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白衣桃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家和文家,原本是邻居——”夏辉道。  

一墙之隔,比邻而居。  

那一堵墙,连着的是她和文二郎的屋子。  

她的屋子是堆着杂物的、没有窗的小小一间,他的屋子是有书声、有墨香的读书人的房间。  

她在一墙之隔的这边,看着墙缝隙中透过来的烛光发呆,听着朗朗读书声入眠。  

有一回,她发现墙上一块砖松动了,她悄悄挪开砖,看到了隔壁的读书郎。  

读书郎也看到了她。  

他们白天也经常见面,不知为何,却都很喜欢夜里隔着一个小孔说话。  

他会从这个小孔里递来半热的米糕给她,会捧着书坐在小孔边上念给她听,甚至会放下书同她闲聊。  

她被人牙带走的那天,他恰好因病没去学堂。  

他从家里冲出来要去拉她,却被家人拖了回去。  

半大的少年朝着她哭喊:“你等着!我找周仪来救你!我和周仪一起来救你!”  

但最后,谁也没来救她。  

她被卖到岭南,又被卖去蜀中,后来辗转到了京城。  

她既笨拙又沉默,好一些的人家都不要她,不知怎么,被池长庭看中了,从此在池家留了下来。  

“姑娘知道府君和先夫人是怎么认识的吗?”夏辉突然问道,目光越过窗户落在河对岸,那对相依相偎的身影已经走进了对岸的酒楼。  

“怎么认识的?”追问的是朱弦。  

“不是乐游原踏青时偶遇的吗?”池棠听奶娘说过。  

夏辉忽然笑得温柔,摇头道:“比那次早很多——府君十岁时,便认识夫人了…”  

“那时府君还住在陈留,和夫人娘家是邻居,后来夫人娘家搬走了,离别多年后,在京城重逢,府君一眼便认出了夫人,以为夫人没认出他,便使劲手段想要夫人注意到他,夫人起初假装不识,直到乐游原踏青时,府君实在太出风头了,夫人只好顺水推舟,认识了他。”  

池棠听得目瞪口呆:“爹爹、爹爹怎么出风头的?”  

夏辉含笑道:“我也是听夫人说的,府君那日穿了一身白衣,簪了一枝桃花——”  

“噗——”朱弦没忍住,喷了池棠一身,顾不上对面池棠的手忙脚乱,不敢置信地追问,“桃、桃花?池长庭他簪桃花?”  

池棠气恼地拍着襟前茶渍,道:“簪桃花怎么了?我爹爹簪桃花可好看了!”  

朱弦眼睛瞪得更大了:“你还见过?他经常簪吗?”  

池棠动作一滞,目光黯下,摇头道:“我就见过一次,我娘临终,想看爹爹簪桃花,可那时是冬天,没有桃花,他就自己用绢纱做了一朵簪上…”  

听的人痴了,说的人也痴了。  

一时之间,各自默默无语。  

许久,夏辉的声音轻轻响起:“他穿白衣,簪桃花,执长笛,骑骏马,使出浑身解数,想让当年住在池家隔壁的小女孩知道,他还记得她…”  

而她记忆里那个少年,早就忘了她。  

“这世间,再没有比府君更可贵的男子…”  

池棠从未听过这一段,随着夏辉的声音,脑中不由自主描绘着爹爹少年时的风流倜傥模样。  

才描绘了没几笔,便觉眼角余光里闯入了一道身影,皎皎莹然,引人去看。  

这一看,池棠却吃了一惊。  

白衣?骏马?长…不是长笛,是长剑,池棠莫名松了半口气,再看也没桃花,又松了剩下半口气,不然还以为自己癔症了呢!  

但楼下街前那个白衣骏马的身影也很好看。  

白衣绣着精致的暗纹,被夕阳折射出熠熠金光,仿佛整个人都晕着华彩;马背上身姿清隽挺拔,如松如竹,好看得让池棠想丢香囊下去。  

只是…怎么看着好像有点眼熟?  

待人走近茶楼时,十分巧合地抬起头,恰好望进了池棠眼里。  

池棠只觉心头猛然一跳,下意识捏紧了自己的香囊,眼睛却似被他黏住了一样,怎么也挪不开。  

“我不行了…”朱弦突然哀嚎一声,捂着眼睛跑开。  

池棠这才收了目光,看了看朱弦离开的背影,莫名红了脸。  

再转头看窗外,他还在抬头看她,见她再次看过来,微微一笑。  

池棠倏地转开脸,“咚”的一声趴在桌上。  

她也有点不行了…  

正感觉脸上好一些了,背上不知被哪个侍女轻轻戳了一下。  

池棠抬起头,下意识侧过脸,见他朝自己走来。  

隔了三步远站定,目光温温淡淡地看着她。  

想到自己刚才的动作,池棠再次红了脸,起身草草行了个礼,语气有些别扭:“严侍卫也来喝茶吗?”  

她还记得他很欣赏周仪来着,哼!不是一路人!  

李俨微微蹙眉:“我来找你。”她到底生什么气呢?  

池棠见他脸色不好,越发警惕:“找我什么事?”  

“时辰不早了。”李俨道。  

池棠茫然看他,然后呢?  

“饿不饿?”李俨问道。  

“还、还好。”池棠小声道。  

他不会是来找她吃饭吧?  

“我知道有一家不错的酒楼。”他又说道。  

还真的是…  

这怎么能随便答应?  

池棠觑了他一眼,道:“我出门时没跟爹爹说过不回去吃饭!”  

“他知道的。”李俨回答得一点也不心虚。  

池长庭现在应该已经发现他出门了,池小姑娘再犹豫下去,可能她爹就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