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厨神大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恕我直言。”秦爷到底见多识广,很快便点中了要害,“你做的味道虽好,可你能保证交的货也是一样的口感吗”  

俞婉笑了笑,说道“秦爷放心好了,客人若是不满意,你全部退货给我便是。”  

俞峰唰的朝俞婉看了过来,这丫头讲的什么胡话卖出去的东西哪儿有退回来的道理总会有人不满意的,又或者秦爷自己不想要了,那么随便找个借口也能把他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豆腐打发了“俞公子可是有什么话说”秦爷不愧是在商盟纵横捭阖之人,察言观色的本领无人能及。  

俞峰张了张嘴,看向一旁的妹妹。  

俞婉冲俞峰微微一笑,俞峰将涌到唇边的话头咽了下去“没什么,就想问你们肚子饿不饿还要不要吃点别的”  

“我还要一盘”秦子旭举起了抓着筷子的手。  

俞峰“”  

您、您可真不客气。  

厨房有多的,俞峰去端了,秦子旭等不及,直接尾随他跟了过去。  

萧五爷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子,终究是敌不过臭豆腐的诱惑,豁出一张老脸,去厨房与秦子旭抢吃的了。  

一时间,堂屋只剩下俞婉与秦爷。  

便是独自面对外男,俞婉也不错表露出一丝一毫的慌乱。  

秦爷不免又对这小村姑高看了一眼“恕我直言。”  

还有口头禅,俞婉在心里对秦爷给出了第二印象。  

“秦爷请说。”俞婉落落大方地说。  

秦爷深深地看了俞婉一眼道“俞姑娘与俞家人长得似乎不大像。”  

俞婉说道“我爹不是我祖父母亲生的。”  

俞婉的回答俨然出乎了秦爷的意料,当然秦爷不是意外她并非俞家人,而是意外她如此坦荡地告诉了他。  

这个小丫头,还真是处处与众不同啊“秦爷。”这次,轮到俞婉开口了,“我们日供一千斤,一斤十文,这个价钱,秦爷觉得如何”  

“十文”秦爷蹙了蹙眉,“市面上最贵的老豆腐也才卖四五文,你这是不是太狮子大开口了”  

俞婉自信满满地说道“市面上的豆腐怎么能与我卖的豆腐比就凭我这是独家生意,就绝对值得起这个价,何况秦爷这般有格调的人,醉仙居做的必然也是大生意,十文钱的臭豆腐买进来,转手能以一两银子的价卖出去,又何必在意这点进货价呢”  

“你这丫头”秦爷莫名气笑了,他是做生意的,又不是打劫的,哪儿能把十文钱的东西卖出一百倍的价钱去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丫头是个比他还强硬的,宁可不卖,也必须按照她的价钱来。  

秦爷权衡了一番利弊,没拒绝,也没着急答应。  

俞婉看了他一眼道“秦爷莫非还有什么顾虑”  

秦爷摸下巴。  

俞婉顿了顿,问道“是关于给我大伯正名的事秦爷打算用什么法子”  

秦爷就道“你可听说过三年一届的厨神大比”  

俞婉摇头,她来没多久,听过的最多的消息就是来自白玉楼,然而崔掌柜与白小姐都从未提过任何有关大比的事。  

其实也不怪二人不提,而是这样的大比,白玉楼连观战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参加了。  

秦爷笑着看向俞婉道“还有半月便是大比的日子,据我所知,往年大比的魁首都出自天香楼,若是这次换成你大伯,你觉得如何”  

这话说的轻巧,仿佛大伯只要去了就能胜出似的,俞婉明白,秦爷这是在诱惑他们参与大比呢,话说回来,秦爷还真是一只老狐狸呀,大伯要参与大比,八成要用醉仙居的名义,而若是能把天香楼比下去了,醉仙居也一炮而红,这简直是完美的宣传。  

俞婉淡淡地说道“秦爷,你是为了你的醉仙居吧”  

秦爷大方承认道“天下熙攘,皆为利往,我为醉仙居,你为你大伯,咱俩各取所需,并不相冲啊。”  

俞婉就道“话是如此,可你一开始不说,循循善诱了半晌才把葫芦里的药卖出来,我这心里不大舒坦,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哈哈”秦爷忍不住笑了,“是秦某的过错不该把用在商海的那一套用在俞姑娘的身上,多年习惯一时改不掉,还望俞姑娘海涵。”  

说罢,他双手抱拳,朝俞婉拱了拱手。  

他能自称一声秦某,又大方承认自己的错,倒是比死鸭子嘴硬的好上许多。  

俞婉顿了顿,直言说“我不喜欢别人套路我,生意的事不变,大比的事再说吧。”  

秦爷微微一愣“俞姑娘”  

俞婉站起身“我还有事,就不陪秦爷了。”  

“哎”秦爷没料到这小姑娘说翻脸就翻脸,正要开口挽留,大伯与大伯母进屋了。  

大伯母介绍道“那位就是秦爷。”  

秦爷转过头来,杵着拐杖,不良不行,想来就是那位俞大厨了吧秦爷上前打了招呼,一番寒暄后,秦爷将大比的事说了“希望俞大厨”  

大伯扬起下巴道“我家阿婉不是说再说吗那就再说吧”  

言罢,十分不给面子地走掉了满面黑线的秦爷“”  

屋内,俞峰拉着俞婉小声说“真不答应啊我觉得秦爷说的没错,那确实是为我爹正名的好机会,而且是唯一的机会。”  

俞婉神秘一笑道“何尝又不是醉仙居唯一的机会”  

秦爷不是说了吗厨神大比三年一次,错过这次扬名立万的机会,那就得再等上三年了,虽说别的手段也能逐渐把酒楼的名声打出去,但哪有大比来得迅猛“大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