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意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诚意伯夫人有点担心,但没有说出口,天知道太后是吃错了哪门子的药,前几日特意把老夫人叫去,要他们伯爷认安阳县主做干女儿。  

因为太后说的时候一脸严肃,老夫人都没敢问为什么,不敢拒绝,就只能应下。  

她嫁给伯爷二十年,给伯爷生了两子两女,走到哪里不招人羡慕?  

在孕育子嗣上,京都一众贵夫人中比的过她的压根就没有,有儿有女了,还被太后塞一个过来。  

有些话诚意伯夫人是不好说,怕被有心人听去,传到太后耳中,惹太后不快,祸及诚意伯府。  

以前太皇太后宠安阳县主,也没见太后高看过安阳县主一眼,如今安阳县主失了势,反倒入了太后的眼,拐着弯的给她找靠山。  

这不是脑子有坑吗?  

诚意伯夫人心底郁闷的紧。  

女儿可不是那么好认的,要是没嫁人的干女儿,还得给她准备一份陪嫁,这嫁了人,陪嫁省了,但怀了身孕,嘘寒问暖总不能少,每回去不能空着手吧,太后可都看在眼里呢。  

亲女儿有一份,就不能少干女儿一份。  

诚意伯惊马,诚意伯夫人拿意外宽慰自己,再加上诚意伯没受伤,这事没掀起波澜来。  

可接下来两天,诚意伯夫人过的那叫一个忐忑。  

先是吃饭,碗碎了。  

再是晚上睡觉,床塌了。  

再是祠堂上香,香断。  

总之,没一件事是顺心的。  

诚意伯夫人怕的,诚意伯要出府,她都拦着不让。  

诚意伯约了人,不能爽约,诚意伯夫人道,“有什么不能爽约的,派个小厮去说一声,就说我身体不适,你得留下来陪我,没人怪你,还会夸你疼媳妇呢。”  

诚意伯夫人言之凿凿,听得诚意伯抬手摸她脑门,他怀疑自家夫人病了,而且是病的不轻。  

为了不让他出门,都不惜咒自己生病,也不怕忌讳。  

还有她生病,他留下来能顶什么用,他又不是大夫,何况今儿约的是工部尚书,那可是出了名的以三妻四妾,左拥右抱为荣的主,他爽约不去,人家非但不会夸他疼媳妇,只会说他软弱,围着妇人襦裙打转。  

诚意伯执意要出府,道,“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非拦着我不让出门做什么?”  

诚意伯夫人迟疑了片刻,觉得没什么比自家老爷的性命更重要了,她道,“老爷不觉得邪门吗?”  

“什么邪门?”诚意伯奇怪道。  

诚意伯夫人道,“昨儿才认安阳县主为义女,府里就接二连三的出事,尤其是祠堂香断,莫不是列祖列宗在给咱们示警?”  

诚意伯道,“胡思乱想什么,祠堂香断又不是头一回。”  

“…可这回事也太凑巧了些啊,先是老爷你惊马,再是床塌…。”  

“床塌那是我凶猛。”  

没得了了。  

诚意伯急着去赴约,不听诚意伯夫人说下去,抬脚就走。  

诚意伯夫人满脸通红,气的直跺脚,“都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他也不怕出事了会后悔!”  

气归气,诚意伯夫人还不敢拿诚意伯的小命开玩笑,当即多派了几个小厮跟着。  

诚意伯去赴约,还被笑话了,“出门带这么多小厮,谁还敢把你诚意伯怎么样了不成?”  

诚意伯被说的不好意思,把小厮支开。  

小厮下了楼,但不敢走远,夫人让他们保护好伯爷,万一他们离开,回头伯爷出点什么事,他们可担待不起。  

就在楼下看着,顺带逛逛街也好啊,机会难得,得空买几朵珠花回去讨夫人院子里的小丫鬟高兴也好。  

诚意伯和几位同僚谈事,替自家弟弟谋官职,这也是老夫人为何满心疑惑,但没有多问,直接应下太后的原因。  

太后让办点小事都不同意,她儿子还想高升?  

只怕升迁无望,仕途都可能保不住。  

诚意伯喝了不少的酒,醉的都上不了马背,两个小厮合力才行,小厮牵着马回府,几个小厮左右跟着。  

回府的途中,一酒楼高挂的招牌不小心砸下来,虽然没砸到人,却是把马吓了一跳,马蹄一扬,就把诚意伯从马背上掀了下来。  

牵马的小厮顾不上,得亏多跟了几个小厮,手忙脚乱的搀扶,诚意伯才有惊无险。  

惊一回马,可以说是意外,可三天惊两回,只用“意外”两个字很难说的过去。  

诚意伯坐在马背内,想起了临出门前,自家夫人说的话,后背冷汗涔涔。  

不过心底信了三分,但面对诚意伯夫人,好面子的诚意伯还是嘴硬,“虽然惊马了两回,但我都有惊无险啊,夫人多虑了。”  

诚意伯夫人气的拿拳头捶他,“虽然是没大碍,但有些事还是宁可信其的好,你要真出点什么事,我可怎么办啊!”  

诚意伯心底暖洋洋的,握着夫人的手道,“为夫命大着呢,不会有事的。”  

说完这话,不到半个时辰。  

诚意伯住的屋子就着火了。  

火光冲天。  

将黑夜照耀的如同白昼。  

隔了三条街的靖安王府看的真真切切,姜绾看的都心虚。  

等铁鹰回府,姜绾看看铁鹰,又看看远处的火光,嗓子干涩道,“这…也太狠了些吧?”  

虽然放火不是头一回了,但前几次姜绾可一点不愧疚,这回诚意伯府不同。  

太后要诚意伯府认安阳县主做干女儿,诚意伯府没有拒绝的份,不然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