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灵宝变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风宗看到熟悉的两个身影,顿时哈哈笑起来,十分的开心。他在青州数十年,已经很久没有和风元见面了。  

久别重逢,总是让人高兴。  

他现在的容貌比起百年前有些变化,看起来像是四五十岁,他本来是天境实力的武士,距离仙神境界也只差一步。  

在许多滋养身躯的灵药仙丹的作用下,他的气血如龙,精气神无比旺盛,不过他没有走仙道修行之路。  

他的资质和跟脚都说不上上乘,就算修炼仙法也没有前途。  

所以风元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将来,准备让父亲风宗走神道,他手中还有一枚淮水神符,等到风宗寿终正寝,便利用淮水神符直接让他成为淮水水神。  

成为水神后,上有天庭的勾陈、长生帝君庇护,下有齐国百姓的香火供养,还有和娲皇宫的联系,足以让风宗在淮水水神的位置上安安稳稳。  

可以享受神道富贵,不枉此生。  

“拜见陛下,娘娘!”  

在风宗后面,跟着风宗的另外一个儿子,也就是这一任的青州侯,以及他在侯府内的子女后代。  

风元的这个便宜弟弟,同样修炼风氏的传承功法,同样也有天境的实力,时光在他面上显露出痕迹,他和风宗先后站在一起,猛然看起来就像是兄弟。长相有些苍老。  

对方的子女,最大的儿子女儿,看起来也像是中年男女。  

更小的少男少女,跟着父亲恭敬的下拜,在下拜的时候,悄悄的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前方。  

在看到风元和杨婵的相貌后。  

他们心中震荡不已。  

“陛下看起来居然这么年轻…”  

“听说陛下是女娲娘娘的弟子,早已成为仙神,现在看来的确不是假的,只有法力高强的仙人,才能容颜不老青春永驻!”  

不少年轻一些的少男少女心中想着。  

“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都起来吧!”  

风元笑了笑,右手一摆,风宗后方跪倒一片的众人就不约而同的站起身。  

没有法力波动,也没有施展神通。  

风元就像是言出法随一样,说出的话,能让人下意识的遵从,就像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一样,按照风元说的话去办。  

众人没有在侯府门前多说什么。  

风元和风宗说笑着走进了侯府,杨婵面带微笑的跟在两人身侧,至于其他人连插口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早知道你要回来,玲儿肯定会从太玄道宫下山…”  

说了几句,风宗提起了风铃。  

在风元迁都洛阳之后,风铃就前往太玄道宫修心,没有继续呆在青州城内。一方面太玄道宫的灵气充足适合修炼。  

另一方面,是为了躲避风宗经常性的催婚…随着风氏本家的子嗣增多,风宗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女儿身上。  

希望女儿能找到一个好归宿。  

风宗毕竟只是一个正常的人族诸侯,他习惯性的以寻常人族的目光去看问题,没有意识到,风铃在跟着风元、杨婵踏入仙道之后,已经不需要再沾染世俗。  

所谓的归宿,对她来说反而是个负担。  

“玲儿的道行不弱,前段时间还和我传信,说她已经度过了元神三灾,如今需要闭关一段时间来稳固元神…”  

风元笑道。  

“这…这么说来,玲儿已经踏入了仙道,成了仙人?”  

风宗对于炼气士和玄门仙道有着一些了解,知道渡过元神三灾之后就等于证道真仙。只是他没有想到。  

除了自家儿子之外,一直是个小透明的女儿风铃,居然也有成仙的资质。  

不到两百年就证道真仙,修行速度是那些散修的数十倍。  

“唉…怪不得!”  

风宗叹了一口气,又问道:“大郎这次回青州,是不是还有什么事要办?”  

“不错!我推算到青州鼎快要出世,所以先回来做好准备,以免有不长眼的妖魔窥视宝物,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九州鼎是人族重宝,只有在三皇或人皇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威能。  

不过若是落入其他人手中,也能充当一件上乘的灵宝使用。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但凡是知道利害的大神通者,还有六大圣人、天帝以及其他大罗金仙,就算知道九州鼎出世,也不会出手抢夺。  

因为他们知道人道气数反噬的后果。  

但是。  

这世上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们一样清醒,总有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仙神,亦或者什么都不知道就被贪念蒙蔽前来抢夺宝物的妖魔邪道。  

这些仙神和妖魔,可以撼动青州的气数防护,对城内造成威胁。  

金仙就可以演化福地世界,也可以催动大神通术毁灭千万里山河,这样的神通法力,可不是一座城池的气数屏障就能抵挡的。  

就算是未来九州结界巩固成型,照样有仙神可以隔空垂下神通,撼动天地。  

“青州鼎出世,原来是这件事!”  

风宗恍然。  

风元没有浪费时间,进入侯府不久,打发了其他人退下。  

然后就带着风宗和杨婵来到了地下大殿。  

地下大殿内的景象,比之前有了不小的变化。  

悬浮在深渊裂缝上方的青州鼎,此时周围绽放着温暖的金光,这些金光和煦而不刺目,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本来阴风呼啸的深渊裂缝,声势减小了十倍不止。  

“这就是九州鼎之一的青州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