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求上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村长出来,看院子里站了好几个人,都是附近几个村里的村长,上前,“你们怎么来了,有事?”  

都是熟人,几位村长也没有跟他绕弯子,“我们听说,你们村要盖学堂是不是?”  

“是啊。”  

“我们就是为这个来的,你看看,等你们学堂盖好了以后,我们村里的孩子们能不能来上学?”  

“这个…”  

村长迟疑了一下,学堂是夏曦盖的,他做不了主。  

“我说老魏,咱们这些村可都挨着,您怎么着也得接济一把。”  

“对啊。”  

乡下人穷,十里八乡也没有个学堂,孩子们要想上学,得去十好里地以外的学堂去,每天耽误不少时辰不说,还受那个地方的孩子欺负。镇上的学堂又去不起,一听魏家村里要盖学堂,他们几个腆着老脸便过来了。  

“这…我得问问,你们也知道,这学堂是夏娘子让盖的,银子都是她出,夫子也是她给找,我做不了主。”  

“你什么时候去问,我们老哥几个跟你一起去。”  

“那进来吧,她就在屋内。”  

村长这样一说,几人反而愣住。  

他们倒是看到了门口有辆马车,但没想到是夏曦回来了。  

他们来找村长,是约好了,也商量好了来了以后怎么说。  

可面对夏曦,他们还真的有些发憷,毕竟人家和他们没有交情,要是不同意,他们也没办法。  

最后还是一个瘦高个的村长咬牙,“走吧,进去。”  

几人进去。  

他们当中除了周村长,其余几个村长一直闻其名,却没有见到过夏曦的面。  

见不过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妇人,刚才进来时酝酿好的话,谁也说不出来了。  

夏曦把他们刚才的话全听到了耳朵里,看几人不知如何开口的模样,先伸出手做了请的手势,“各位请坐吧,有什么话坐下来说。”  

“不、不坐了。”  

还是那个瘦高个开口,这几位村长中,他年纪最大,但凡几个村里有什么事,都是他先出头。  

夏曦也不强让,笑着道,“你们刚才的话我听到了,让孩子们上学来可以,但你们得交束脩。”  

几人面上一喜,“那是当然的,去别的学堂多少,我们便交多少。”  

“那行,大家都坐下来,我们商议一下,这学堂怎么盖,盖多大的。”  

几人这才落座,商议了小半个时辰,商量好了以后,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夏曦给了村长一百两银票,“你把这交给魏大哥,让他记好了账,不够的话,让柱子捎信,我再送过来。”  

“用不了这么多,也就是二三十两银子的事。”  

“先拿着吧,如果有剩余,让魏大哥再还给我。”  

村长笑呵呵的接过,小心的折好,揣起来。  

院中有脚步声,村长媳妇和魏莲回来了,魏莲把背篓摘下来,小心的放在地上。  

夏曦从屋中出来,“婶,魏莲姐。”  

“夏娘子,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村长媳妇顾不上擦脚上的泥,快走了几步,“你等着,我去给你烧水喝。”  

“婶别忙活了,我不渴,您们这是…”  

“这不前几天刚下了雨嘛,我和莲儿去山上摘蘑菇了,中午你别走了,婶给你炖新鲜的蘑菇吃。”  

“蘑菇?”  

夏曦目光落在魏莲刚放下了背篓里,里面放着不少的蘑菇,什么形状的都有。  

“是啊,每次下过大雨以后,这山上就会冒出不少的蘑菇,各家各户都去摘,我和莲儿去的晚了,好摘的都被摘没了,我们两人往山里多走了一些,摘到了不少。”  

村长听到心惊,“不是给你们说了吗,别往深山里去,不安全。”  

“没往深里面去,只是稍微往里走了一点儿。”  

夏曦蹲在背篓边,仔细的看里面的蘑菇,“这些都是在山上摘的?”  

“是啊,都新鲜着呢。”  

夏曦看了几种,“婶子,麻烦您给我个空篮子。”  

村长媳妇拿了篮子过来,夏曦把看好的几种蘑菇放在篮子里,提在手中,站起来,“叔,婶子,我回去了,有什么事您们让人给捎信。”  

村长媳妇提起背篓,要往她提的篮子里倒蘑菇,“那你多拿回去一些,这么多呢,我们也吃不了。”  

夏曦把篮子挪开,“婶,这些就够了。”  

“那好吧,要是不够,你给柱子说一声,我明天给你捎去。”  

“好咧。”  

夏曦应着朝外走,上了马车以后吩咐车夫,“去山庄!”  

车夫挥动马鞭,马儿快速的跑起来。  

到了山庄门口,见是她的马车,护卫直接打开大门,让马车进去。  

她好久没过来了,正要去风澈院中询问中午吃什么的管家看到马车,愣了一下,随即乐呵呵的小跑着上前来,“少夫人,您怎么有空回来了?”  

京中发生的事,他们全都知道了,管家请示了风澈,以后喊夏曦少夫人。  

“风澈呢?”  

“少爷在院中,我正要过去呢。”  

看夏曦提着篮子,管家上手去接,“老奴提着吧。”  

夏曦让他看里面的蘑菇,“咱这附近的山上有这样的蘑菇吗?”  

“这老奴还真不知道。”  

山庄里不缺吃少穿,自然不会去山上觅食。  

“你去喊些护卫过来。”  

管家应是,转身去喊人。  

夏曦提着篮子去了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