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按律当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由自主的跪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战时对敌,何等严峻局面,尔等却在后方干出这种恶事,败坏军纪!本座岂能容你们这些蛀虫存在!”沈追眼中寒光一闪,五指猛的合拢。  

“嘭嘭嘭嘭嘭!”一连串的声音响起。  

这二十五人,立刻就被抓爆肉身,神魂都被直接给搓爆,化作飞灰。  

“你、你——”高升脸色煞白,他没想到沈追居然如此强硬,一开口,就是定了这些人死罪,一点情面都不留!  

“至于你。”沈追偏过头来,看着高升。“虽然未动手,却纵容手下,剥夺你军衔,军功清零。自己去执法殿请罪吧!”  

说罢,神威令中便有一道金光闪烁,套在高升的身上。  

下一秒,高升就丝毫动弹不得,同时被这黄光包裹着,不由自主的往执法殿方向飞去。  

如果不是权柄比沈追高,谁都不能解除这道命令!  

“沈追!你如此不给孔将军留情面,日后必有大祸!”高升怒吼着。  

“还敢嘴硬!”沈追眼中一寒,立刻就轻轻一点,那高升顿时说不出话来。  

跟随高升而来的其余人完全不敢言语,只得灰溜溜的跟着高升离开。  

“我们走吧。”沈追招手,黄立和岳城等人,立刻上了龙鹏战船,往天心殿方向飞去。  

战船上,在见到沈追之后,黄立和岳城等人激动不已。  

很快就先回到了落雪峰的军队落脚之地。  

在无数战船连接的一处高大宫殿中,轰的一声,大门被推开。  

沈追和黄立岳城踏步而入。大殿中,正有几人在议事。  

“碧大人,虞大人,卢大人,你们看这是谁!”黄立笑道。  

“大人!”碧赢、虞子期、卢西奥还有那牛魔族牛天都是激动的迎了过来。  

“属下参见大人!”  

“恭迎大人回归!”  

“恭迎大人回归!”  

众将领都激动不已。  

尤其是虞子期、卢西奥、虞子期。  

兵法中有一计,叫擒贼先贼王。这一点,足以说明将领对一支军队的作用!  

沈追消失了太长的日子,压力很大。一方面,三人要稳定军心,另一方面三人还要响应征召,进入战场对敌,不让人发现沈追不在军中。  

此刻见到沈追,三人才真正的感觉到,落雪峰众将终于找回了主心骨,真正有了依靠。  

“好了,不用多礼。”沈追微笑的摆手。  

“哈哈,我就知道,大人不会那么轻易嗝屁的!”牛头人身的牛天大踏步的走了过来,高兴道。  

“牛天,怎么说话。”卢西奥瞪了牛天一眼。  

沈追却不在意,微笑道:“过去的几个月,辛苦你们了。以后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沈追相信,他们心里肯定也动摇过。毕竟自己一点消息都没有。  

不过,他们最后能坚持下来,始终站在自已这边。这已经很说明他们的忠心。从这一刻起,沈追真正的把这三个人视为心腹。对于心腹,沈追从来不会亏待!  

接下来,三人分主从做下。沈追坐于上方,三人分做其他三方。  

虞子期首先把沈追离去后的情况,叙说了一遍。  

其中最主要的两件事,一为外部力量的加入,二为落雪峰军队在战场上的情况。  

“封王之战,乃是一个分封王国的建立,涉及的范围很广,朝廷也十分重视这一件事。”  

“前几年‘毁宗弃庙’的旨意进行得不顺畅,诸侯国暗流涌动,宗派祸乱。所以陛下也继续要一场大胜。振奋人心。”  

“所以,这一次对宗派联盟发起的战争,规模不小。不止是三大边军,而且还发布了一道征讨令,从各地诸侯国以及禁军中,抽调了大量高手过来,加入战斗。”  

虞子期缓缓道:“战时升迁之路,可以省去许多繁文缛节,而且很容易获得军功。”  

“只要打了胜仗,就是烧饭做菜的后天先天武者,都有功劳,放在那些世家子弟身上,就更是一条通天之路。”  

“不过外部力量稂莠不齐,有些是着实有本事的,在经过侯爷检验之后,都反纷纷予以了重要。”  

“如京都舞阳候之子孔阳州、天策府君之孙李慕白,还有一些散修尊者,神通境,都是在开战之时,就迅速立下了功劳。”  

“但也有一些,是纯粹来混资历的。”  

“如大人回来遇到的这种人,贪生怕死,不敢上前线,走了后门,花了钱财,捞了一个职位便跟随大军在后方巡逻。”  

“侯爷为何不整顿,这些人,居然都打主意到大人头上来了。”牛天哼哧的问道。  

沈追摇头道:“这种事,哪一军都无法避免。”  

武安侯赵兴想要封王,牵涉的关系许许多多,就要团结一些势力,尤其是在后方的朝堂上,至少不能有人拖后腿。  

这一次战争,胜算极大。对于那些世家子弟来说,不想冒险吃苦,又想捞官职,来边境这里,是最好的门道。  

只要不妨碍封王之战,武安侯当然不可能把人都得罪死了。  

这种事,只能控制一下,却不能全堵死。  

否则,就要招人眼红嫉妒。  

青州军,冀州军恐怕也是这样的情况。  

“我在回来的时候,听说落雪峰在前线作战不利,可有此事?”沈追问道。  

“大人。”碧赢出列道。“属下惭愧,按照当初大人的指示,不能让人,尤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