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密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府守门小厮是看着傅景元和姜绾说话的,两人说话声很小,不知道聊了些什么,但他们是眼睁睁的看着大少爷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只煮熟的螃蟹。  

世子妃脸上带着,明媚如三春桃花。  

姜绾没想到她随意打趣了傅景元一句,就炸出来这么劲爆的消息。  

难怪脑门撞伤连王府都不敢回了,面子丢的着实不轻啊。  

傅景元站在那里,整个人跟木头桩没差别,他瞥向一头的石狮子,分外的想一脑袋撞上去,省的这么丢人现眼。  

傅景元尴尬的无所适从,姜绾真怕他调头骑马就跑,到时候她和王爷王妃没法交代,道,“我替你保密便是。”  

傅景元已经不想说话了,亏得他还觉得人家长欢郡主嘴不严,结果嘴上没把门的人是他。  

强忍着尴尬,傅景元朝姜绾作揖道谢。  

不知何时,清兰郡主回来了,迈步过来道,“大嫂替二哥保密什么?”  

虽然齐墨远不是王爷王妃亲生儿子,却是认了义子的。  

齐墨远比傅景元年长一点点,清兰郡主唤齐墨远为大哥,傅景元为二哥。  

傅景元不知道清兰郡主听到了多少,知道姜绾和清兰郡主关系好,祈求的看着姜绾,姜绾答应帮他保密,自然不会食言,笑道,“你二哥额头撞伤了,怕母妃担心,让我提他保密呢。”  

清兰郡主“啊”了一声,然后朝傅景元的额头看去,“二哥撞伤严不严重?”  

“已经好了,”傅景元道。  

“撞伤而已,大嫂的医术最高了,你该让大嫂给你医治啊,你几天不回府,可是把父王母妃急坏了,”清兰郡主嗔怪道。  

傅景元点头,“下次不会了。”  

这么尴尬的事,这辈子都不想再有二回了。  

清兰郡主扶着姜绾进府,然后回头看傅景元,道,“二哥,你撞到脑袋才失忆的,那这回撞脑袋想起以前的事没有?”  

姜绾都没想起来问这事,毕竟失忆对傅景元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谁想清兰郡主随口一问,傅景元轻点了下头,“以前我只觉得花园假山很熟悉,现在隐约能想起来一点儿了。”  

姜绾笑道,“这伤没白撞,比药还管用。”  

傅景元,“…。”  

几人去了天香院,清兰郡主见到王妃,就把傅景元不小心撞到脑门,结果想起了一点点小时候的事说出来,王妃高兴坏了,“能想起来就好。”  

王府失忆的人不少呢。  

傅景元和齐墨远丢失的都是年少时的记忆,姜绾失忆还不满一年,因为姜绾医术高超,连自己失忆都治不好,对傅景元能找回丢失的记忆,王妃都不敢抱期望,没想到还能有恢复的一天。  

姜绾坐在那里,金儿像是得到了启发似的,小声对姜绾道,“姑娘,也不知道大少爷是怎么撞伤的,要不您也试试?”  

姜绾,“…。”  

她侧头就看到金儿一脸期盼的样子,这丫鬟不是在开玩笑,她是真的希望她去撞一撞碰碰运气。  

可惜,她不是真的姜七姑娘,别说只是撞一下了,她就是把脑门撞傻了也找不回那些记忆啊。  

姜绾哭笑不得,那边王妃问傅景元是怎么撞的,这几天又去哪儿了,为何一点音讯都没有就玩失踪,让大家担心。  

傅景元也知道自己一言不吭就不回府不合适,所以给姜绾送了那么封信,这会儿王妃这么说,显然信的事,姜绾没告诉王妃。  

傅景元只得解释道,“我在护国寺待了几天,因为脑门受伤戴了面具,所以才没人知道我在那儿。”  

“我差人送信回府,许是没有送到。”  

原来如此。  

王妃担忧了几天的心一下子就松了,道,“回来就好,回头让你父王给你两暗卫,有暗卫护着,你就是不回府,父王和母妃也不至于太担心。”  

本来傅景元武功就不错,但有时候武功高也没用,因为还有下毒和暗杀,万一中招了,暗卫也能抵挡一阵子,或者搬救兵。  

王妃的叮嘱,傅景元一一应下。  

然后——  

王妃就吩咐李妈妈再给懿德长公主送张帖子,请她明儿来王府赏花。  

李妈妈高高兴兴就去办这事了。  

王妃问傅景元,“母妃觉得长欢郡主不错,想和懿德长公主把你们两的亲事定下,你觉得如何?”  

“你要真不愿意,母妃也不强求。”  

傅景元失踪,王妃担心他是以这样的方式抗议婚约,因为以前檀越就说过这样的话:姑母,您给我定亲之前一定一定要问过我同不同意,不然我就逃婚。  

好不容易才把儿子找回来,王妃对待傅景元,比对檀越还要小心谨慎。  

傅景元硬着头皮道,“我,我听您和父王的。”  

这是同意了。  

王妃笑容满面,“长欢郡主是母妃看着长的,母妃相信你们一定能琴瑟和谐。”  

傅景元耳根微红,起身道,“母妃,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话还没说完,人就不在屋子里了。  

清兰郡主笑道,“二哥脸皮真薄。”  

翌日,懿德长公主就来靖安王府了,来的只懿德长公主一人,长欢郡主不在。  

王妃见了道,“长欢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懿德长公主道,“原是要和我一起来的,结果不巧,临出门把脚给崴了。”  

王妃心疼长欢郡主,姜绾坐在那里,肩膀直抖。  

就冲傅景元和长欢郡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