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定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不怕。”  

白覃还是没有半丝犹豫,“倩儿姑娘是我心之所属,只要能娶到她,不管有多少麻烦,我都会保护倩儿的。”  

夏曦轻笑,“你倒是会说,我妹妹是不是就这么被你骗的?”  

白覃端正神色,“战王妃误会了,我对倩儿姑娘是真心实意,绝没有花言巧语。”  

夏曦摆手,“行了,你这些话留给我爹娘去说吧,既然你不怕麻烦,执意要娶倩儿,还得再答应一个条件。”  

“战王妃请说。”  

“你们成亲后,五年之内,倩儿不能跟你去京城。”  

“行。”  

白覃一口应下,只要能娶到倩儿,什么条件他都答应。  

“既然如此,你回去准备吧,挑个好日子,让媒人来提亲。”  

白覃大喜,“多谢战王妃。”  

白覃抑制不住激动的出了夏府,白府的小厮等在门口,见他出来,立马迎上前,“少爷,老爷说您出来以后立刻去大姑奶奶家一趟,家里人都在那里等您。”  

白覃腿脚也不僵硬了,走的极快,到了张府以后,他不仅额头冒着热气腾腾的汗,就连薄衫都湿透了。  

白老爷吓了一跳,“覃儿,你这是…”  

白覃喜形于色,眼中闪着亮光,哪里还有半分平日内敛的模样,“爹,我能娶倩儿姑娘了。”  

白老爷也激动万分,“真的?”  

白覃激动的连连点头,“夏娘子说让我们挑个好日子,请了媒人上门去提亲。”  

“泽儿,快点,把老黄历拿来,大姐、姐夫,快快快,挑个好日子!”  

张爷拿了老黄历过来,还没走到桌边,就被白老爷拿了过去,迫不及待的扑在桌面上。  

张大娘,窦骞,白老爷,白覃四人围在桌边。  

“十六好,大顺的日子。”  

“今天才初九,距离十六好几天呢。”  

“十二。”  

“也不行,太久了。”  

“那就明天。”  

“哎呀,大姐,明天也太晚了,要我说,择日不如撞日,今天算了。”  

“行行行,就今天,我这就去找媒婆。”  

张爷和晴儿对看了一眼,两人同时笑着摇摇头。  

张大娘当真风风火火的往外走,张爷拦住她,“已经午时了,娘吃了饭再去找吧。”  

“不急,等娘回来再吃,还有啊,你也别闲着,你和晴儿去给亲家说,今日媒人上门,明日咱们就过礼。”  

白老爷也上前来,“对对对,泽儿,你和外甥媳妇一起去说一声,明天是个好日子,过礼最合适不过了,再问问他们有什么要求?”  

张爷,…  

和晴儿两人相当于是被赶出府的,站在府门外,两人面面相觑。  

晴儿抿嘴笑,“走吧,这个时候回去,还能赶上吃午饭。”  

瞧家里这个情形,午饭就甭想吃了。  

尤氏虽然答应了晴儿嫁给白覃,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听夏曦过来告诉她,五年之内倩儿不跟着去京城,尤氏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吩咐人摆饭,刚拿起筷子,晴儿和张爷就进门了,两人也没客气,添了碗筷,边吃边把自己婆婆的原话说出来。  

尤氏微愣,“这么快?”  

“娘您知足吧,要不是有我大姐在,估计我婆婆后天就要下聘,大后天想要把倩儿娶过去。”  

“那可不行,赶得太急了,别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最早也得等到明年再让他们成亲。”  

“我没意见。”  

夏曦把嘴里的菜咽下去,“倩儿刚及笄,太早成亲也不好。”  

倩儿无所谓,只要能和白覃定亲就行,至于成亲,晚个一两年也没事。  

张大娘去找了媒人,媒人一口应下,张大娘又风风火火的回来,准备礼品。  

这些白老爷早就准备好了,到时直接提着去就行。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众人才坐下来匆匆吃了饭,等着媒婆过来,张大娘跟着去了夏府,很是痛快的商议好了定亲的事宜。  

第二日,媒婆大张旗鼓的带着定亲的礼品,一路去了夏家。  

过路的人看媒婆扭着腰肢,三步一摇,五步一晃,走出了花样,猜测到这说媒的银子不少拿。  

有好事的扬声问,“刘媒婆,你这是给谁家说了媒,高兴成这样?”  

能不高兴嘛,给别人说个亲,说的口干舌燥,唾沫横飞,成不成都不好说。  

这回的亲事却是张大娘主动找上她的,不仅如此,还许了五十两银子的谢媒钱。五十两啊,她说了这么多年的媒,还是头一次碰上。  

身子越发扭的厉害,笑的两颗门牙露出来,“还能有谁?当然是夏家了。”  

倩儿的亲事,一直是受人瞩目的事,都想着看看,到底是谁有福气娶了夏家的三女儿。  

听闻刘媒婆这样说,人们忍不住好奇的问:“谁家这么好福气,娶到了夏娘子的妹妹。”  

“白家公子,就是刚来了平阳县买了大宅子的白家。我跟你们说,白家可是从祖上就做生意,家里的财产几辈子都吃不完,和夏家真真的门当户对。”  

众人羡慕不已。  

纷纷跟在后面一路过来。  

管家已经等着人在府门口等着了,等媒婆到了,便领着人进去。  

围观的人这才渐渐散去。  

不过两刻钟,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平阳县。  

于此同时,几匹快马进了平阳县,当先一人就算是穿了寻常的衣衫,也掩盖不住一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