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青衣掉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青衣抬眸对上她的眼睛,沉默了一小会儿,答道:“我不能说。”  

池棠震惊得张大了嘴。  

这哪是不能说啊,这根本就是承认了!  

“你、你、你真的是——”池棠陡然压低声音,“真的是太子殿下的人?”  

青衣给了她一个仅供意会的眼神,没有开口。  

主子没有吩咐过,她是不会自暴身份的。  

是池小姑娘自己猜到的。  

池棠虽然是自己先有了大胆的猜测,但在猜测被证实后,还是觉得很惊吓。  

发了好久的呆,才想起又问道:“那…是大姐姐派你来我身边,还是太子殿下派你来的?”  

这个问题太难了。  

青衣很想回答“是严侍卫派我来的”,但挣扎许久,还是选择了沉默。  

沉默,落在池棠眼里,就是不能说,不能说,就意味着跟太子殿下有关——  

青青青青衣居居居然是太太太子殿下派来保护她的????  

池棠的脸色“唰”的一红,又由红转白,战战兢兢问道:“青衣…上次我拿太子殿下赏赐的东西去当的事…你没出卖我吧?”  

青衣垂眸不语,面露愧色。  

池长庭在宫门外等了两个多时辰,连上车歇息都不敢,就怕不能第一眼看到女儿出来。  

眼看到了午时,还不见池棠身影,终于按捺不住了。  

抬手招来展遇,低声吩咐:“你去东宫——”一顿,视线内出现了熟悉的身影,“不用去了!”欣喜大步迎上。  

走近了,才发现女儿脸色不太对劲,顿时心中一沉,急问道:“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一边问,一边询问地看向青衣。  

不料经过严格训练、意志坚定的东宫暗卫竟然心虚地避开了他的目光。  

池棠虚弱地摇了摇头,道:“先回家吧,我好饿…”  

池长庭松了一口气,敢情是饿的…  

然而,一上车,池棠就丢了一个让他猝不及防的问题出来:“爹爹,你知道青衣是太子殿下的人吗?”  

池长庭脑筋急转,迅速确定这是一个揭穿太子殿下多重身份的好时机,便清了清嗓子,道:“既然你已经知道了——”  

“啊——”池棠哀嚎一声,捂住了脸。  

“怎么了?”池长庭紧张问道。  

池棠欲哭无泪:“爹爹,太子殿下知道我把他赏赐的东西拿去典当的事了…”  

池长庭差点没笑出来:“你把他给你的东西拿去典当了?”  

池棠哭丧着脸道:“我没银子给朱姑娘赎身,就把太子殿下的赏赐给当了,青衣、青衣都告诉太子殿下了…”  

池长庭哈哈笑了两声,摸摸她的头,笑道:“傻姑娘,太子殿下应该早就知道了,当时没追究,现在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也不会追究了,放心吧!”  

池棠怎么放得下心:“他不追究,但是他记恨了怎么办?”  

那可是太子殿下,以后的皇帝。  

被皇帝记恨了还有活路吗?  

池长庭又忍不住笑了两声,安慰道:“怎么会?你看他像记恨的样子吗?”  

池棠也是一时绕住了,经他这么一提醒,顿时清醒过来。  

是啊!太子殿下要是记恨,也不会拜托薛筝来照顾她了——  

想起薛筝,池棠微微一怔,问道:“爹爹,我今天在宫里遇到薛郡君,她说今晚有东宫宴,我有受邀吗?”  

“有。”池长庭答道。  

池棠愣了愣,问道:“那你怎么没告诉我?”  

池长庭理直气壮:“我想着你初来乍到,去赴这种宴还是太吃力了,进宫谢恩推不掉没办法,东宫宴不去没事——”睨了她一眼,“怎么?你想去?”  

池棠忙摇头:“不想去!”  

见他欣慰点头,又嘟囔道:“就算我不想去,你也要先问过我啊!”  

池长庭连声附和:“是是是,我下次一定先问过我们池姑娘!”  

池棠点点头,又叹了一声,将刚才那一场不愉快说了一遍,忧心忡忡道:“爹爹,太子殿下让薛郡君来邀我,我不但没去,还得罪了薛郡君,会给你惹麻烦吗?”  

池长庭冷笑一声,道:“不会!你做得很好!”  

“可是青衣还打伤了薛郡君——”  

“青衣是太子的人,要你操什么心?”池长庭笑道。  

池棠哑口无言。  

突然有点期待薛筝去告状是怎么回事?  

薛筝闯入丽正殿时,李俨正在批阅奏折。  

皇帝近几年的身体露了颓状,开始有意培养太子治国,日常许多奏折都会交由东宫处理。  

想着今晚东宫有宴,李俨便抓了几个东宫属臣一起在丽正殿处理政事,免得耽误夜宴。  

所以薛筝闯得很不是时候。  

要是放在平时,薛筝是根本闯不进来的,但今天李俨特别吩咐过,倘若薛郡君来了,立即报来跟前。  

但薛筝携怒而来,连报来跟前的余地都没给。  

李俨见了她,心中一惊,二话不说挥退了殿内属臣,问道:“池姑娘呢?”  

薛筝瞪了他一眼:“人家池姑娘架子太大了,我请不动!”  

李俨皱了皱眉,池小姑娘那么乖巧的性子,怎么会有架子?  

于是问道:“你怎么欺负她了?”  

薛筝气得直跺脚:“我怎么欺负她了?我还想知道我怎么欺负她了!我不就照着你的吩咐一路护着她吗?她进了承香殿,我还巴巴在殿外等着,我做错什么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