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要地震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池锦龄沉沉睡去,陆封安抱着怀中绵软的一团,心下安宁。  

这孩子,只怕是感觉到了什么。  

如今不止边境不安,连京城也爆发了好几起伤人事件。  

好似空气一下子都变得让人暴躁起来。  

寻常夏季事情也要多一些,但不如今年。  

而且这几日他日日噩梦,只怕是上天示警,他毕竟是皇帝。  

身系全国百姓。  

“你这孩子倒是磨你娘亲。将你娘都累坏了。今儿便跟着父亲吧。”说完便抱着孩子出了门。  

这会御书房众人还等着他呢。  

他是以尿遁偷偷回来的。  

至于出去的久了一点,大不了便秘罢了。  

只要他的龄儿好好的,啥都不叫事儿。  

陆封安抱着胖乎乎的孩子去了御书房,几个大臣依然吵得面红耳赤。  

一群人针对攻不攻打大禹争执不休。  

十王派主张不攻打,说是两国几百年来从未交战,大禹国国君一直与我朝交好。甚至娘娘还是圣女,贸然开火必定是伤及感情的。  

另一派倒是主张攻打大禹。  

大禹如今挑衅多达三次以上,将大乾脸面按在地上打,如今陛下初登基,若是不能维护百姓,只怕军心不稳。  

况且那大禹如今越发嚣张,不灭灭他们的气焰,边境不少人都看不过去了。  

陆封安也知道十王为何反对。  

边境是他的封地,当年将兵权交给他,他的人都在那里。  

若是开了战,可不就首当其冲么。  

而且那兵权,到时候自然也有法子交出来了。  

十王这几日都能瞧见嘴角的泡了。  

只怕是日夜不思,睡也睡不好,着急上火的。  

陆封安这几日凉茶都喝了好几碗。  

“各位大臣先喝口茶吧,从上朝吵到下朝,再从下朝来了御书房吵到此刻,你们也不歇歇嘴的。”  

“来人啊,给众位大臣倒些凉茶。”陆封安手一挥,宫女便进来上茶了。  

这些天热,茶水都是冰镇的。  

这些大臣面红耳赤,只怕也上了火。  

“殿下怎么来了?”大臣瞧见他怀里抱个孩子,这会孩子已经睡了,睁着黝黑的眸子到处看。  

“就这么一个孩子,先来熟悉熟悉地方,将来懂事早,朕也好退休了。”陆封安道,心里却想的真的。  

心里还计划着五岁六岁七岁啥时候让他接任。  

十王烦躁的很,他这些年只有乔子怀一个孩子。  

但如今府上却不合,别说抱孙子了,乔子怀甚至半个月都不回房一趟。他这坐爹的都不好干涉。  

那殿前大学士与他闹了好几次,只怕都要恼羞成怒了。  

众人没说说什么,只不停的商量国事。  

“如今天气越发闷热,甚至民众有些不安,先不论攻不攻打大禹之事,只怕要先预防一些天灾啊。”  

倒是有个老臣叹了口气。  

“水里的鱼死了好多,鸡鸭不安,猪狗不宁,只怕大禹那边屡次攻城,也是因着百姓心思不安啊。”  

小殿下突然挣扎着趴在了桌子上。  

陆封安拿他没办法,便让他立了起来。  

现在四五个月,偶尔也能立一会了。  

“狼子野心,还要什么理由。”  

十王冷斥一声。  

“狼子野心,那王爷为何不让反击?”  

十王顿时又没声了。  

反击他没理由,但前提是别问他要兵权。  

但那里是边境,自己不给兵权,自己又远在千里之外,他哪里有什么立场不给?  

心里只恨那大禹国君不讲信用。  

说好的助自己夺帝后便割城相送,只怕是从新帝登基便不相信自己了。  

如今圣女更落到了皇后身上,那大禹只怕更气了。  

“有些事不得不防,咱们娘娘是圣女,说不得知道什么呢?”  

“什么天灾,什么地洞山摇什么干旱水涝有个数也好啊。”那大臣说着说着,太子殿下突然哇的哭出了声。  

“哇哇哇…”哭的肝肠寸断,眼泪大滴大滴往下落,陆封安就那么扶着他的背,他一个人坐那像个小大人似的,哇哇哭出了声。  

伤心欲绝。  

“不哭不哭,父皇抱着,父皇抱着。你可是吓着了?”陆封安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抱在怀里。  

谁知孩子不让他抱,就那么看着说话的大臣,伤心坏了。  

老大臣脑子里灵光一现“您说天灾?”  

他就是脑子一抽问出了口。  

朝着半岁的小殿下问出了口。  

那小殿下谁知竟然真的哭的越发厉害。  

那老大臣惊奇不已“可是干旱?”孩子没反应。  

“可是洪涝灾害?”孩子抽噎着没反应。  

“可是泥石流?山崩地裂?”孩子脸色微微一动。  

那老臣打了个哆嗦,心下颤抖。  

“难不成是地动山摇?”问出口的话声音都颤巍巍的,地动山摇那可是最大的危险,连躲都没地儿躲。  

此话一出口,太子殿下又哭了,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都快抽过去了。  

那几个争执不休的大臣早已吓懵了,陆封安抱着孩子夺门而出,哄孩子去了。  

几个大臣却是打着哆嗦。  

“问他干旱,他不哭。问他洪涝,他不哭,问他泥石流,他不哭,问他地动山摇,他为何哭了?是凑巧的吧?”大臣声音抖了抖,这也太巧了。  

这要是成了真,这得死多少人?  

十王嗤之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