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天道之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口,随后又轻轻的靠在沙发背上,说道:“这么说,天道之门就是一个神明和大能战场的废墟,我们这帮修炼之人要进去捡漏?”  

刘半仙呵呵一乐,笑道:“可以这么理解,但也听说,有几个门派在里面看中同一件物品,而发生械斗。”  

将守点点头,在他心中,自从进入入神界的大能阶段后,他倒是不担心与其他门派比斗,只是担心里面还暗藏着其他什么东西,因为他储物戒指中淡红色的神兽蛋,就是从那里来的,莫非在天道之门的深处,还有什么修炼之人不知道的东西存在?  

“实录里是否有在里面遇到其他生物的记载?”将守问道。  

“有,但却很少,天道之门的小世界据说非常大,跟真实世界没什么两样,大部分的记载都是围绕在天道之门入口附近,更深入的地方就没有记载了,天道之门的开启有时间限制,二十四小时后,它就会关闭,如果没有出来的人,则会被困死在里面,直到千年之后天道之门再次打开后才能出来,但如果没出来基本上就必死无疑了,毕竟没有人能活那么久,里面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也是个未知数。”刘半仙解释道。  

将守点了点头,沉吟半响后,说道:“不管怎么样,咱们七局的人要尽快提高实力。另外,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从这一届的青年比武来看,各门派的翘楚都已经踏入玄皇境界,距离神位只有一步之遥。但在几十年前,玄武境界的人都能威震一方,成为门派的长老,你不觉得这一代年轻人都过于厉害了吗?而且各个门派和世家,都有意不计代价,培养这一代年轻人,这很奇怪。”  

刘半仙一愣,微微点头,眼神深邃,思考着将守的话。  

他之前一直没有发现这一点,如今将守说起来,确实如此。  

这一代各个门派的年轻人,仿佛一下子强悍的不像样,禽滑傲,思离人,司徒少雄等等,还有他们没有看到,韬光养晦,藏而不漏的门派和世家,这确实让人很奇怪。隐士联盟的藏书阁曾记载,慕容天在青年比武名列第二,但也只是刚刚迈入玄修之境,而今年的年轻比武,玄皇初期境界,都未必能排得上号。  

“老大不愧是老大,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真觉得有些不对劲,看来还有很多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刘半仙这句话真不是拍马屁和恭维,说的是心里话。  

“你让张媛媛在联盟里打听一下,尤其是各个门派掌门,世家门主的动向,我觉得各个掌门和门主的后面,应该还有更高的人在秘密指挥着一切。”将守说道。  

刘半仙双眼射出精光,如今修炼界的种种迹象表明,的确是有一个神秘的黑手操纵着一切,他与玄音派的玄天教主接触过,绝不会是心机深沉,城府深厚的人,难道在这些教主和门主的背后,另有高人“这个给你,研究一下。“将守将银色三叶草长出的金色果核递给了刘半仙。  

“嗯?”刘半仙接过金色果核,拿在掌心仔细端详,但思来想去,都不曾记得有这样的一株植物存在,他是学医的,对药学也有所研究,如药物,植物等等,基本上地球上的植物,他都见过,却没见过这枚金色的果核。  

“老大,这个究竟是什么呀?我还真没见过,看外形,很象一颗金色的种子。”刘半响好奇的问道。  

将守先是白了一眼刘半仙,继续说道:“我要是知道还用问你?”  

刘半仙脖子一缩,脸色微红,神情尴尬起来,心道,自己怎么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将守继续说道:“这个应该是枚种子,我之前偶然得到一株银色三叶草,需要用血液才能浇灌,它开花后,结出了一个银色的果实,我吃了便功力大涨,直接迈入了神境。这个是中间的果核,我觉得它应该是枚种子,好好栽培下,还会生长出新的果实,并且更胜之前的银色果实。”  

他把银色三叶草是偷土蝼的这段直接省略,毕竟不太好听。  

刘半仙的嘴巴变成了O型,双目射出惊喜的光芒,随即赶忙将金色的种子收入储物戒指中,他现在隐约明白这次将守后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强悍,原来是吃了银色的果实!  

自从与将守相识后,他的修为提升很快,但在不久前的修炼大会时,他的修为一直停留在玄皇境界后期,一直没有突破神阶,而那枚银色的果实竟然让他直接迈入神境,当真是神果!  

如今有了这枚金色的种子,自己把它培育出来,结成金色的果实,再吃下去后,岂不是要直接越级了?  

“啪…“  

刘半仙被将守狠狠的拍了一下。  

刘半仙一脸疑惑的看向将守。  

将守道:“先别忙着意想,回去之后赶紧研究。”  

刘半仙猥琐一笑,立刻卖乖道:“老大,明白,请你放心吧,我一定坚决完成任务!”  

将守笑骂一声“老不正经”,便各自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  

柳寒冰和唐如嫣就开始敲响各个房门,让大家穿戴整齐,准备回天海市,昨天夜里,她们二人已经订好了票,也给家里的乔媚和柳大军报了平安。  

刘半仙和李智勇,昨夜就在将守房间睡的,只不过他们二人睡的是沙发。  

众人来到旅店的前台,将守环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思离人,她昨天夜里明明跟大家一起入住了旅店啊。  

“刘半仙,思离人去哪里了?”将守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