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一章 无上根果(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冲接触过最旺盛的根果。  

就是地球的根果。  

但那仍在根果的范畴之内,而眼前这个,镇元子的,用以承载性命天界历史的唯一根果,林冲已不知该如何形容它。  

它有宇宙之广博。  

也有乾坤之庞大。  

未经分割的原始神佛。  

可与三清四御相比肩的地仙之祖。  

就是这般通天彻地样的魁伟。  

只是接触到它。  

林冲就可以肯定,当年神佛之所以堕落,决非出于战斗,或者是武力,因为没有任何存在,能够击溃这样的存在。  

它已经是一切了。  

有谁能毁灭一切?  

那简直是能够孕育一个宇宙的生命源泉。  

何况这生命源泉,还有二十四个之多。  

林冲的至高视界触及到镇元子的根果时,只觉接触到的,是纯粹的能量,根果就是这样没有错。  

没有记忆,没有自我,没有喜怒,就像是大陆上生长的森林,土壤中埋藏的石油,它们是宝藏,也仅此而言。  

此刻林冲要做的则是唤醒它。  

林冲希望,宝藏的愤怒,能够与他一同,彻底掀翻性命天界。  

让树姥姥…吃屎去吧!  

“镇元子,地仙之祖,与世同君…”  

“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  

“三清为友,四帝是旧,尊长九曜,元辰宾下…”  

西游记中,对镇元子的描述不多,五庄观一个篇章而已,虽然吹得玄虚,应是与三清四御等列,但着实没有太多记载可言。  

不过,地球文明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再创造。  

就像是天界历史无穷无尽一样。  

地球文明创造出来的历史,也是可以接续上文。  

自三十年前,在肉身界,猜测镇元子可能是被性命天界镇压的旧神后,这三十年里,在地球上,就建起了为数十分不少的镇元子庙,加以香火供奉,又有历史学家对其身世进行考验。  

累计有‘菩提老祖说’‘天地鸿蒙初化说’‘衍生四渎说’等等。  

现在,林冲把这些说法,统统灌进了根果之中。  

而那镇元子的原始根果,在这个刹那,开始苏醒,其征兆就是:  

一个庞大无边的意识。  

横扫性命天界‘里世界’。  

林冲,包括树姥姥,两位至高,以及仍在勉力维持着星舰集团,不让其往根果中滑落的林漫,都在这个刹那,打了个冷颤。  

那意识,太过庞伟了。  

它是一。  

是万物。  

林冲的至高视界与其接触时,都有伏身相拜的冲动。  

这怎么可能呢?!  

便是神佛,也不可能有如何之伟大吧!  

林冲这一刹那惊悚无比。  

这个刹那。  

二十四诸天并立的最高概念世界中。  

一株巨藤,忽得摇身一变。  

化做一个戴紫金冠的道人。  

那道人左右一望,长叹一声,唱了声:“我闻乾坤结,盘古开混沌,未睹此造化,镇元扶三光。”  

说罢,那道人摇晃手臂,大袖甩了三下,最高概念宇宙之中,所有的巨藤,宛如遭到重击一般,都挨了三下攻击。  

轰轰轰!  

所有天界,都是剧震。  

这场变故出乎预料,不过至高们似乎早有准备,硬挨了这三下攻击,随即就见数株巨藤,往着性命天界所代表巨藤,盘转而去,直欲夺取其尘世,又或是干脆分裂其天界。  

但性命天界虽遭重创,藤干枯萎,但是仍旧足够掩藏在其历史中,唯有当年在唯一根本界掷入八卦炉中时,留下手脚的至高,能够按照历史显化的先后,得着捷径,直入正界本史。  

比如那善见天,被树姥姥称之为‘三十二’的至高。  

而那道人,甩过三下大袖后,身子登时迸裂,成了千百万块,融入其后代表性命天界的巨藤之中。  

性命天界的巨藤,也碎成了千百万块。  

几分钟前。  

林冲在镇元子根果出现的那一刻。  

他就知道,镇元子活不长。  

因为镇元子的根果太庞大了,庞大到斯世无法容纳、必须自裂求生的地步。  

就像…就像是鸿蒙未分时的盘古,庞大到自身就是一个宇宙,他若不死,万灵不生。  

林冲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忽然一个激灵,他猛得醒悟,知道玉帝所证‘原始根本大道’是什么了!  

“似乎你已知晓。”镇元子伸出一只手掌,将纸屑一样的林冲托起,‘轰降降’的声音,自天而降,砸进林冲耳中。  

异界墙所围居室,是上下左右皆为透明的。  

林冲坐在墙中,仰视着镇元子,觉得这位老大,一个鼻孔都能塞得下整个两室一厅,幸好他没有巨物恐惧症。  

“不止是玉帝证了原始根本大道,而所有三清四御等级的神佛,都证了原始根本大道,都化成了‘盘古’?”林冲问。  

“没错,盘古亡而万物生,但万物想没想过,盘古愿不愿亡呢?”镇元子该是笑了下,反正巨大的脸上,有褶子出现,那褶子深如天堑,“以三清为尊的满天神佛,皆是吸吮盘古尸身而成大道,玉帝觉得大道终极,该是以盘古原始为根本,遂证道‘原始根本’。”  

“紫微大帝是怎么回事?”林冲再问。  

”不过借壳复生而已。”镇元子答道,“已非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