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她是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次见到画屏,是她受封为蜀王妃的第二日。  

这一日,是陆子衿、崔久启程出使康居的日子。  

池棠再忙,也是要去送别自家先生的。  

城门外送别的人很多,没想到画屏也在其中。  

她跟在杜娘子身边,一如既往的温柔沉默。  

所以是跟着杜家人来送别陆先生?  

池棠心里虽然存疑,但她与画屏隔得较远,也只多看了一眼,仍旧将注意力放回陆子衿身上。  

送别陆子衿的人很多。  

除了交好的几家,还有不少现在和以前的国子监学生,磊磊落落站了好几列,一阵风吹过,青衫飘逸,拂起的角度整齐划一,把路过的和围观的都看呆了。  

送别崔久的人也很多。  

尤其崔氏子弟多貌美,站成一团比国子监学生更引人注目。  

甚至康玉娘身边也很热闹——  

“没想到你居然是个公主,那你的舞技已经很厉害了,像我这样是从小到大什么也不干专心练出来的,你们公主肯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媚娘会主动要求来送康玉娘,别说池棠意外,康玉娘自己也很意外。  

毕竟媚娘每次见她都充满敌意。  

但这会儿突然态度温柔友好,康玉娘也软和了下来:“我就是个落魄的公主,不是说在京城落魄,是以前在康居的时候也落魄,也没那么多东西要学,就喜欢胡旋舞…”  

两人莫名相谈甚欢了一会儿。  

然后就吵起来了。  

“不是我针对你一个人,我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异族舞在中原舞面前都是垃圾!”媚娘虽然生得柔弱,吵起架来可一点都不弱。  

康玉娘身段高挑,自然也不会输阵:“宫里的贵人们也喜欢我们康居的胡旋舞,你敢说不好!”  

“哼!”媚娘岂肯相让,“那算什么?太子妃还学过我的舞呢!”  

突然被点名的池棠差点呛到自己。  

康玉娘也不甘示弱:“太子妃也学过我的胡旋舞!”  

池棠忍不住重重咳了一声,板起脸道:“你们两个注意一下场合好吗?”  

那两个这才乖乖压低声音、放软姿态重新争执。  

不管怎么样,热热闹闹的送别场面冲散了不少离愁别绪。  

池棠不由想起已经离京的颜殊和颜松筠。  

颜殊因为身负流言,走得悄无声息,连个送的人也没有,但好歹池棠还是知道的。  

颜松筠就走得神鬼莫测了。  

反正当池棠问起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据父亲大人说是贬官外放,可贬官外放也不用走得这么偷偷摸摸吧?连哪天走的都不知道。  

池棠心里正嘀咕着,突然被哭声打断。  

“你一个姑娘…太辛苦…我没有照顾好你…”陆大夫人正抓着陆子衿的手哭得不能自已。  

陆子衿对这种送别的场面似乎没什么感觉,一直都是别人排着队上来同她依依惜别,她只负责微笑点头附和,就是对着池棠也一句交代都没有。  

此时对着企图与她抱头痛哭的陆大夫人,陆子衿的神色就有些尴尬。  

她目光转了一圈,朝池棠使了个眼色。  

池棠僵了一僵。  

她也不太会安慰人啊!  

但是先生有难,弟子岂能袖手?  

池棠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脑中琢磨着除了“别哭了”之外还能说点什么。  

这时,身后突然一阵骚乱,陆大夫人便主动停了泪转头去看究竟。  

池棠松了一口气,抱着感激的心情回头,看看是谁来得这么及时。  

这一看,唇角便不由自主扬了起来。  

城门大开,进出的百姓都被拦在了两侧,禁军持兵分立两侧,为出城的贵人清出道来。  

池棠回头时,马上的紫衫青年正略提缰绳放缓速度,因着这个动作,他的身子微微后仰,似风拂秀竹,清逸洒然,又似弓弦徐张,劲力内隐。  

待转眸寻来,瑞凤眼精致绮丽,而眸光如雪如月,孤高清冷。  

周围喧嚣乍停,骏马过处,纷纷下拜。  

池棠仰着脸看他,等他找到自己时,忍不住冲他笑弯了眸,心中又欢喜又骄傲。  

这是她家的太子殿下呢!  

殿下也要来送行,怎么没事先告诉她呢?难道要给她一个惊喜?  

正喜滋滋想着,太子殿下已经下马到了她跟前。  

他抬手碰了碰她的肩,眸光乍软,好似要将她拥入怀。  

池棠红了红脸,又努力端正脸色。  

大庭广众的,这样不太好吧?  

好在太子殿下也只是微微一笑,便转过脸同陆先生说话了。  

“殿下怎么来了?”池棠听到陆子衿这么问,微微一怔。  

殿下不是说好要来的?  

“正好得空,便来送送先生及诸卿。”太子殿下道。  

原来如此!  

哎,殿下太忙了,总是赶来赶去…  

但赶上了这一趟,也只是说了两句不痛不痒的话,就送使团离开了。  

感觉还挺奇怪的。  

池棠拉了拉太子殿下的袖角,小声问道:“殿下是不是要回宫了?”  

他低头看她,正要开口,旁边却有人轻柔唤道:“太子殿下?”语气仿佛有些意外。  

池棠不自觉蹙了蹙眉,转头一看,却是一名陌生的女子。  

女子二十岁上下,缕金春衫,青丝堆鸦,额间缀了一颗莹润的珍珠,明艳动人。  

她朝着李俨盈盈一拜,笑容透着几分亲近:“未料今日竟能遇见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