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镇压 回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凤师姐!”  

风元刚进入娲皇宫,感应到气机的金凤仙子就出现在他的面前,金凤仙子目光在他手中的炼妖壶停留一下。  

“炼妖壶里面就是孔宣?”  

金凤仙子绝美俏丽的脸庞上,闪过了一丝复杂,轻声的问道。  

她在上古时期是凤族的强者,只是后来加入了娲皇宫拜在了女娲娘娘座下,对凤族的身份她还是比较认可的。  

孔宣这位凤族太子,如今在娲皇宫变成了阶下囚,心中不由的浮现出一丝可惜和感慨。  

“不错,孔宣神通厉害,我也是和阐教的白长生联手,再利用炼妖壶突袭,这才成功将之镇压!”  

风元回答道。  

两人说话的时候,开始朝着先天本源莲花池的方向走去。  

当初金凤仙子说过,炼妖壶不能长时间的离开娲皇宫,它是娲皇宫各种大阵的阵眼,也是不断炼化混沌之气,增强世界底蕴的关键。  

还有那一池子的先天本源气和莲花,短时间内没有多少影响。  

但时间一长,先天本源气就会逐渐的流逝,以先天本源气为养料的先天莲花,就会逐渐的枯萎。  

每一朵先天莲花,未来都能炼制成灵宝…  

风元可不敢因为自己,就把这一池子的宝贝全部浪费了。  

很快。  

两人就走到了原来先天本源莲花池的所在。  

风元扬手将炼妖壶抛出,这件灵宝离开他的手掌之后,立即不断的涨大,然后迅速的虚化,重新显化出莲花池、亭阁栏杆的模样。  

哗哗哗!  

通往混沌虚空的缺口重新打开,大量的混沌之气化成长河,继续像以前一样流淌。  

“混沌之气…这是怎么回事?这件宝物里面为什么会有混沌之气?”  

这时候,一道声音从莲花池的下方传出。  

这是孔宣的声音。  

他的声音当中蕴含着一丝气急。  

混沌之气能侵蚀万物,大罗金仙虽然能在混沌中生存,但也不想长时间待在其中,因为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孔宣此时体内的血脉神力被炼妖壶束缚,五行大道在炼妖壶内部也不起作用,实力十不存一,连抵挡混沌之气的侵蚀都有些吃力。  

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暴躁。  

在暴躁的时候,他剧烈的催动法力,让先天本源气所化的湖面开始出现一道道的震荡波纹。  

“孔宣道友,这里乃是女娲娘娘的道场娲皇宫,我劝你还是少费一些力气!”  

风元说道。  

“娲皇宫…女娲娘娘!”  

孔宣的声音先是一震,然后有些怒气,叫道:“我向来尊敬娘娘,不敢对娘娘有丝毫不恭,为什么要把我困在娲皇宫!”  

风元没有理会孔宣的叫声。  

他意念一动,炼妖壶的力量引动娲皇宫的大阵,孔宣的声音顿时被隔断,湖水亭阁重新变得静谧起来。  

在孔宣被彻底镇压的时候。  

风元能感觉到,天道又垂下不少的功德眷顾。  

不过这次所得到的功德清光,远不如前面几次。要知道,孔宣可是一个顶尖的大罗金仙,解决这样的强敌,所得到的功德居然连之前的天仙还不如。  

“孔宣的实力虽强,但身怀凤族气数,不在封神榜当中,如果不是因为凤族气数和大商王朝有关,这次大劫和他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大商王朝的气数牵连,让孔宣有了劫难,但因为凤族气数加身,他又没有身陨之劫。最坏的程度,就是被度化到西方。  

而封神大劫,只有把人送上封神榜,才算是应了劫数。  

人既然没死,那么就没办法中和劫气,所能得到的功德清光,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  

风元也不可惜。  

如今的功德清光对他的作用,越来越小。  

他的本体逆转先天成就了先天神圣,天生执掌自然大道,不需要功德清光辅助修行,至于太出元神和造化神鼎…  

元神和法宝倒是需要功德来增强。  

但元神和造化神鼎在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少量的功德就没什么大用了,除非等到封神大劫结束,风元能瞬间得到大量的功德灌输。  

亦或者是人皇之位功德圆满,得到人道和天道的大量功德!  

眼下,只有这样的大量功德,才能让风元所修行的太初元神和本命法宝造化神鼎,瞬间大成,分别达到大罗和先天灵宝的层次。  

风元把孔宣送到娲皇宫重地镇压的时候。  

分身白长生已经返回到了宣州城下,这时已经是两军交阵的第三天。  

在回来之后,他便立刻前往营帐,这时候齐军和朝歌大军已经分别退兵回营,等待风元和孔宣对阵的结果。  

“白师侄,现在情况如何?”  

在分身白长生进入营帐后,姜子牙、李靖、邓九公还有哪吒等人的目光立即转来,齐军上下都对两人交手的情况十分关切。  

“孔宣已经被镇压了!”  

分身白长生缓缓说道,把之前突袭孔宣的事情,掐头去尾,九真一假的说了一遍。  

其中,风元本体藏身小世界珠突袭对方这点自然是不会提的。  

在分身的讲述中。  

是娲皇宫的一位大神通者及时的出现,手持娲皇宫至宝炼妖壶,再加上他手中的照妖镜,这才勉强将孔宣拿下。  

其中没有提到风元本体所起到的作用。  

“好!”  

姜子牙在听到这话之后,精神陡然一震。  

不得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