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底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直在,一下子让他们拿出来这么多,那也是很难的。  

知道就算是逼死云轩,也很难再多逼出更多的筑基丹了,陆家也就没有再多为难,答应那另外的三颗,说过段时间再补。  

这自然就是从陆青刚刚炼制出来的这批筑基丹里面补了。  

而另外的四颗,则就是家族安排了一批可靠又未来有一定潜力的修士,用掉了。  

别人什么情况暂且不提,陆家吃掉筑基丹的这四个人,有三个都筑基成功了。  

其中,最值得陆青在意的,是他的次子陆朝恒转生而成的那个孩子,陆明恒。  

陆明恒是火木双灵根——这当然是陆青当初给他提升过之后的天赋——小时候的表现就很不俗,十岁练气,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了练气九层。  

说起这灵根来,他现在的灵根,跟当年陆青的天生灵根是一模一样的。他修炼的,也是原先陆青练的烬火无量诀。  

如今,二十六岁的他,已经将自己的境界打磨得很圆滑了,甚至,他还一度想要自行突破,但是被劝阻了下来。  

此次北荒森之行,他也参加了,只不过由于功法的问题,他没能加入到云骑队之中。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在陆家诸多修士里,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兑换筑基丹所需要的一万贡献值,他自己攒的、战争之中立下功劳换来的,肯定远远不够,哪怕去别的旁支借,也一时难以借到这么多。  

但毫无疑问的是,能够在二十来岁的年纪,就能够面临筑基期的突破关卡,那毫无疑问,陆明恒就是属于那种有天赋、未来可期的后辈。这符合家族允许欠款的范围。  

而他在服下了筑基丹之后,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一名筑基修士。  

他未来也是个很好的启明苗子。按照这个速率,后续不出大问题的话,他也很有可能在七十岁、甚至六十岁左右,就到达筑基九层,拥有可以冲击启明期的希望。而一旦他能够比较早的到达启明期的话,后续所拥有的充足的寿命,甚至可以支持他去冲一下金丹!  

往后,陆廷畴也大概做出了一套筑基丹的使用计划。未来,陆家应该会每两年放出一批筑基丹,大约二到五颗的样子,视当年申请者的情况而定。  

他计划,在十年间,放出二十颗左右的筑基丹,争取最少能够为家族培养出来十六个有前途的筑基修士。  

而在往后,家族这次收获的那些个金莲,应该就会有所产出了。这批筑基丹到时候应该还会剩下的一些,但届时主要就得看金莲的产量、成丹的数量,再来测算多久放出一批筑基丹、都放给谁。  

总而言之,自此之后,陆家就将会成为一个可以稳定培养筑基修士的名门了。  

能够稳定培养筑基修士,就几乎不用太担心家族传承断档。  

这也是进入所谓的‘名门’的门槛。  

飞云州还没有这样的家族,海氏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真正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目所能及之处,就只有辽郡公孙氏。  

而现在,要再加上一个陆氏了。  

虽然,陆氏可能在家族底蕴上,确实还比不过已经传承千年之久的公孙氏,但其实在当下的整体实力上,反而要超过不少。  

至于所欠缺的那点底蕴,无非就是花费一些时间,就能够弥补上。  

一年的时间匆匆过去。  

朝熙从聚灵圣殿里面出来了。  

根据他自己的描述,他很明确大感觉到,自己在聚灵圣殿里面,呆了十年。出来时,他已经是一个启明五层的修士了,比起当初刚刚进去的时候,提升了整整一层的实力。  

而外界的时间,仅仅只过了一年而已。  

这很好,证明了聚灵圣殿就如其所说的一样,具有改变时间流速的神奇效果。  

在外面呆了几天,陆朝熙觉得自己确实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做了,于是打算再干脆进去,闭关个十年。  

将修炼所需之物筹备好了后,他再度进入到了聚灵圣殿之中。  

然而,在跟上次一样的操作之后,他进入到聚灵圣殿中,却发现一切都是模糊的。  

他没敢就此坐下修炼。  

上次,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在进入圣殿之后,视线内的这些陈设、圣殿内的场景,应该是逐渐变得清晰的才对。  

这啥情况?  

没让他疑惑多久,父亲的声音就在他的耳边响起了:  

“你先出来吧。”  

莫不着头脑,但他肯定听亲爹的。  

而此时的陆青,也是叹了口气。  

他刚刚也是在修炼之中,忽然就看到了一条系统讯息。  

正好他也没到什么重要的修炼关头,于是点开来顺便看了一眼。  

原本是以为家族又出了哪个新的练气修士,或者谁谁谁在外面搞定了一个低等级的讨伐事件。结果一看,跟那些都没关系,事情发生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陆朝熙被聚灵圣殿给拒绝进入了。  

其实也不算是拒绝,只是弹出个提示。  

检测到家族成员陆朝熙,近期多次进入聚灵圣殿。提示:为避免家族成员身体、神魂受到损害,短时间内进入的第二次,时间流速效果将会降为原先的三成,并有可能存留隐患。  

请问是否接受?  

废话,肯定点否。  

效果变成三成,那何必再让朝熙进去?换个人不行么?  

更何况,后面还有个‘隐患’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