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修罗魔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怒目金刚。  

“轰”空明哀嚎一声,神魂一窒,撞在黑网上,顿时金光就暗淡了一大半。  

噬魂珠如同磨盘一般,开始迅速碾压空明的神魂。  

“嗡”小火的身上,一枚储物戒突然猛的颤动,那神兵禅杖,突然从储物戒中飞出来,直奔空明。  

神兵有灵,自动护主!  

“铛!”小火身形一闪,直接一掌,将神兵拍飞,尔后握在手中,死死的压制住这禅杖。  

斗战金刚,是神通八阶,对付这一柄四阶初级的神兵,而且还是失去了主人控制的神兵,当然没有任何压力。  

也就是沈追要求小火拖延些时间,要亲自动手,获得善功和提升噬魂珠,否则小火一人就能将这空明道人翻手灭杀。  

“哐当”神兵颤抖着,禅杖上的金环撞击在一起,似乎在哀鸣。  

“啊啊!!”空明见状,顿时陷入疯狂之中。  

他恨啊!若不是把储物戒和神兵都交了出去,他怎么会连自爆的机会都没有?  

哀嚎的声音逐渐微弱下来,噬魂珠,可是尊者打造的神兵,四件联合,威力自然不俗。  

“啵”如同气泡被戳破,空明的神魂,终于难以维持,被噬魂珠完全吞噬掉。  

“嗤”四颗噬魂珠变得漆黑如墨,在空中不断颤动。  

吸收了阮氏师徒的神魂,又吸收了这空明的神魂之后,终于发生了变化。  

“嗯?”沈追眼神微动。因为他体内的核心传递来一股意念,这四颗噬魂珠,已经满足祭练第一头上古魔物的条件。  

“嗯?原来打造这九星噬魂珠的,乃是巫魔教的一名尊者?”  

据这噬魂珠的核心信息…  

巫魔教,乃是地处大周王朝西边蛮荒的古老势力。  

天启时代,夏皇的六大功绩中。  

就有一条是“逐蛮荒出九州。”与驱宗派至方外的功绩并列。  

方外宗派,归根究底,还是人族,只是信仰道路不同。  

而蛮荒族,则是大陆上的另一种族。  

似人非人、似妖非妖,它们信仰上古魔神,以魔神后裔自居。  

大周的军队,用来镇压北方的方外宗派只是少数。  

更多的,则是应付西边的蛮荒、东边的海荒、南边的狄荒,  

而这巫魔教,则是西蛮诸多种族势力的一种。  

这九星噬魂珠,乃是巫魔教的核心法器,只要吞噬的生灵魂魄足够,就能祭练出一尊尊魔头,听从主人的控制对敌。  

这噬魂珠核心乃是四阶顶级神兵,所以一开始便是祭练出堪比神通境的魔物夜叉!  

夜叉再往上一层,能祭炼出威力强大的上古罗刹。  

这种化身,力量极大,可以肩山扛岳,同时又极为坚硬,神兵都难以毁坏。  

到这个层次,就光是这九星噬魂珠,就能化身出九个尊者战力的魔物来,无比恐怖,基本能够成为巫魔教的宗主。  

称之为罗刹王!  

而据这噬魂珠核心的消息…  

如果修为高深,更上一层,就能将上古罗刹祭炼为远古时代,纵横无敌的修罗魔神!  

在巫魔教的传说中,修罗魔神乃是掌管轮回地狱的君王,拥有改天换地之能!  

“怎么了?”紫萱见沈追发愣,不由得担心道。  

“我没事。”  

沈追摇了摇头,将噬魂珠收了回来。  

心中则是震惊不已,这些方外宗派的法器练之法居然这么神奇。  

佛宗能炼制出斗战护法、斗战金刚,甚至斗战尊者。  

而这西蛮之地的古老传承,更加恐怖,居然能召唤出远古魔神来。  

当然,修罗魔神那是传说之事了,远古时代,那可是人族众圣仍存的时期,得多久远?  

自夏皇开创天启时代,都过去了两万余年!  

更别说,上古时期的宗派时代,持续时间更长。  

远古众圣时代,那连文字都可能没出现,根本不清楚从何而起,又是如何终结。  

“祭练出暗夜罗刹,便拥有尊者战力,九颗噬魂珠,九个尊者?”沈追不由得心神激荡。  

不过这噬魂篇第一层,都是击杀了三个神通境,才开启。可以想象要让噬魂珠祭练出上古罗刹来,得有多难。  

“此次倒是一个契机,如果我能祭练出九尊战力强大的夜叉来,实力定然大增。”沈追暗道。  

他的体内,有四颗噬魂珠内,分别浮现一道虚影,这虚影面如蓝靛,发似硃砂,巨口獠牙,手持钢叉,身躯手足庞大。  

正是四头地行夜叉!  

第一层,化身夜叉,只是最低级的地行夜叉,拥有神通一阶至三阶的实力,这一层,如今已经有四颗噬魂珠达到祭练要求。  

不过这四头地行夜叉,都只是神通一阶。  

随着魂魄壮大,突破神通三阶,便可晋升为飞天夜叉!  

突破到神通七阶,则为八臂夜叉!  

“小火,储物戒呢。”紫萱问道。  

“主人,这人的东西都在这里。”小火恭敬的将一储物戒递了过来。  

“五万多月纹石,三千五行石,一件四阶初级的神兵禅杖,三阶顶尖的灵兵袈裟…嗯?居然佛门的金刚丹一瓶,这可是凝练武道金身的好东西。”紫萱道。  

金刚丹,乃是以数种至阳至刚的妖兽内丹炼制而来,凝练武道金身,最合适不过。  

“于我无用,你拿着吧。”沈追笑道,他极境金身,乃是比武道金身更强的存在,当然用不着。  

“我也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