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流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锦绣坊老板娘也觉得现在的靖安王世子妃没这么蠢,何况她也没本事惊马,要这么干也是靖安王世子的主意。  

可不是靖安王世子妃,又是谁和公主过不去,要借刀杀人呢?  

锦绣坊老板娘实在猜不出来,连个有嫌疑的人都没有,毕竟以庞嫣的身份,满京都巴结讨好她的人如过江之鲤,敢得罪她的人凤毛麟角。  

护国公府大太太走了,锦绣坊老板娘也退下了,只留下护国公夫人在屋子里。  

庞嫣后知后觉自己这样无所顾忌的和自己亲娘相处,没准哪一天她的身世就败露了。  

护国公府大太太也就算了,她斗不过护国公夫人,可锦绣坊老板娘呢?  

那可是一群前朝余孽!  

要叫她们知道她们一心守护的公主早被护国公夫人偷梁换柱并扔的远远的,可能早就夭折了,还不得气疯?  

到时候不止护国公夫人难逃她们毒手,只怕连她都不能幸免。  

她的身世要能一直隐瞒下去也就罢了,万一哪天…就不能怪她心狠手辣先下手为强了…  

庞嫣让护国公夫人回去,护国公夫人舍不得。  

她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听护国公的话把女儿送到长房膝下,就算能日日看到,可到底隔了一房,从亲娘变成了婶娘!  

如今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过不多久就要嫁人了,护国公夫人舍不得。  

今天下人禀告她庞嫣出事了,那一瞬间,护国公夫人只觉得像是有一只手掐住了她的脖子,几乎窒息。  

护国公夫人看着庞嫣道,“就算娘现在认你,谁又敢把娘怎么样?!”  

庞嫣摇头,正要叮嘱护国公夫人,外面传来敲门声。  

“进来,”庞嫣道。  

丫鬟走进来。  

庞嫣眉头一皱,这丫鬟不是被她派去盯着济世堂了吗,怎么回来了?  

“是铁大夫接的太后懿旨还是靖安王世子妃代劳的?”庞嫣问道。  

丫鬟摇头。  

都不是。  

“太后派人去济世堂收回了懿旨,”丫鬟声音越来越低。  

因为庞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太后收回懿旨了?!  

她就是怕姜绾再一次替铁大夫接旨,所以让马车拦下她,说了那么一番话。  

结果济世堂一点事没有,她却撞了马车晕了过去!  

庞嫣气的一口银牙差点咬碎。  

这口气她咽不下去!  

再说姜绾,马车出事后,她就没逛街,和齐墨远回靖安王府了。  

本来街上弄坏了裙裳,心情就不大好了,结果一进二门,就听到两丫鬟在闲聊:  

“世子妃虽然把三万两还给了太皇太后,可太皇太后把三万两拿去修建文武院了,这跟赏给世子妃也没什么区别,”一丫鬟道。  

“说的也是,本来济世堂的钱就是用那修文武院的,那等于世子妃收了五万两啊,你说世子妃会不会把那两万两还给安阳县主呢?”另一丫鬟道。  

“肯定要还啊…。”  

肯定要还吗?  

姜绾笑了。  

这是知道两万两到她手里有来无回着急了,派丫鬟来传流言给她施压是吗?  

“去,把那两丫鬟叫过来,”姜绾吩咐道。  

金儿就过去叫那两丫鬟了。  

两丫鬟吓的撒丫子就跑。  

铁鹰闪身挡住她们的去路,两丫鬟吓的踩到裙摆往地上一摔。  

摔的有点惨。  

姜绾走过去,她们都没敢爬起来,就直接跪下了。  

姜绾笑道,“跑什么啊,怕我吃了你们不成?”  

“奴,奴婢…。”  

丫鬟支支吾吾,说话都不利落。  

姜绾道,“别奴婢奴婢了,我倒是问问,你们俩为什么觉得我应该把那两万两还给安阳县主?”  

“没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这银票我非但不还,你们两还得被我卖的远远的。”  

二门边上,来往的人本就多,两丫鬟跪地上,姜绾问话,把四下的丫鬟婆子都吸引了过来。  

两丫鬟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她们也不知道世子妃为什么要还那两万两,她们只是听吩咐办事,谁想到世子妃非但不把流言蜚语当回事,还干脆把事闹大。  

姜绾耐心的等她们想理由,也在等四下丫鬟婆子围过来。  

她今儿就让大家伙知道她安阳县主和梅侧妃的脸皮是有多厚!  

借金簪下毒栽赃她,失败让丫鬟顶罪,太皇太后补偿她三万两不甘心,想用两万两银票套走她五万两的首饰,太皇太后向着她,又后悔不该拿两万两给她赔礼,借丫鬟散播流言逼她妯娌相亲,把钱还回去…  

姜绾铁了心要扒她们一层皮,她们就逃不了。  

两丫鬟想不出理由,姜绾也不废话,直接叫赵管事拿卖身契卖了她们。  

两丫鬟见姜绾动真格的,哪还顾得上安阳县主?  

这不——  

招了。  

“是安阳县主院子里的丫鬟叫我们在二门外等世子妃回府,说给世子妃您听的,”丫鬟道。  

姜绾笑了,“安阳县主身边的丫鬟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忠心。”  

“你们两起来吧,去告诉那丫鬟,要我把两万两还给她主子安阳县主也行,找一个能说服我的理由。”  

“找不出来,我靖安王府容不得她这么放肆的丫鬟。”  

丢下这一句,姜绾走人了。  

身后丫鬟婆子们议论纷纷。  

虽然那三万两太皇太后给了文武院,可文武院又不是世子妃的,那是皇上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