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人王传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魔阴神视都想要彻底掌控统治我人族,不愿与和对方共分一杯羹。  

妖魔势弱,总体力量上对比阴神大有不足,所以东土的妖魔世家就默许我人族宗坊进驻东土,和他们一起清扫阴神的力量。”  

听完陆秋毫的解释,向渊恍然大悟,脱口而出:“三足鼎立?”  

“三足鼎立?”稍一诧异,陆秋毫咀嚼了几下后,眼神倏然一亮:“对,就是三足鼎立!”  

在向渊看来,人族、妖魔、阴神这三股势力,就好比是他前世三国争霸的魏蜀吴。  

阴神势大,阴脉遍布四野,阴鬼源源不断丛生,势力最大,如雄踞中原的曹魏。  

妖魔此之为东吴,人族最弱如蜀汉,所以二者就在某些角度上暗自联手,共同阻击清扫阴神的力量。  

吴蜀联手抗魏!  

只不过这种合作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被逼无奈,一旦失去了阴神这个对象,妖魔与人族就会立刻翻脸。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宋歌要冒险远渡黄海原,试图前往东土建设渡人桥,将东土人族迁徙祭兵城的原因。  

就是怕妖魔什么时候突然翻脸。  

在霓虹道上飞驰了将近半刻钟,向渊三人来到了一座庞大的圆顶建筑。  

这座建筑黑砖翠瓦朱红柱,三层圆顶相互叠加,最下方的圆顶最大,中层稍迟,顶层的圆顶最小,且上镶着一颗如人手轻捧的金色抱住。  

圆顶如琉璃,晶莹透剔,内里游动着无数古老厚重的文字,散发着淡淡的中正祥和之气。  

“这里是…”望着眼前的圆顶大殿,向渊蓦然感到体内的气血微微发烫,有种滚沸汹涌的感觉。  

“这里是人王殿。”神情肃穆庄严,宋歌与陆秋毫的体表此刻都浮现出了一套威严雄厚的武铠。  

他们俩都是武俑,体内流动着人王八分之一的力量,而人王殿内便是最后一任人王,留下的金身肉壳。  

推开厚重巍峨的朱红色大门,一股扑面而来的王道气息仿佛金沙一般,让周遭的虚空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广阔宏壮的人王殿内,环形的壁画活灵活现。  

描绘着一尊身着百战金甲的威严男子,手持长枪,征战八极,大枪一挥,大日横空,独断天下群峰。  

一人一枪,镇压万千异族!  

金甲照耀,受封人族大王!  

目光震动的望着壁画上那尊身着金甲,手持长枪,背后猩红披风如血海长河,傲立虚空,不败不坏的雄主男子,向渊背后光影扭曲,漆黑如墨的武道大旗竟自发出现。  

旗面哗哗作响,无风自动,武道大旗巍然屹立在人王殿内,本不见一丝色彩的墨色旗面,此刻却倒映起了那环形壁画上的内容。  

双眸之中金光一片,溢出眼眶寸许,像是陷入了某种状态似得,没有陆秋毫和宋歌的引领,向渊开始自发的朝着大殿中央走去。  

“他这是…”见向渊异样,陆秋毫刚想开口,却被一旁的宋歌伸手拦住。  

“别打扰他,他应该是感应到了夏王留下的某种痕迹。”  

神色凝重的看着自顾走到了大殿中央的向渊,宋歌有些紧张的握紧了拳头,他不知道向渊是怎么了。  

但是冥冥之中他能感觉到,向渊正在接受一道传承,一道能够带领人族重新屹立崛起的传承。  

默默退出人王殿,宋歌与陆秋毫两尊武俑面色威严,一左一右站立在人王殿的大门前。  

他们要为向渊护法!  

人王殿内,每一寸皮肤都在向外迸发着金色气血光芒的向渊,屹立在大殿中央一座铸起九层的高台下方。  

这座高台之上便是最后一任人王的金身肉壳。  

“我…这是怎么了?”感受到躯体的不受控制,向渊眨动了两下眼睛。  

明明失去了行动能力,可他心里却没有一丝的不安和异样,反而有种温和的安逸感。  

哗啦——  

高台之上,一袭鲜红的长布忽然滑落,如一道血河贯穿天地,坠落在向渊的面前。  

直视着面前迅速划过的红布,向渊眼前一花,已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面。  

昏黑阴沉的天幕,涌动的乌云在天际嘶鸣着划破亮起一道道惨白的雷霆,血红色的腥味弥散在死寂片刻又刺耳吵闹起来的废墟上。  

无数蹒跚游走的黑影在风中绽开,堆积如山的残体狰狞而可怖,脚下一条条鲜红汇聚的小溪哗哗流淌,浓重的气息,飘洒在这片宛如地狱般的土地上。  

耳边,渐渐轰鸣的喊杀声开始疯狂冲击着向渊的鼓膜。  

那刺耳的怒吼与凄惨的哀嚎像是一张血肉谱成的乐章,响彻着生命流逝,万物消融的悲鸣。  

眼前的血色黑影越来越浓重,恍惚间向渊感觉自己像是被投入了一座巨大的战场。  

不知什么时候,他开始挥舞着刀剑,砍杀着面前一道道连面目都无法看清的敌人。  

他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加入这场战斗,也忘记了自己是在怎么来到这里的。  

此刻他的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用手里的刀剑,消灭眼前的敌人。  

一个…两个…五个…十个…一百个…  

死在他手下的敌人越来越多,在其背后铺成了一条尸骸小径。  

期间,他也被击倒过很多次,身体上增添了许多的伤痕,每一次抬脚向前,都会留下两枚鲜红的脚印。  

当手中的刀剑再次砍下一颗头颅时,他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甚至连呼吸都像是要花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