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尘封的历史(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份荣耀,居然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无论怎么看,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尊者四阶,哪怕天资过人,一个神威候就足以。  

但是却突然出现了这一幕。  

“难道是因为武安侯完成了最后的平复大业,将西极洲彻底收回,这才给我这个封号?”  

武安侯封王了,其余两位武侯已有武侯封号,不可能再改。三位武侯之下,就只有自己的功劳最大。这么一想,似乎也说得过去。  

“沈追,还不接旨?”就在沈追出神之时,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  

沈追心中一惊,连忙收敛心神,恭敬的抬头尔后再拜下去。  

“臣,接旨!”  

“嗡”金光落下,沈追感觉到自己的肉身被这金光冲刷身体,洞天世界内,范围虽然没有扩大。  

但是七颗世界之心,都突然缩小了一圈,七大星环,都是再度凝聚出了一道!第二道凝聚达到一大半,才缓缓停止。  

他刚突破不久,竟然就再度突破一阶,成为了尊者五阶!  

“嗯?”感受着沈追体内这一幕,龙肖和两位武侯都是微微点头。  

封赏圣旨,本就附带无尽好处,这一份馈赠,乃是大周国运赐予,像郤天虎他们,得到馈赠,都是修为升了一阶不止。蓝海因为逆转时空复活,所以并未升级。  

如那吕元纬,都是从尊者六阶,攀升到了尊者八阶。  

沈追的赐予无疑是众人之上,按理说修为攀升应该会更明显。但是居然仅仅只提高了两阶不到的修为,着实让人意外。  

领旨之后,沈追有些疑惑的继续等待着。  

接下来,就是三位武侯的封赏了。  

武安侯毫无疑问的晋升为赵王,并且正式圈定九幽山脉的部分地界为赵国国土。之后会有专人过来,开印立庙。从此大周的诸侯国,又多了一位赵国,多了一位赵王!  

除此之外,神剑候和定武侯,都是获得了额外的官位提升。比如神剑候领了赵国至梁国往东的汉山国三国转运使一职。而定武侯则是为副职。  

官位品级提升,且赵国新立,大批的货物交易,军需物资,都要经由两人之手,实际利益不可估量。地位之高,自然不必多提。  

而且其家族的子弟和亲人都是大批的封赏爵位,诰命夫人。算得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总之,除了没提升至异姓王之外,两位武侯得到的实际好处,也算是颇为丰厚了。  

天心殿封赏结束后,进京述职,受实质封赏,嘉奖,昭告天下,进行仪程等…也会提上了日程。  

不过天心殿的消息一传出,最为震撼的,反而不是赵国立,封赵王一事。因为这早就是预料得到的事。  

可是沈追被封冠军候,却是彻彻底底的震惊了各方!  

“什么,神威将军,被赐武侯之位,而且是冠军候?!”  

“天啊,冠军候,这是何等荣耀,怎么会给他…”  

“勇冠三军在这里是不假,可是大周那么多将军,八百年来可是没有第二位!”  

“这沈追,到底是走了什么好运,居然能够获封冠军候!”  

“文武百官,是怎么同意的?”  

“废话,这冠军候是人皇立的,何须经过百官?”  

“不得了啊…”  

消息很快就像飞鸟一般,迅速传往各方势力手中。  

无论是谁,在听到冠军候三个字时,都是被震惊了一把。  

尔后,就是截然不同的反应,或是嗤之以鼻,或是羡慕嫉妒,也有立刻就派人去打听沈追有无亲属,想要借机结交。  

“啪!”梁王府内,夏飞虎将一个灵壶狠狠的摔到地上,精致的灵壶顿时四分五裂。  

“怎么可能,怎么会是冠军候!!”夏飞虎咆哮着,面目有些狰狞。  

郤天虎也好,蓝海也罢,青州军、冀州军都必须要有一位武侯,他倒没什么想法。  

可是武安军…既然有两位武侯,为什么没有他夏飞虎的份?  

论实力,他可是自认不比吕元纬沈追差!  

而且,即便是吕元纬也就罢了!  

那沈追,何德何能封武侯?  

还是独一位的冠军候!  

夏飞虎此刻,简直是嫉妒得发狂!  

“父亲,为什么要叮嘱我梁王府不能动这沈追。”  

“否则在气运之争中,沈追怎么能获得如此功劳!”夏飞虎咬牙。  

他不明白,梁王府在沈追身上威严尽失,甚至还死了世子、公子,居然都任由这沈追在战场上施为。  

若是梁王府使些绊子,何至于此?!  

如今大势已成,再想动沈追,根本不可能了,除非他父王亲自出手。  

“哎!”夏飞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落雪峰,神威府内。  

“哈哈哈,小子,你现在可了不得啊,冠军候!啧啧,自杨安死后,八百年来,你可是独一位!”成铰笑意吟吟的降落在府内。虽然说神威府不见客,但成铰却不是客,而是自己人,再加上他乃是沈追的师叔,当然可以进来。  

“师叔,连你也来打趣我。”沈追无奈道。“弟子现在被封了这个冠军候,可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恐怕进京路上,会不安宁啊。”  

“相比之下,封一个神威候,我倒是更能接受一些。”  

“是有点唐突,按理说你与陛下非亲非故,哪怕是天赋不错,在陛下的眼中,也不至于重要到这种地步。”成铰托着下巴道。“不过,你现在才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