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别吵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殿下没什么事就回去吧,我还很忙!”  

池棠腻歪了一会儿,突然想起还有八遍《论语》没抄,瞬间没了闲情逸致。  

她一脸沉重地将太子殿下推开,铺纸择笔,正要抄书,却发现墨都干了,只好又添水磨墨。  

“真的不要孤帮你说情?”太子殿下拿过她手里的墨条,一边磨墨,一边问道。  

“不要!”池棠严正拒绝,“先生布置的功课,哭着也要做完!我虽然不需要考状元,可是我爹、我先生,还有——”突然娇娇地瞥了他一眼,“还有太子殿下,都是很有学问的人,我不能连《论语》都背不出来,太给你们丢人了!”  

太子殿下似乎有些感动,声音都柔软了几分:“你负责背,孤帮你抄。”  

池棠愕然抬头:“这怎么帮?字迹不一样啊!”  

他将纸挪到自己面前,拿走她手里的笔,一边蘸墨,一边道:“孤可以模仿你的字迹,先生不会细看——”  

“那怎么行!”池棠一把抢回笔,义正词严道,“怎么可以欺瞒师长!殿下跟谁学坏的!”  

太子殿下不但不思悔改,还笑着捏了捏她的脸。  

池棠更生气了:“说正事呢!严肃点!”  

他又搂住她,在她脸上亲了一下,道:“你说,孤听着。”  

这哪是说正事的态度?  

池棠也懒得说了,将他一推,顾自提笔蘸墨,道:“殿下没事就回宫吧,别妨碍我抄书!”  

他“嗯”了一声,松开手臂,仍旧站在一旁:“孤看着你做功课。”  

池棠轻哼道:“殿下是看我爹不在偷偷进的内院吧?等会儿我爹回来——”  

“二郎回来了!”门外侍女喊道。  

池棠一惊,笔掉在了桌上。  

李俨捡起笔放回她手里,整了整衣衫,就见池长庭一阵风闯了进来。  

身上官服鱼袋未卸,看样子是一到家就直接过来了。  

皇帝抱病期间,各衙门还是照旧处理京城送来的公文。  

池长庭更忙一些,因为他身兼两职,除了领礼部事务外,目前更重要的是领禁军戍卫行宫,因此每日都很忙碌,忙到池棠昨天一整天都没见到他。  

一回家就往内院来,显然是知道他不在家的时候进来了什么心思叵测的人。  

他进来时脸色就不太好,目光一扫,更是面沉似水:“你们在干什么?”  

池棠忙举起笔:“抄书!”  

池长庭看向李俨,冷冷一笑:“殿下来帮小女抄书?”  

李俨点头:“孤有此意,阿棠拒绝了。”  

池长庭噎了一下,冷笑道:“殿下可真是悠闲,莫非宫里已经万事皆安?”  

李俨眸光微微一闪,看着池长庭。  

池长庭收起怒色,朝外打了个手势,很快,外面安静了下来。  

气氛陡然一变。  

池棠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脸惊愕。  

这是要在她屋里密谈?  

“是那个明镜?”池长庭蹙眉问道。  

李俨点了点头,道:“是那个明镜。”  

“是哪个明镜?”池棠忍不住问道。  

既然在她屋里谈,就不要打哑谜啊!  

李俨解释道:“是赵王荐给陛下的一名道人,道号明镜,陛下头疾难忍,御医束手无策,明镜道人向陛下献了丹药。”  

“七月初的时候,这个明镜就与秦归有了往来。”池长庭补充了一句。  

池棠一听到秦归就背脊发凉,忙问:“他治好了陛下?”  

李俨点头:“陛下昨日服了明镜道人的丹药,至今日午时未曾再犯头疾。”  

“这个明镜道人医术比御医还高?比商大夫还高?”池棠惊叹道。  

李俨眸色微沉,道:“不知。”  

“那丹药都是些什么药材?”池长庭问道。  

“御医只辨出几种寻常药材,明镜自称添了昆仑仙草炼制。”李俨淡淡道。  

池长庭嗤笑了一声:“昆仑仙草?哄谁呢?”  

李俨警告地看了他一眼,池长庭这才咽下了更多的嘲讽。  

哄谁?不就是哄皇帝吗?  

“商陆怎么说?”池长庭问道。  

李俨摇头:“商陆没看到丹药,只猜测可能添了延胡索一类的药物,加重了分量才止住头疾。”  

延胡索可以止痛,只是分量颇有讲究。  

池长庭笑了笑,道:“既然试药的人没问题,陛下用了也觉得好,可能那道人确实通医术,只是比御医用药更大胆一些。”  

池棠忍不住道:“可是他跟秦归往来!”  

池长庭睨了她一眼,道:“是有几次看到他和秦归在一起,你不也有几次跟秦归在一起?”  

池棠忿忿。  

听听这是什么话?难道爹爹还怀疑她跟秦归是同伙?  

李俨看了池长庭一眼,淡淡道:“明镜献药,赵王亲自试药,池公以为隔岸观火就能万无一失?”  

池长庭挑眉道:“这种小伎俩殿下怕什么?任他作小人谄媚状,朝臣理他么?殿下只管抓牢国事就高枕无忧了!”  

李俨皱眉:“陛下龙体不容有失!”  

池长庭“呵呵”一笑,道:“陛下有赵王试药,又有殿下侍疾,不是都好了?”  

李俨看着他不再说话,脸色却沉了下来。  

池长庭笑了笑,也不说话。  

气氛一时紧绷。  

池棠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弱弱道:“你们好好说话,别吵架啊…”  

两人不约而同看了她一眼,神色俱是一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