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献艺庆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闹出来的…  

正思忖着,却见他家小姑娘蹦蹦跳跳迎上去,将琵琶从媚娘手里接了过来,转过身冲他狡黠一笑,道:“我新学了琵琶,为爹爹献曲庆功!”  

女孩儿笑得双眸弯弯,满脸都写着“没想到吧”。  

池长庭真的没想到,错愕了片刻,哈哈大笑:“好!好!”  

池棠见他反应这么大,有点不好意思:“我真的是新学的,而且只学了一曲,所以只能弹给爹爹一个人听…”  

要是庆功宴在府里的话,她还能勉强当众弹一弹。  

可当着三万多人…  

还是算了吧!  

“爹爹一个人听就够了!不给别人听!”池长庭乐得合不拢嘴。  

别人是什么东西?别人配听他的乖女儿弹琵琶吗?  

池棠嘻嘻一笑,抱着琵琶去左侧席上跪坐好,调整了下姿势。  

正要拨弦,又觉得不太确定,忙低头看了一眼手指的位置。  

放好手指后,心虚地觑了父亲一眼,见他笑吟吟看着自己,不由脸上一红。  

她还是练得不太熟,好在只是给爹爹听,让外人听了就要笑话了。  

指动,音起。  

池长庭意外地挑了挑眉。  

娇柔女儿,纤细指下,弹拨出的却是铿锵雄壮的曲调。  

鼓声频催,战斗伊始。  

是《将军令》!  

军曲的气势不是一般人能演得出的,池棠当然没这本事。  

别说气势,就是指法也不甚娴熟。  

但是她很努力作出严肃的表情,弹拨时也格外卖力,看在池长庭眼里,便如幼童学成人言行,笨拙却可爱极了。  

多乖的孩子!  

多孝顺的孩子!  

多有心的孩子!  

这么会挑曲子,还学得这么用心!  

弹到现在,也就只弹错了十三个音!  

池长庭甚至感动得眼眶发热。  

正想借低头饮茶的机会平缓一下激动的情绪,目光刚从女儿身上挪开,不经意掠过门外,陡然凝固。  

旋即脸色一沉。  

脸色刚刚沉下,就听到池棠又弹错了一个音。  

瞥见她心虚看向自己,池长庭忙将脸色整了整,装作若无其事模样,好似既没听到她弹错,也没看到外面偷听的人——  

混账!  

竟敢偷听阿棠弹琵琶!  

池长庭借着饮茶的功夫,目光如箭,冷飕飕朝门外射去。  

庭院门口站着的,正是武威郡王世子郭雍。  

看上去像是偶然路过,被琵琶音吸引而停驻。  

但门口自有侍卫侍女,肯定有人告诉他里面是谁弹奏,知道了还赖着不走是什么意思?  

池长庭趁着女儿不注意,又连使好几个眼色。  

然而郭雍无动于衷。  

装什么装!  

这要是个技艺高超的在弹琵琶,还能用沉醉其中来解释,可他家姑娘弹得怎么样他自己不知道吗?  

鬼知道姓郭的在沉醉什么!  

他不是又找到一个救命恩人了?还来缠着阿棠做什么?  

哎,谁叫他女儿这么可爱,都被太子定下了,还有人思慕。  

一家有女百家求啊,阿棠定得太早了些…  

池长庭感慨地摇了摇头,心中从恼怒渐渐转为飘飘然。  

“我弹得有那么差吗?”忽然听到女儿语声娇娇不满。  

池长庭这才发现她已经曲终了,忙描补道:“没有没有!弹得很好!”  

池棠狐疑地看着他:“爹爹是不是根本没认真听?”  

“怎么会?我听得非常投入!”池长庭打死也不可能承认他走神了。  

“认真听了怎么说得出很好?”池棠很有自知之明。  

池长庭轻咳两声,道:“好不好要看跟谁比,你初学琵琶,就能弹出《将军令》气势之五六、呃…三四分…一二分也已经很了不起了!爹爹觉得真的不错!”  

她这种软绵绵的小姑娘,怎么弹得出沙场点兵的气势?  

池长庭是真心觉得够了。  

池棠撇了撇嘴,抱着琵琶起身,轻哼道:“都怪爹爹得胜太快,我还没来得及练熟!”  

“怪我!怪我!”池长庭连声附和。  

“我回去再练练,下回再弹给爹爹听!”  

“好!好!”池长庭笑呵呵点头。  

目光往外一瞥,郭雍却已经走了。  

嘱咐了一通“好好吃饭”、“乖乖午睡”之后,池长庭笑容满面地往前衙办公去了。  

池棠见父亲听了琵琶高兴,心里那点弹错二十几处音的懊恼也就抛开了。  

爹爹又不会嫌弃她弹得不好,反正也没别人听到——  

“你那一曲《将军令》弹得也太差劲了吧?!”身后突然响起懒洋洋的一声。  

池棠顿时惊跳转身:“你听到了?”  

“是啊!”郭雍抱臂靠在回廊柱上,神色似笑非笑,“我就随便一听,啧啧啧…”摇头,“错漏百出啊!”  

池棠瞪圆了眼:“你、你怎么偷听!”  

“我怎么偷听?”郭雍扬眉道,“我就是偶然路过听到而已,才听了一小段,就错了至少十来个音,你这是跟谁学的?”  

池棠板着脸道:“跟你妹学的!”  

媚娘也会琵琶,但她会的都是些软绵绵的曲子,倒是没料到郭凉也是会的。  

郭雍愣了愣,随即嗤笑:“她是上过战场的,弹《将军令》自有沙场血气,你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弹什么《将军令》,一点杀气都没有!”  

池棠皱眉看他。  

郭雍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