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淮井封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风元心中有了决断之后,就把注意力朝着分身偏移。  

他本体需要坐镇青州,前往其他世界参悟大道,只能由分身前往。  

此时。  

淮水滚滚,水面上,赤精子静静站立,双目朝着水下看去。  

深不见底的河水,还有重重的葵水禁法,在太上八景神符的镇压下,已然无法阻挡他的目光渗透。  

在他的目光中,三道身影正在以极快的速度破解禁法,穿越大阵,朝着大阵的阵心穿梭。  

尤其是其中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少年,速度最快!  

“白师侄心性出众,资质也算可以,行事果断,不吝杀伐,现在看起来,他的表现比杨师侄还要强一些!”  

赤精子默默的看着。  

不过他转念一想,杨师侄毕竟修行的时间太短,就算拥有绝世天资,能把九转玄功修炼到如今的地步。  

但体内的元神法力,却不能速成,无法和积攒了无数年的先天白虎相比…  

“杨师侄、白师侄,都是我阐教的未来,希望他们的表现,能对得起他们的资质,能将大阵中的巫支祁斩杀!”  

和风元猜测的差不多。  

这一次来淮水,除了这里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缘外,还有考验风元和杨戬的意思。  

分身所化的白长生还在淮水大阵当中。  

只见虚空色彩缤纷,狂风雷电,水火风雷夹在不休,在一片海面上掀起了滚滚风暴,无尽的风暴肆虐,能撕裂任何踏入这片海面的生灵。  

每一道风暴,都拥有堪比天仙全力一击的威能。  

无数的风暴汇聚,堪比之前数十万葵水神雷。  

“水火风雷,自然万象…镇压这处禁法的宝物,应该就是禹王十七宝物中的天象圈了!”  

风元的身影出现在海面上。  

这海面和之前的黑水一样,都是大阵中的禁法所化。  

葵水大阵,乃是天庭水部顶尖阵法,大阵形成之后就源源不断的吸纳虚空中的葵水之气,并且在大阵中形成了一处处的空间。  

无数年的吸纳,让大阵空间变成了水的世界,  

并且,每一滴水都是精纯的水汽,通过禁法,水气可以掀起浩瀚的威能,同样能承受外界的大部分攻打轰击…  

风元已经连续突破了两重禁法空间。  

现在是第三重。  

在海面的无尽风雷,水火雷电的中心,有着一圈虹光不断的跳动。每一次跳动,都能形成一次风暴。  

风元不敢催动遁法,小心的绕过被太上八景神符镇压的一部分风暴,逐渐的靠近了核心。  

核心的虹光感应到其他气息,发出一道晶莹的电光。  

这道电光速度极快,根本不给风元反应的机会,轰的一声,准确命中了他的身躯。直接把他轰的倒飞数里。  

电光闪耀,恍如雷龙。  

下一刻。  

一道金光闪过,唰的一下来到了虹光的面前。  

虹光光华闪耀,即将爆发出更强大的威能,却见到一个手掌从天而降,直接将它握住!  

“天象圈,演化水火风雷自然万象,的确不凡!”  

风元身上略微有些电光痕迹。  

但天象圈所发出的电光,能诛杀寻常天仙,却无法让风元受伤。  

他的大日焚天神体,甚至能和金仙的不朽仙躯相比。  

天象圈固然强大,但它无人操纵,威力十不存一。如何能对风元造成伤害。  

风元小心谨慎,是担心触发大阵的禁制,而不是忌惮天象圈的威能。  

得到这件镇压灵宝后。  

葵水大阵轰然一震。风元趁机再次施展遁法,进入大阵的更深处。  

大阵的核心,是一处大殿。  

大殿上面缠绕着一道道的锁链,这些锁链闪耀着雷电火光,黝黑的锁链坚不可摧,将大殿前方的一座天井牢牢的锁住。  

这处天井,便是大阵镇压的核心之地。  

一道道的黑烟从天井下方浮起,卷起鬼哭神啸,每当黑烟浮现,锁链上就冒出一道道的葵水雷光将之轰下。  

“巫支祁…”  

风元通过重重大阵屏障来到大殿之前,看到天井的异常,心中凛然。  

这里就是封印上古水神巫支祁的淮井!  

上古水神巫支祁,当年可以和禹王一争长短,拥有强悍的法力,乃是不死不灭的金仙级妖神。  

并且它和淮水水眼相连,一旦诛杀,很容易引起洪水暴发,肆虐两岸。  

就算被镇压无数年,它依然不可小视。  

唰唰!  

两道流光这时也破开了禁法,出现在风元的身旁。  

“杨师弟、龙吉道友!这里就是淮井…我们既然拿了禹王当年镇压巫支祁的宝物,就要解决这个麻烦!”  

“现在巫支祁还没有破开封印,我们需要商议一个应对它的办法才行。”  

风元说道。  

杨戬需要开山斧救母,他此时应该已经得到了这件神器。  

但是,三人不能得到宝物就一走了之!  

镇压巫支祁的功德神器拿走了,巫支祁必然会会破封而出,到时候兴风作浪,肆虐大地,造成的无边业力,都是他们三个人的。  

“巫支祁乃是上古水神,有着金仙之力,现在被镇压封印,力量衰退大半,若是我们三人能将刚拿到的神器灵宝炼化,胜算必然大增!”  

插一句,\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杨戬沉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