殊的波等等。  

然而这一次的实验让我们第一次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思路,也许,时间跟我们印象中的时间根本不是一回事。  

最早的时间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其实就是对规律的总结。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沙漏倒满需要30分钟,我们观察沙漏倒满的这个过程,也就出现了30分钟。  

那么沙漏全程表现出的所有行为跟时间有关系么?事实上没有任何关系,是重力让沙子漏了下来,与时间无关,不是因为时间让沙子漏下的。  

相反,时间,是因为沙子走完这个全部漏到下面的这个过程才产生的。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想法,推动一切向前进的,必然不是时间,所以是什么,或许是因果。  

比如我们打扫房间花了一个小时,是因为我们想要打扫房间这个因,造就了房间被打扫完成的这个果,从因到果,因果创造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而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果的必然性和随机性。  

如果因果是完全随机的,就像我们今天想打扫房子是完全随机的,那么这个猜想将变得没有意义。  

可如果因果并不是随机的,一切就变的有意义了。  

就像我们的实验一样,我们在微观世界找到了一个必然的基础共通点,我们暂时把他叫做因果算法。  

在我们现在的猜想中,世界的发展是无序的,也就是充满了随机性,但是世界的前行有一个基本的守则,也就是确定性,这个确定性如果就是因果算法,那就有趣了。  

这就意味着这是一个以确定性为基础,不断随机的世界,而这个确定性是由因果算法决定的,这个因果算法怎么来的?我们现在不知道,看不到摸不着,但是我们的一个猜测是,或许跟生命有关。  

所以顺着这个猜想,我们所处的三维世界的前行并不是单向的,很多人觉得三维世界是单向的,就是因为很多人觉得时间是单向的。  

但现在我们认为时间就是一个因果催生物,三维世界的前行也就不一定是单向的,甚至可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走势图,完成超出人类常规的想象。  

那么如果我们能改变因果,就有可能回到过去。  

而事实上我们是有机会改变因果的,在对量子引力的深入研究中,我们看到如果将一个非常重的物体置于量子叠加状态,就可以设计因果关系顺序错误的奇异场景。”  

“但是我们需要非常重的物体,你们下一步是打算造个行星出来么?还是直接搞个黑洞?”  

“但至少,这个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孟总,时空穿梭,尤其是向前穿梭,本就是一个反人类反经典物理的研究项目。”  

孟谦让自己有些着急的心平静下来,“是我没控制好情绪,抱歉。”  

孟谦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那就按照这个思路往下走试试。”  

对孟谦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