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乌云断月(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来,这就是心法异象。  

可怕。  

可惜,得等到宗师才能闪烁出来。  

“去吧,用手掌贴在石板上,然后全力催动你浑身的气血之力,尽可能多的去体会石板里的灵气。  

“这是你第一次修炼,所以你可以享受到宗师的待遇,你身后能出现异象图案,但也是唯一一次。  

“月冥真典在巅峰时期,理论上可以打通你全部气穴。  

“但现在被一分为三,也就30多气穴而已。但你也要注意,如果你资质不佳,忍耐力不够,石板可能仅仅打通25气穴、甚至22,有时候20气穴的情况,也会出现。  

“气穴数量,会直接影响到你日后的气环修炼。”  

白棋子又叮嘱道。  

“嗯,晚辈明白。”  

苏越郑重的点点头。  

之前白小龙已经和他讲解过。  

武者的体内,有足量100的气穴。  

气穴和中医理论上的穴位是两回事,打通气穴,可以加快灵气吸收。  

气穴,是武道界总结而出,一共有100个。  

最普通的心法,可以打通五六个气穴。  

这种心法常作用在战场,供那些没考上武大,但靠着大毅力,以工兵身份,在湿境突破到武者的人修炼。  

而稍微强一些,大多适用于b武。  

这种心法,可以打通接近十个气穴。  

在a类武大通用的心法,差不多是15、6六,但也有18气穴的心法。  

而在四大武院和战国军校的心法,则大多是20个气穴起步。  

能打通30个气穴的心法,已经是堪称卓越。  

而一些顶级天骄,还可以修炼一些可能会反噬的心法,最终将气穴打通到接近40个。  

放眼整个神州,有资格打通50个气穴以上的武者,凤毛菱角。  

和考试分数不同。  

虽然气穴理论有100个,但能打通30个,已经是武大里的优秀人物。  

除非一些惊才绝艳的绝世天骄,才可能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打通50个气穴。  

能打通60个气穴的武者,简直罕见,他们可能都是神州内阁的强者。  

留在西武的石板,其极限,是打通40个气穴。  

苏越思考了一下,估计是因为没有被妖气腐蚀过,所以西武的石板,可以打通40个气血。  

而养老院这块,只能打通30个气穴。  

剩余被阳向族抢走的三分之一,可能也是30个气穴。  

据传,月冥真典之所以是神州最强,天下第一,就是因为可以将气穴打通到大满贯。  

在其他武大,想要突破40个气穴,就需要用一些相对危险的心法去打穴。  

这种危险,就像是一个婴儿去举重,结局就是武侠电影里的走火入魔。  

西武的月冥真典,起码安全一些。  

但根据白小龙所说,西武的石板,理论上可以打通40个气穴,但大多数的学生,则都是在30左右徘徊。  

白小龙当年打通了33个气穴,已经是创造了记录。  

直到牧橙出现,才以36气穴的可怕成绩,打碎了白小龙的记录。  

心法修炼,和武者的资质,密不可分。  

假如是b武的学生来复灵山,哪怕是接触到月冥真典石板,也依旧能打通10个左右气穴,反而还会浪费石板里的灵气。  

并且以他们的资质,还可能造成一些后遗症。  

这就是资质的限制,无法改变。  

所以武者选心法,也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敢鲁莽的情况下,绝对是走火入魔的下场。  

白小龙那个宿敌,据说在挑战东武心法的时候,就差点走火入魔,但他挺过来之后,打通了34个气穴,正好压了白小龙一头,这才是屡次来挑战他的底气。  

总得来说。  

心法选择十分重要,如果不自量力,很容易让身体出现一些病症。  

能打通40个气穴,就已经称得上是天骄人物。  

或许在日后的修炼中,湿境还有一些天材地宝,可以进一步打通气穴,但毕竟和心法不符,效果不如最初的状态。  

能在低阶,尽可能多的打通气穴,日后妙用无穷。  

“对了,前辈,是不是加上湿境那块石板,月冥真典就可以打通全部的100气穴?”  

苏越突然转头问道。  

虽说就落在阳向族的石板,这辈子已经不可能取回来,但了解一下。  

“你错了,哪怕是完整的石板,也只能打通90气穴而已,天下哪有完美的事情。  

“阳向族拿走的石板,最多能打通20个气穴,这也是地球武者根本不惧怕的原因。”  

乌棋子解释道。  

原来这样。  

苏越恍然大悟。  

武大的石板,最多可以打通40个气穴。  

养老院的30气穴。  

而在阳向族的石板,极限仅仅20个气穴。  

这样看来,遗失在阳向族的石板,还真的就是稀松平常的心法。  

“对了,打通气穴,没有什么前后顺序吧?别错乱了。”  

苏越又问道。  

“放心吧,气穴并没有顺序限制。  

“你别废话太多,赶紧修炼心法,别耽误时间。  

“苏青封当年打通了27个气穴,他又去西武打通很多,你最好别给你爸丢人现眼。”  

大妞不耐烦。  

这小子,简直是个话痨。  

“极限30个气穴,老爸竟然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