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洁癖苏健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午,苏越啃了六个牛肉包子,灌了四袋牛奶,随后就在小公园长椅上躺了一会。  

训练是体力活,牛肉和牛奶,是必要的补充。  

当然,还有更好的大补食材,苏越吃不起。  

所谓的气血丹,并不是直接增加气血值,只是一团待消化的能量,你同样需要去苦修,只不过事半功倍而已。  

如果放在网络游戏里,你就是吃了双倍经验丹,而且有时效,耽搁的久了,药效会流逝。  

所以,服用气血丹,也是个技术活。  

“气血值13卡了,真是个痛苦的过程。”  

苏越一声愤慨。  

12卡气血,足足停滞了半个多月时间。  

要知道,苏越付出的努力,是其他同学的两倍,而且他时不时还服用一颗昂贵的气血丹。  

“13卡气血,连B类武大都上不了,不敢懈怠。”  

夜战开始。  

苏越连家都没回,继续苦修。  

今天他跑了260多块钱,蛋糕钱回来了。  

武大的分数线,每年都会调整,但总体浮动不大。  

去年。  

四所核心武大的录取值,是19卡。  

A类武大:17卡。  

B类武大:14卡。  

听说今年的分数线,还要上调。  

别看A类和核心,仅仅相差两卡,要知道,高三的系统训练,只有短短一年。  

气血超过10卡之后,每提升1卡,都要耗费很久。  

特别是超过了15卡,半年不再增加都很有可能。  

19卡的分数线,绝对是个噩梦。  

要知道,20卡气血,就可以封品,成为正式武者。  

在一些B类武大,很多大二、大三的学生,才勉强可以达到20卡气血。  

而在四大核心,19卡,仅仅是最低分数线。  

听说高考结束,已经有超过20卡的考生,成为封品武者,说出来都让人绝望。  

至于低于14卡的高考生,也不是没有机会。  

在以后的文科大学,如果你有什么机缘,也可以通过特殊考试,再次破格入武大,但难度奇高。  

社会上有各类武道培训班,可以帮助那些高考落榜的学生修炼。  

但依靠这种方式重上武大的学生,凤毛菱角。  

如果武大的路走不通,还有人选择放弃大学去军方服役。  

这种出头的方式,更加残酷。  

军方从武大招人,直接是招聘军官。  

而普通人入伍,则只是士兵,士兵上战场,严格意义上来讲,是送命行为。  

想要当军官,还得重新考军校。  

士兵考军校,又要军功,又要实力,很难。  

军校师资雄厚,甚至不输四大核心武大,但军校脱离了教育部,招生的名额,有70%面向士兵。  

总的来说,高考不是唯一的武者道路。  

但错过高考机会,再想成为武者,难度翻10倍。  

不知不觉,一夜过去。  

果然,13卡之后,进步速度堪称蠕动。  

比起之前,要慢一倍。  

想要一年时间达到19卡,真的难于上青天。  

苏越计划,再过一周,直接挑战第五根银针。  

虽然可能会受伤,但管不了那么多了。  

凌晨,苏越下意识跑到了卤水面摊前。  

随后,他意识到,熊泰光已经不吃了。  

摇摇头,苏越转身离开。看着面摊老板一脸的不解,他竟然有一种自己出了轨的罪恶感。  

回到家里,老叔和小表弟还没有走。  

“苏越,蛋糕是你买的?”  

苏健军正在拖地,见苏越回来,抬起头问道。  

这小子其实不胖,但脸却红扑扑,和苹果一样,所以有些不显瘦。  

“对啊,你以为唐僧给你送来的?”  

苏越换鞋。  

“这么贵的蛋糕,以后别买了,小孩子过生日才会吃蛋糕,我不喜欢甜食。  

“还有,为什么要早晨买,明明可以趁着蛋糕店关门,买到半价蛋糕,和店员说说好话,还可能送几块面包。”  

苏健军扛着和自己平头高的拖布,仿佛训斥苏越是个败家子,不会过日子。  

“哈哈,大清早的蛋糕新鲜嘛。”  

苏越弹了小表弟个脑瓜崩,响声清脆。  

这个家,之所以干净明亮,全部是苏健军的功劳。  

苏越上学还要送外卖,老叔残疾,他俩都没时间打扫房间。  

苏健军很勤快,小小年纪,就承受着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成熟与懂事。  

但苏越觉得也正常。  

众生皆苦,自己不也承受着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英俊与智慧吗?  

谁不累呢!  

苏健军最大的麻烦,就是嘴碎点,和个家庭主妇一样。  

“苏越回来了。”  

老叔转着轮椅出来,这是个很普通的中年人。  

“嗯,吃药了吗?”  

苏越问道。  

苏健州的腿,虽然已经截肢,但需要连续服药,他的工资刚刚够买药。  

“吃了,你放心吧。  

“对了,过几天,一年期到了,你去看看你爸。”  

苏健州提醒道。  

“知道,我都已经提前请假了。”  

苏越点点头。  

“修炼别太累,家里的钱够花,多休息休息。”  

苏健州笑道。  

“苏越,老爸,出来吃蛋糕。”  

突然,苏健军喊道。  

“嗯?蛋糕昨天就买了,你们放了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