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人王继位(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皮肤寸寸开裂,皮肉中溢出金色的毫光,向渊的体型浑然不觉生长到了三米多高,口鼻双眼喷吐金光,整个人仿佛都要光化了一般。  

人王之力走遍向渊全身之后,随即悉数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化作一枚胎卵静匿不动。  

浑身难忍的剧痛退去,向渊喘着粗气看着骨节粗大,磨盘大小的手掌。  

直起身来后,发现自己的体型已经暴涨到了三米多高,一身雄健结实的肌肉也更加精炼。  

这回是真成巨人了…  

明明又魁梧了不少的身躯让向渊无奈扶额,照这样发展下去,他迟早会变得更凹凸曼一样吧。  

不过这样的身高体型只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有些恐怖,对于掌握超凡之力的存在,并不算多特别。  

像是陆秋毫的体型就和现在的向渊差不多,仅仅只是身高上要稍矮一些。  

看来人王之力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显现…没有在身形上过多纠结,向渊看向了缩在他灵魂中宛如一颗胎卵般的人王之力。  

按照夏禹人王所说,这股人王之力会蜕变为一道专属于向渊的力量。  

这股力量是人王专属的强大底牌,一旦祭出,便能横压万物!  

彻底吸收了人王之力后,向渊起身打开了人王殿的大门,一抬头,一张充满漠然威严的老者面孔,顿时闯进了他的视野。  

“您是…”  

完全陌生的老者让向渊表情微楞,开口询问间,老者突然单膝跪伏在了他面前:  

“末将洪峥嵘,拜见吾王!”  

洪峥嵘跪下的同时,其身后包括宋歌陆秋毫在内的其他五位武俑也齐刷刷单膝跪下,高声参见。  

“这…”尚未适应自己人王的身份,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洪峥嵘几人,向渊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请面前的几位起身。  

起身看着面前的向渊,洪峥嵘的脸上再次浮现了几分罕见的笑容:  

“我族人王再现,真乃人族一大幸事!”  

几位武俑也频频点头,自从夏禹人王坐化之后,人族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这种情况普通民众虽然没有多少感觉,但对于祭兵城的高层而言,却是十分清晰。  

人王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人族精神上的领袖。  

更是人族至高战力的象征。  

唯有人王坐镇的祭兵城,才能称得上是金汤不破,万劫不灭。  

也只有人王在,那些妖魔阴神才会心有忌惮,不敢随意对人族出手。  

“大家先不要这么开心,我只是从夏禹人王手中继承了一道人王之力,论实力都远不及诸位。”  

感觉到面前的这些人好像都被自己当成了人族的底牌,向渊无奈解释。  

夏禹人王传给他的人王之力现在还在灵魂中蜷缩孕育。  

而且就算成功显化之后,按照夏禹人王所言,也需要长时间的修行培养,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  

简单点来说,目前的向渊仅仅只是继承了人王的名号。  

除此之外,他仍旧是他,一点变化都没有。  

“这个末将知道,夏禹人王坐化的太早,无法为您护道。  

所以人王坐化前铸造了我等,为的就是能在日后作为您的护道者存在。  

而且老人王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给您留下。”命陆秋毫等人在外等候,洪峥嵘领着向渊来到了人王殿中央,指着那座铸起的九层高台道:  

“人王坐化前,将一身气血分为八份,铸造了我等八尊武俑,但那只是夏禹人王一半的力量。  

剩下的另一半力量,就在这金身宝壳之中。  

这具金身宝壳内有三道夏王令,每一道夏王令都相当于人王亲自出手一次,这是夏禹人王留给您的杀手锏。”  

登上了九层高台,洪峥嵘示意向渊解开高台之上一块浮现着着无数经文符号的暗金色罗纱。  

伸手抓住暗金罗纱的一角,轻轻一扯,向渊的眼前缓缓出现了一团迷蒙洋溢的金色光团。  

光团周围环绕着九道淡紫色的光环,而在光团的内部则是三块通体纯紫色,上书有三枚古老文字,通体宛如玉铸的令牌。  

“这就是…夏王令!”  

望着光团中央的纯紫色令牌,向渊眼中精光翕动。  

他从这三块令牌中感受大了一股极为博大伟岸的气息。  

这股气息与之前涌入他体内的人王之力,几乎一模一样,想来应该就是夏禹人王的专属人王力。  

“不错,当年夏禹人王就是凭借着一道夏王令,打的诸多妖魔阴神头都不敢冒。  

就是怕有朝一日,夏王令落,身首异处。”点头,洪峥嵘道:“这三道夏王令,唯有人王可以使用。  

有这三道夏王令在,就算是神国境的阴神对您出手,您也可以与之抗衡。”  

说话间,那金光之中的三道令牌化作了三道紫光忽的涌入了向渊的眉心之中,宛如卫星一般,徐徐环绕在了他的灵魂周围。  

夏王令飞入向渊体内,保存着这三道人王之力的金光则徐徐化作了夏禹人王的样子。  

为了保存这些人王之力,夏禹人王将自己仅剩的残躯化为金光,保证夏王令就算历经岁月,也不会力量流失。  

现在夏王令被取走,金光自然也就重新化为了原本的模样。  

再次看到夏禹人王,洪峥嵘的身子顿时一颤,下巴上的胡须微微抖动,显示了他的不平静的心情。  

察觉到身旁老者的情绪变化,向渊缓缓向后退却两步,沉声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