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盘古元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女娲娘娘微微一笑,玉手一挥,就用乾坤鼎将呼啸而来的锁链收取,这道锁链是穿心锁,也是通天教主随身所带的先天灵宝。  

不过这种等级的先天灵宝,对于圣人之间的交锋,没有一点用处。  

当然,通天教主也不指望用区区的穿心锁就让女娲娘娘败退。  

他只是利用这件灵宝暂时的拖延一下娘娘的脚步而已。  

还有大阵当中的广成子,他没有圣人的道行法力,只是拼命的催动宝珠,在一道道剑气当中穿梭,不断的靠近大阵的核心…  

通天教主面沉如水,使尽了所有手段。  

但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是他面对的是知根知底的两个师兄!  

无论是太清圣人还是元始天尊,斗法交手,实力并不比他差,两人联手,通天教主顿时抵挡不住。  

蓬蓬!  

扁拐和三宝玉如意接连打在教主的身上。其中三宝玉如意直接把通天教主砸下了奎牛。  

火光四溅。两件至宝打在身上,只是让通天教主的万劫不磨之躯溅出了点点的火星而已。  

“好!”  

“好一个主持公道的大师兄!好一位仗势欺人的二师兄!尔等如此欺我,今日我就和你们做一个了断!”  

通天教主厉声叫道。  

他当即左手在青萍剑的剑锋上一抹,一点点绽放清光的血迹浮动,这是圣人之血,当圣人之血出现在剑阵后。  

诛仙剑阵像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剑阵凝聚了整个三界的无尽凶戾污秽煞气,所凝成的剑光穿透剑阵,硬生生的将元始天尊打的后退半步。  

唯有太清圣人有玄黄宝塔护体,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女娲娘娘则是微微皱眉,看到通天教主有彻底引爆剑阵的迹象,立即祭出了一枚红色的绣球。  

这枚绣球带着强烈的冲击,直接劈空而至,想要打断通天教主的动作、  

不过她因为不想真的和通天教主兵戎相见,入阵之后只是加以牵制,所以没有施展全力,现在动作就满了一点。  

咔嚓!  

天地间传出一声细微的崩裂声。  

虚空龟裂,人族的核心之地有太极图和江山社稷图的庇护,没有受到多少的影响,但神州之外的地界,虚空和大地都开始彻底的分裂。  

上古时期就遭到重创的大地,这次彻底被诛仙剑阵伤到了地脉。  

北方、南方还有西方地界,中间出现了深不见底的裂缝,将大地分割成了四块。其中神州所在之地,正好位于东方。  

就在这三块大地即将彻底和东方分裂的时候。  

龟裂的天空陡然绽放无尽星光,星光组成了周天大阵,仿佛网络一样,将龟裂到极限,即将粉碎的虚空镇压。  

三界大地之上,许多隐居的大罗金仙此时也不得不出手,各自祭出灵宝保护山门。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便是一道土黄色的光幕。  

光幕时而化为书形,时而化成屏障,将周围的亿万万里地界护住。  

尽管出手的大罗金仙不少,但护住的地方只有少部分,三界大地的巨大部分地域,还是被大劫波及,无尽的生灵死亡。  

西方的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也出手保护了不少东方生灵,但也无法彻底消除影响。  

“这就是圣人的神通吗?”  

“圣人交手,波及三界,通天教主设下恶阵,是想要让三界覆灭啊!”  

“怪不得有人说,不成圣终为蝼蚁…”  

三界当中的许多大罗金仙,此时心中积累着大量的怨气,圣人怎么了,圣人就能无视三界,随意的毁灭重塑世界?  

只是他们心中怨气冲天,却只敢私下怨恨,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表露出来。  

此时。  

有这些大罗金仙还有天庭同时出手,但还是无法抵挡诛仙剑阵的剑气。  

眼看大阵即将再次爆发,三界即将陷入毁灭。  

整个三界的生灵陷入绝望的时候。  

在受到波及而死的无尽生灵的身上,漂浮出了一点点灵光,这些灵光看起来渺小,但当无尽的灵光汇聚之后,就形成了高耸入云的巨大身影。  

这道身影魁梧粗狂,一出现,正在交手的三清圣人同时一震。  

他们的云光之中出现了一道清气。  

三道清气冲天而起,落入巨大身影的脑袋当中,本来看不清晰的容貌的巨人,终于显化出了相貌。  

“盘古元灵…”  

三清圣人浑身一震,看着眼前的巨人,都有些震惊。  

盘古乃是这方世界的创世神,盘古开天辟地,然后身化万物,这才让世界逐渐的兴盛起来,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在盘古身上发展而出。  

盘古所化的各种生灵,都是先天生灵,其中灵机强大得到大道眷顾的生灵,就成了先天神圣。  

所有的先天神圣,本质上都是盘古演化。  

不过跟脚最为强横的先天神圣,还是三清圣人。  

他们是盘古的元神融合天之清气所化生,元神乃是炼气士的三宝所凝,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  

三清就等于是盘古的灵魂转生,不仅拥有盘古的一些记忆,还天生拥有盘古神通。  

甚至,三清圣人的道号当中,便有“盘古真人”四个字。  

把三清圣人当成盘古,也无不可。  

不过。三清圣人没有想到,当危及到三界生灭的大劫出现时,竟然会出现盘古元灵…  

他们身上的三道清气,便是他们的跟脚所在,也是盘古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