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鸡飞蛋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氏似乎一时被她那股狠劲儿所震慑,迟迟没反应过来。  

池老爷正觉得对朱氏有些心软,哪里容得下她如此嚣张。  

“你给我滚出去!真是不识好人心,你母亲自你进门以来,哪里亏欠你半分了。你竟如此不分尊卑,当真是太宠着你了!让你分不清好坏!”  

池锦龄几乎快被他气乐了,还宠呢,你这宠都快要了人母女性命了。  

“她还欠着我娘一条命呢!”池锦龄凉悠悠道。  

“你娘难产而死,就算欠,那也是你弟弟欠你娘一条命!”池老爷气得脸色发红,他最是听不得人家说他辜负发妻,此时更是口不择言。  

院门外,疯了一般冲进来的池明扬脚步一滞。  

耳边那句话仿佛惊雷一般炸开。  

“你弟弟欠你娘一条命!”亲爹说出口的话,不住地在他耳边盘旋。池明扬浑身血色迅速消退,白的骇人。  

池锦龄瞧见他冲进来,眉头狠狠皱着,便猜他必定是听到自己要被逐出家门,匆匆从书院跑出来的。  

“我弟弟?当真是我弟弟?若不是你日日夜夜灌输我娘害了这个贱人的孩子,我娘会痛不欲生,整个孕期吃不下睡不着,身子日渐消瘦,她会难产而死?”池锦龄眼神冷冰冰的,这仇,她是必定要报的!  

“若不是你娘心肠歹毒,连未出世的孩子都害,她何苦落到如此境地?”池老爷上前揽住朱氏,眼神扫了眼唯一的儿子。  

儿子是他的,不会跑。  

池锦龄轻笑一声。  

“怕只怕啊,有些人想害人,结果自食其果了。你说是不是大姐姐?”池锦龄转头,看向院外正款款而来的池娉袅。  

池娉袅袖子下的手微微一紧,心脏轻轻一缩。  

“我不知道二妹妹你在说什么。我娘失去孩子,她已经很痛苦了。只希望二妹妹,能出淤泥而不染,莫要学了那些肮脏手段。”池娉袅并不看她。  

当年,她其实正躲在那个房里的。  

连朱氏都不曾知晓。  

那时,母亲对初上京的池锦龄母女极其忌惮。恨得牙根直痒,夜晚翻来覆去都无法入眠。  

后来,母亲从朱家带来的嬷嬷给她出了个主意。  

池娉袅微微叹息一声:“二妹妹何苦要逼爹娘到如此地步,父亲,心中是有你的。”池娉袅想起前几日她遇见自己雨夜回来,心中便有些不舒坦。  

她也不知道池锦龄到底猜到没有,但无论如何,放在眼皮子底下要安全的多。  

“二姐,你要走,我跟你一起走!”池明扬上前拉住池锦龄的衣角。  

池老爷眼眸瞬间一缩,周身气息都沉了好几分。  

池锦龄走不走,他向来不在意,唯一的在意便是会不会坏自己名声。  

但唯一的儿子,却是不能走的。那是池家唯一的独苗了。  

朱氏面上也有些不好看,朝着池明扬瞥去那一眼,当真是凉到了骨子里。  

贱人生的,永远都是贱人生的。养不亲的!  

“要滚就滚,我池家没了你们,还转不了了!”池老爷似乎也被激出了几分火气。  

“来人,将小少爷关起来!”护院当即便上前,要将池明扬拉开。  

“不,不。二姐,二姐,我要跟你一起走。弟弟想跟你一起走。”池明扬紧紧攥住她的裙角,一双小手都勒红了。  

“母亲不要我,你也不要我吗?”池明扬眼泪挂在眼角,仿佛只要她摇头,立马就能落下来。  

酥柔站在身后急的抹眼泪。  

好在卫清晏功夫了得,直直挡在二人跟前,才堪堪将池明扬留下。  

“反了天了,反了天了!”池老爷脸都气变色了。  

“你给我滚过来!你跟着她有什么好下场!身无分文,你连书院都进不了。将来,跟你那泥腿子娘一般去地里种庄稼吗!离了池家,你们什么都不是!”池老爷浑身阴沉。  

池娉袅看了眼母亲,朱氏心中一跳。  

“老爷,孩子叛逆,莫要气坏了身子。她们出去又能撑得住多久?身无分文寸步难行,总要吃到苦头才知晓厉害。”朱氏语气带了几分软和。  

“扬哥儿自幼被我们宠坏了,这孩子啊,现在都分不清谁对他好了。”  

“这要是出去吃了苦头,才知道真正亲的是谁,谁为他更好。”朱氏苦口婆心,也不说要池明扬一块出去,但语气却是透着他出去受了苦就会回家的意思来。  

池老爷有几分意动。  

到时候将人赶出去,他再派人偷偷看着。等他吃够了苦头,总会跪在面前认错的。  

他丝毫不觉得,这俩姐弟在京城能掀出什么浪花来。  

他当初那么大年纪,在京城都寸步难行。  

池老爷也不将池明扬逐出族谱,他本身也没打算将池明扬逐出去。不过是想要给他个教训罢了。  

“我看你们能在京城待几天,要滚就滚!这府里什么东西都不许她们带!既然不靠池家,那就什么也别靠!”池老爷就等着她们熬不下去。  

池锦龄紧紧牵着池明扬的手,饶是她自己都没想到,居然这般顺利就将弟弟带走了。  

不过想想,池老爷那自大的性格,又有朱氏在一旁煽风点火。现在还有池娉袅押注,倒是不难想象了。  

估计,就等着池娉袅进宫后,带着池家加官进爵。然后让她们姐弟后悔呢。  

池家众人冷眼看着,看着池二姑娘淡定的将府中所有东西一应扔下。  

只带了自己的梳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