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化血魔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玄冥真水,号称万水之王,至阴至寒,其色玄黑,一滴就能冰冻数十里,能化作倾盆大雨,熄灭毒火。  

这正是用来凝练水之气的最上乘的五行精华。  

风元看看到海底深处浮现的这些黑色水流,立即知道,自己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在海眼苦修,用水磨功夫吸收水之元气了。  

只要龙吉给他一些玄冥真水,他就可以直接离开东海,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  

而龙吉采集玄冥真水的原因,风元也旁敲侧击,从她口中知道了不少消息。  

根据风元的推测,她采集玄冥真水,应该是为了熄灭桃山某处的地心毒火…  

“桃山的地心毒火…应该是为了云华仙子吧!”  

风元若有所悟。  

在他的记忆中,当初云华仙子被擒拿之后,就被天帝镇压在了桃山。  

桃山乃是上古之时,先天神灵夸父陨落之地。  

夸父和大日金乌争斗,被太阳金焰烧死,身化桃山。而太阳金焰阴魂不散,在桃山内部依旧焚烧,甚至引动了地心毒火。  

太阳金焰乃是天火,地心毒火乃是地火,天地交加,就会发生惊天动地的震爆。将亿万里大地引爆成无边火狱。  

为了控制火狱的爆发,必须有仙人负责坐镇调控。  

这对于仙人来说,可是一件苦差事,长时间的坐镇,甚至会被火毒攻入仙躯,十分的痛苦,有神魂俱灭的危险。  

天帝把云华仙子放到桃山镇压,应该是为了磨一磨她的性子。  

而龙吉,在知道这种情况后,为了缓解云华仙子的痛苦,所以才会来东海采集玄冥真水,以期压制毒火。  

龙吉公主虽然没有正面回应。  

但风元根据后世的传说,和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就把事情的经过推算的差不多。  

很快,龙吉一边和风元说话,一边用四海瓶将海眼的玄冥真水尽数收取。  

所收取的玄冥真水,大约有百滴左右。  

“这里是三十滴玄冥真水,还有一百滴一元重水,都是上乘的水之精华,可以让道友修成水之气。”  

龙吉收完真水,玉手一晃,手中多出了一个瓷瓶,瓷瓶乃是仙玉所铸,可以容纳各大真水。  

她和风元交谈之后,也知道风元来东海的目的。  

所以不等风元出言讨取,就主动的将真水送出不少。  

“多谢道友,我正需要真水练法,就却之不恭了!”  

风元呵呵笑道。  

龙吉俏脸也露出一丝笑容,她知道自家表弟杨戬也是阐教门下弟子,所以对同为阐教弟子的风元十分客气,有意的结交。  

风元出手帮忙,她还增真水,都是增加交情的手段。  

“我马上就要离开东海,不知道友准备前往何方?”  

龙吉公主突然问道。  

风元沉吟一番,心中念头浮动,现在本体留在朝歌坐镇,风宗、李靖两人正在前往冀州,和崇侯虎一起征伐苏护。  

他不准备去冀州凑热闹,有了一段空闲的时间。  

“还是按照原来的想法,前往流波岛修炼吧,顺便结交拉拢一下东海的炼气士,将来让这些人充当炮灰!”  

风元心中做出决定,目光一闪,说道:“我准备留在东海练法,既然道友有要事,那我们就在此分别吧,对了,公主若是有事,可以传信到二仙山,在下必鼎力相助!”  

龙吉感觉到风元似乎话里有话,不由的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好!后会有期。”  

龙吉心中若有所感,平复了情绪,脚步一踏,足下升起九色祥云,祥云如光,笼罩着她的身影消失不见。  

这是天庭秘传的仙光祥云遁法。  

等到龙吉离开后,风元收回目光,随手一招,白虎元珠放出,将海水中的毒龙尸体收入福地小世界当中。  

这条毒龙走的是纯粹的妖神之道,也就是不断的修炼妖气,蜕变自身血脉的道路。  

也因此,他所遗留的尸体气血无比的强横,龙鳞、龙角、龙爪等,都是上乘的炼器材料,至少能炼出一两件仙器出来。  

收走了战利品,风元目光一扫,也施展遁法离开这片海域。  

海水滔滔,水浪汹涌。  

某处海域上方,三个炼气士正在厮杀,其中两个炼气士气息相似,应该师出同门,两人气息醇厚,已然达到了仙人境界。  

在东海炼气士之中,这样的修为堪称不俗。可以被称为有道仙家。  

不过他们的敌人,手中持着一柄血红色的长刀,血红色的刀光蕴含着无尽的血气魔光,硬生生的将两个散仙压制。  

一道血色刀光突然闪现,劈中了其中一个散仙,这个散仙顿时惨叫一声,肉身和元神迅速的干枯,精气元神尽数被刀光吸收吞噬。  

“师兄!”  

另一个散仙发出怒吼,似乎激发了全身的潜能,气息陡然上涨,全身化作一道凌厉无匹的剑光,锋锐无匹的剑光卷动风云,撕裂长空。  

他拼命之下,这道剑光的威能,直追一些威力强悍的神通。  

“呵呵呵,不过是蝼蚁,也敢反抗?”  

持着血色长刀的炼气士,穿着赤红法袍,手中的长刀虽然蕴含血气魔光,但他的法力却十分的纯正,隐隐间有着玄门正宗的气息。  

他看到对方的拼命一击,轻蔑的一笑。  

这两个散仙虽然有着仙人法力,但所得到的传承平平,甚至连威力比较强的杀伐神通都未徐成一门。  

若不是为了祭炼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