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一石二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太傅素来倚重这个大儿子,听他如此说,心头的火气消散下去,“这么说,他是误打误撞?”  

“儿子认为应该是。”  

“不对。”  

姜太傅摇头,“风澈借着在平阳县开酒楼的机会,敲诈了朝中官员不少的银子,少说也有个几十万两,他怎么会没银子?”  

“他当然有,但现在在圣上眼皮子底下,他不敢拿出来用而已。儿子认为,他今日之举其实是想告诉皇上,战王府如今连拿出一千两银子来都困难,无非就是想要让皇上补贴一些。”  

姜太傅眯起眼,捋着胡须沉吟了好一会儿,“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当初我去山庄接…”  

想到自己没有下落的女儿,姜太傅心里疼了一下。  

自小,他和夫人在姜婉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如今姜婉失踪,就好像剜了他的肉一样。  

顿了一下,才接着说,“去接你妹妹,他便言明,从今以后我们两家各不相欠,桥归桥、路归路。他今日此举,也许真的如你所说,是无意之举。”  

“所以父亲不用太担忧了,婉儿有错,已受到了惩罚。他要是再有报复的心思,我们也不会坐以待毙,所以,父亲放宽心,该怎么做还是这么做。至于战王府,就当我们从来没有交情过。”  

“也只能是如此了。”  

姜太傅挥手,姜澜退下去,回了自己院子。  

姜澜夫人是个柔善之人,也听说了首饰铺的事,但没什么太大的波动,这些都是姜澜去处理,她只要安心的相夫教子就行。  

听到院中丫鬟的问候声,放下手里的衣服,站起来,迎去门口,柔声问,“回来了。”  

“嗯。”  

姜澜神色和善,翩翩公子之姿,和刚才在宅院中的弑杀判若两人。  

看着眼前的妻子,脑中浮现姜婉的脸。  

“孩子们呢?”  

姜澜有一儿一女,儿子为大,今年六岁,女儿小两岁。  

“去了母亲院中。”  

回着话,姜澜夫人打湿了帕子,递给他。  

姜澜接过,随手扔在桌子上,俯身抱起了她。  

姜澜夫人惊呼出声,双手搂住他的脖子,脸上升起了红云。  

自从几个月前开始,姜澜时不时白天缠着她,这让从小接受规矩教导的她花了好长时间才能接受。  

战王府。  

风澈、夏曦、秦侯爷、风沁抱着恪儿,坐在花厅。  

洛风绘声绘色的把在首饰铺发生之事讲出来,秦侯爷听着向风澈竖大拇指,“真有你的。”  

不仅算计了姜家,还会逼迫皇上赏赐不少东西下来。  

果不其然,他这话声还没落,福伯进了院中禀报,“王爷,宫里送来赏赐了。”  

秦侯爷得意,“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留几人在花厅,风澈迎了出去。  

张公公乐颠颠的等在外面的院中,后面跟着十几个太监,手中端着托盘,盘子都遮盖着。  

看风澈出来,尖细着嗓音,“战王爷,这些都是皇上命奴才给您送来的。”  

说着,挥手让小太监们上前,一一掀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有各式物件,金的,翠的,珍珠的,琥珀的,玛瑙的,后面则是直接赏赐的银票,“皇上说,这今年战王爷一直在山庄养病,花费了不少,这是他补贴您的。”  

风澈谢恩,让管家收下。  

张公公压低了声音,“战王爷,皇上让我转告你,以后如果再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进宫去找他,别再出这么大的丑了,丢了您的身份。”  

“劳烦张公公回去转告皇上,就说我记下了。”  

“记下就好,杂家这就回去复命。”  

“管家,送张公公。”  

福伯送张公公出去,塞了他一张银票。  

张公公也没推辞,笑着收下,“福伯啊,我听说前天夜里,战王府传出的香味飘了整条街,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  

“烤羊肉串。”  

张公公还是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是把羊肉串起来吗?”  

“是啊,然后在火上烤。”  

张公公似懂非懂,回宫去复命。  

“我的天!”  

看着端进来的东西,洛风惊叹,“风澈,你这次可发财了!”  

且不说银票有多少,光这些首饰就顶了姜家半个首饰铺。  

秦侯爷嗤他,“少见多怪,当年风澈第一次立下军功,皇上的赏赐那才叫多呢,这些,小巫见大巫,排不上数。”  

“那次我不是没看到嘛,不算数。”  

秦侯爷笑,“我倒是好奇,给了多少银票?”  

“数一数不就知道了。”  

洛风也好奇,把手里的扇子放下,把所有的银票放在一起,一张一张数起来,数完,扬了扬,“才一万两。”  

秦侯爷喷笑,实在是这些银票装在好几个盘子里,他还以为有几万两呢。  

洛风也觉得可笑,那么多首饰都赏了,怎么只给了这么一点银票?  

“你这就不知道了,皇上赏赐的东西只允许佩戴,不允许买卖,若是有人敢买卖,那就是藐视皇威,轻的责罚,重的罢官。银票则不同了,可以随意花销,当然给的少了。”  

洛风了然,怪不得皇上肯那么大手笔赏赐首饰,原来是不能买卖。  

“还有一个…”  

风澈补充,“就是有一日战王府被抄家,这些东西充公,又回了宫里去。”  

洛风瞠目结舌,还有这么一说。  

秦侯爷蹙眉,“说什么傻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