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虚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这样,齐墨远去御书房找皇上,姜绾带着金儿去见太皇太后。  

结果皇上人就在太皇太后那儿。  

而且在帮太皇太后挖地。  

姜绾,“…。”  

看着皇上一袭龙袍挥舞着锄头,姜绾眼珠子没差点掉下来。  

那一抹明黄在阳光下格外的刺眼,金儿不敢置信的拽了拽姜绾的云袖,“姑娘,那是皇上吗?”  

这是废话。  

整个皇宫,除了皇上,谁敢穿的那么黄啊。  

是穿明黄的龙袍。  

金儿嗓子都干了,“皇上九五之尊,还锄地?”  

姜绾笑了一声,“这有什么,太皇太后不也亲力亲为。”  

“可那是皇上啊…。”  

打死金儿,她也想象不出来皇上锄地这样的场景,可现在她亲、眼、看、见、了!  

金儿害怕会被灭口。  

太皇太后不会是因为安阳县主恼了她家姑娘,借皇上的手灭她家姑娘吧?  

金儿的恐惧都在脸上,姜绾笑道,“天下最要锄地的就是皇上。”  

金儿倒吸了一口气。  

姑娘可真敢说。  

一旁宁嬷嬷侧目看了姜绾一眼,眼底闪过一抹惊讶。  

靖安王世子妃竟然和太皇太后说一样的话。  

没忍住,宁嬷嬷笑道,“世子妃为何这么说?”  

姜绾淡然一笑,“皇上不过是偶尔得空来体验一下刨地之艰辛,可天下有那么多百姓地里刨食谋生,皇上知百姓疾苦,才能轻摇赋税,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太皇太后这后院不是为自己打发时间修建的,而是为皇上体察民辛建的。”  

姜绾声音轻柔,像极了幽静山谷里静静流淌的溪流。  

宁嬷嬷通体舒泰。  

没想到靖安王世子妃小小年纪,竟然这么懂太皇太后的心思,难怪太皇太后喜欢她了。  

姜绾走过去,福身给太皇太后和皇上见礼。  

太皇太后笑道,“怎么只你一人进宫了?”  

姜绾回道,“相公和我一起进宫的,只是太后有意召铁大夫进太医院,相公不知道皇上在您这儿,去御书房了。”  

皇上手撑着锄头,常公公给皇上擦汗。  

太皇太后瞧了眉头微蹙,“才这么会儿,皇上就出了这么一头的汗,可是近来太过劳累?可找太医瞧过?”  

皇上也觉得自己有点虚,虽然朝务繁忙,但也不至于虚成这样。  

皇上没说话,常公公道,“前儿才有太医给皇上请过平安脉,皇上龙体无恙。”  

皇上笑道,“朕无碍,不过太后要召铁大夫进太医院,倒是件好事。”  

太后做事,皇上认同的时候不多。  

皇上说自己没事,但太皇太后还是不放心,看向姜绾道,“你给皇上瞧瞧。”  

皇上,“…。”  

常公公,“…。”  

皇上以为自己听岔了,结果姜绾朝他走了过来,福身道,“皇上抬抬胳膊,我给您把个脉。”  

皇上笑了,“你还会医术?”  

姜绾不知道怎么解释。  

太皇太后笑道,“岂止会医术,太后要召入太医院的铁大夫就是她,不然皇上以为靖安王世子为何去找你?”  

皇上,“…。”  

常公公,“…。”  

皇上一脸惊愕。  

常公公倒抽气道,“铁大夫不是男的吗?”  

姜绾惭愧道,“铁大夫是我的暗卫,没学过医术。”  

常公公,“…。”  

常公公没见过铁大夫,他觉得铁大夫医术那么高超,须发斑白都很正常,谁想到不仅年纪轻,还是个女子,还是身份数一数二尊贵的大家闺秀。  

这要不是太皇太后说的,他怎么也没法相信啊。  

姜绾要给皇上把脉,皇上将信将疑的把龙袍撸上去几分。  

姜绾就那么给皇上把脉,眉头渐渐拢了起来。  

这模样,任是谁瞧了都看的出来皇上脉象有问题,而且不轻。  

不然给姜绾几个胆子,她也不敢在给皇上把脉的时候做出这样吓唬人的表情。  

姜绾收了手,太皇太后问道,“皇上龙体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  

姜绾挠额头,支支吾吾。  

太皇太后皱眉,“怎么不说?”  

“…有点难以启齿,”姜绾道。  

皇上心咯噔一下跳了。  

他不会是得了什么掉龙颜的隐疾吧?  

太皇太后眉头拧的松不开,“直说便是,皇上要怪罪你,有哀家护你。”  

姜绾看了皇上一眼,道,“皇上近来是不是独宠哪位嫔妃?”  

皇上,“…。”  

别告诉他这也能从脉象看出来。  

还是借此劝诫他要雨露均沾?  

皇上有点怀疑这是太皇太后安排的。  

皇上没说话,常公公轻点头道,“皇上近两个月多去了柔妃那儿几回。”  

没敢说独宠柔妃。  

太皇太后眉头皱成川字,“哀家听得稀里糊涂的,莫非皇上体虚与柔妃有关?”  

姜绾轻点头,“皇上体虚是频繁使用催情香留下的后遗症,这种催情香会令人上瘾,万幸是用的时日不长,两三个月就能找补回来…。”  

两三个月…就…  

这几个字姜绾说的轻,可对皇上和太皇太后来说,却如泰山之沉。  

才宠幸柔妃两个月,就要三个月去恢复,要是多宠一段时日,只怕他这个皇上没多少日子活了。  

皇上脸色青的可怕。  

太皇太后一脸冰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