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土炕催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少了。”  

“这样,每套我给你多加一点银子,您加紧帮我做出来。”  

老者还是摇头,“最多六套,我不能毁了我一辈子的手艺。”  

“十套。”  

夏曦不死心的讨价还价,她二楼十几个房间,只有六本菜谱,怎么都用不过来。  

老者还是摇头,“实话告诉你,就是这六套,也得我日夜不眠不休的做出来。”  

有银子赚固然是好,但确实他现在手脚没有以前快了,三天,六套,十八张已经是他的极限。  

夏曦有些犹豫,菜单不够,难不成一个楼上用两样菜单。  

张爷低声,“整个平阳县,也只有这里能做的出来。”  

“那好吧。”  

有总比没有好。  

老者面上明显的一喜,“六套十八张,十八两银子,你们先交十两银子的定金。”  

夏曦身上只有银票,最少的一张二十两的,递给老者,“算是二十套的定金。”  

老者没犹豫,收下,直接撵人,“你们三日后这个时辰来拿。”  

说完,抱着匣子慢腾腾的去了屋内。  

两人从屋内出来,坐上马车,回了快餐店,夏曦没有下马车,给张爷说,“我回魏家村一趟。”  

魏莲几人,一天便把所有的炕洞烧干了,一大早便等着夏曦过来,天快晌午,夏曦才到,解释,“店里有点事,我来晚了。”  

说着话,上手去摸炕洞,感觉全干了,热度也刚刚好,让魏莲去喊村长。  

村长很快过来,“夏娘子,什么事?”  

“叔,您还得帮我找一些土肥和草帘子过来。”  

这个好说,村长立刻回去了村中,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吆喝了几声,一听是夏曦需要,村里人的人把自己家沤的土肥和草帘子送了过来。  

为防有的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村长告诉众人,“大家听好啊,这个可是没有银子给的。”  

“瞧村长您说的,这点土肥还要什么银子。”  

“是啊,夏娘子让我们家里的人天天都有工钱挣,再说,草帘子也不值什么钱,我们要是要银子,那岂不是坏了良心?”  

村长听的满意,“你们说的不错,没有夏娘子,我们现在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吃不上饭了。”  

村长这话没错,每年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村里有好多人家饿着肚皮。  

“叔,您再出找辆牛车,把婶子她们捡好的红薯拉过来。”  

村长应声而去。  

夏曦爬上一个土炕,拿着铁锨,把土肥均匀的洒在上面。  

魏莲和烧炕洞的妇人一看,也跟着爬上另外的土炕,把土肥撒均匀。  

拉红薯的牛车过来,夏曦让众人把红薯小心的递给她,她一个个的排在土炕上,红薯挨的很密,几乎没有空隙。  

村长和众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  

炕洞很大,一牛车的红薯竟然没有排满,有那心眼多的村里人立刻转身去帮忙。  

有一就有二,很快前来送土肥和草帘子的村里人都去了作坊,帮着运了不少的红薯过来,众人皆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坏了红薯的皮。  

一个炕洞排满,夏曦累的满头大汗,顾不得擦额头的喊,说魏莲几人,“去把一边的干土弄来。”  

妇人们提着框,把夏曦吩咐预先留出来的沙土运来,夏曦均匀的搭在这些红薯上,直到沙土完全把红薯埋了起来,才停下,又让把草帘子拿来,盖在上面,这才直起腰,擦了一把汗。  

从炕洞上跳下来,“谁家里有多余的陶罐,麻烦给我拿一个过来。”  

众人一听,纷纷转身往家里跑,不一会儿,便拿了不少的陶罐出来。  

夏曦挑出一个,放在炕洞一边,她专门留出来的地方,又让人打了一桶水过来,把陶罐灌了七分满。  

“魏莲姐,烧火。”  

火本来就没灭,星星点点的,魏莲添了几把柴,立刻燃烧了起来。  

“不行,火太大了,这样会把红薯烤熟了。”  

夏曦上前,把干柴挑开,整个炕洞里都是。  

“红薯育苗,全在火候,火太大了,红薯都熟了,火小了,育不出苗来,所以烧火是关键,你们切记,不要操之过急。”  

妇人们连连点头。  

等炕洞里的火烧的差不多了,夏曦又加了几根柴,火势和刚才一样,不是很大,但也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气。  

添好柴,夏曦起身把手伸进陶罐里,感受着水的温度,又伸出手去摸炕洞的温度。  

如此反复了十几次以后,夏曦才让开身体,让少烧洞的妇人们一一感受陶罐里的水温,“就是这个温度,一定要保持好,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  

妇人们个个紧张的不行,感受了一次又一次。  

夏曦安慰她们,“大家别紧张,孰能生巧,过不了两天,你们便能掌握住了。”  

听她这样说,妇人们的紧张感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增加了一些,要是自己温度掌握不好,育不出苗,那可耽误夏娘子的大事了。  

村里人也是眼眼巴巴的看着,刚才看夏曦一连番的动作,她们还以为很容易呢,没想到这么难,有那存了心思,打算偷学这门“手艺”的,也立刻打消了心思。  

村长也看着呢,一开始想法和村里人一样,还想着夏曦何必亲自示范,直接给她们说,让他门去做不就完了,没想到竟然这么难。  

“不难。”  

仿佛看透了众人心里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