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逃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来之时,星岚还一直在忧虑,怕这些变异狮子不讲“诚信”。  

但结果证明他想多了,狮群一出世,雄狮就抬头看向远方,那个方向正是魔族大军和星辰灭魔军团交战之地。  

而后,它把幼狮弄到自己的背上,让幼狮钻进它的毛发之下。  

星岚见状,大声说道:“你们帮我击退魔族,我帮你们保护小狮子吧!”说着,星岚在地上放了一个四阶的囚天牢笼,道:“看,我这个技能一定可以保护好它的!”  

囚天牢笼技能被无限神权魔改之后,和之前困住狮群的囚天牢笼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星岚释放的囚天牢笼是不具有生命的。  

所以,倒也不怕狮群将这个技能误会成之前困住它们全家的东西。  

雄狮看了看星岚弄出来的能量罩,将星岚推开,然后巨大的爪子猛地一拍,只见囚天牢笼上出现了裂痕,再一拍,裂痕变多,拍了三次之后,四阶的囚天牢笼被拍散。  

星岚猜测,它这是在测试囚天牢笼,太弱了起不到保护作用,而太强它打不开的话,估计也不会同意。  

还好星岚只是放了个四阶的囚天牢笼,安全性高,却又不会让它怀疑。  

果然,囚天牢笼被拍散之后,一道能量从雄狮身上散出,里面裹挟着一道信息:上来。  

上哪?  

星岚还在疑惑,就看到雄狮如巨大树冠般的尾巴伸到了他的面前。  

刚才雄狮就是用这个方式将幼狮弄到身上的,  

它所谓的“上来”,竟然是让星岚的上它的背!  

虽然内心十分忐忑,但星岚还是咬牙上到了它的背上,和幼狮一样,钻进它的毛发之中。  

如果说雄狮和四只母狮子对星岚是不敌视的话,那幼狮对星岚就是极具好感了。  

呃,用一句网络用语来形容它就是: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这幼狮这么“小”,是真正的宝宝。  

它的玩性极大,之前又被关在地下那暗无天日的地方不知多长时间,早就憋坏了,如今一出来,对拥有妖神血脉的星岚自然十分亲昵,完全把他当成了玩伴,绕着他跳来跳去,时不时还要用脑袋拱他,弄得他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雄狮出发之后,巨大的动静让它不得不抓紧它老爸的毛,这才安分下来。  

雄狮背上,星岚也紧紧地抱着雄狮的毛,生怕被甩出去。  

星辰灭魔军团和魔族大军的大战,从一开始就完全是魔族大军单方面的碾压!  

尤其是三只三阶和数百只二阶魔族,全都是纵横一方的存在,根本没有人能对它们造成威胁。  

战斗至此已经打了半个多小时,人们击杀的二阶魔族屈指可数,而二阶以上魔族造成的人类伤亡,却难以计量!  

军团节节败退,无数人在魔族的强大攻势下身亡,化为了一道道白光,消失在战场之上。  

死亡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十多万的星辰灭魔军团,打到现在已经折损了近一半,虽然被击杀的魔族数量同样不少,但即使是一命换一命,魔族也占着绝对的数量优势!  

这场本就艰难万分的会战打到现在,胜负已明。  

蓝星,夏帝国战争实况被帝国中心卫视以文字形式全程直播。  

知道战况之后,全帝国人的情绪都陷入了一片低迷。  

所有人都清楚一个事实:败了。  

两个主持人和几个战局分析专家之前还一直在认真地分析战场局势,但到了现在,他们也全都沉默了下来。  

而司天论坛,妖神的账号下更是受到了海量的言论轰炸。  

之前他问狮子是不是猫科时,他动态下的评论区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怒斥之声,  

后来,当有人的证实了战争开始之后,他并不在星辰灭魔军团之中。  

此消息一出,顿时点燃了很多人的情绪。  

理智的人分析他是521城的人,一旦在战争中死亡两次以上,就会真的死亡,因此,害怕是常理。  

但更多的人则是“+1”了两个字:逃兵这个分量极重的词汇几乎占领了整个评论区。  

什么“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行你上啊”、“没脑子”、“希望有反转”等评论,刚一发出,就淹没在了“逃兵”二字形成的汪洋之中。  

又一会后,战场上传来新的消息:  

星辰灭魔军团名誉副军团长陈静瑜下令,所有521城的军团成员全部撤离,其他城市传送而来的人拖住魔族。  

这一道命令的发出,其实就是正式承认了失败。  

而陈静瑜这一道命令之后,很多国内外媒体全都将“人类首战失败”推上了新闻头条。  

这些新闻内容之中,基本都是在惋惜,并对陈静瑜和十多万的军团成员进行了高度赞扬。  

但也有不少媒体含沙射影地表示“逃兵可耻”。  

亡星1洲,521城南陈静瑜已经从前线退了下来。  

事已不可为,她的起源之地在更南方,那里如今是变异兽和魔族的主战场,所以她一但死亡就会被复活在主战场内,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  

她现在必须要赶紧逃离此地。  

和她一样情况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甚至还没等她正式下令,就已经提前撤离了。  

战场上,军团的人数越来越少,和魔族大军的数量差距也越来越大,局势已不可逆。  

陈静瑜在别墅之中等待了一小会,很多星辰公会的正式成员,包括张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