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丢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豫国公府待她那么狠心,她早后悔不该嫁给豫国公世子了,现在脸也被豫国公世子丢光了,她都没脸出去见人了,还想她去低三下四的求人,遭人奚落?  

齐萱儿恨不得叫丫鬟把豫国公府管事的撵出去。  

齐萱儿叫膝盖疼,丫鬟道,“世子夫人膝盖疼的连路都走不了,就算要回门,也得等膝盖上的伤养好了才能回去,不然这样回去,老夫人和太太见了,非但不会帮忙,只会更恼豫国公府!”  

豫国公府管事的也不想管这事,可这是豫国公交代的任务啊,他道,“我知道世子夫人在生气,可世子爷没了脸,您也没脸不是?”  

“只要铁大夫把这事揽下,以后出府没人会耻笑您,您也不想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吧?”  

齐萱儿看着他,“你这是在威胁我?”  

管事的忙道,“不敢,我只是说了几句肺腑之言。”  

“国公府被烧,又丢了大笔的银钱,国公爷和夫人心里都不好受,您虽然是为国公府着想,但方式欠妥,国公爷和夫人是知道的,您挽回世子爷的名声,就是豫国公府的恩人。”  

“而且银票丢失,十有八九和铁大夫脱不了干系,那些银票找回来,我不敢说全部归您,至少一半是您的。”  

十二万六千两的一半就是六万三千两,管事的这大饼画的太诱人了。  

再加上管事的说的也不错,她既然嫁给了豫国公世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除非她想被休回府。  

就算她娘再疼她,老夫人再护着她,也不会同意她被休或者和豫国公世子和离,王爷王妃也不会答应。  

可豫国公世子病一好,不来她的屋,却去挽翠阁那样的勾栏之地,丢了脸,还要她出面收拾烂摊子,她不甘心!  

齐萱儿闭着眼睛,让丫鬟送管事的出去。  

管事的能劝的都劝了,劝不动,他也没辄啊。  

丫鬟送走他,回来道,“姑娘真的不回王府帮世子爷说情吗?”  

齐萱儿苦笑一声,“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可您为什么拒绝管事的?”丫鬟不解道。  

齐萱儿看了丫鬟一眼,“他只是一个管事的,他说话管什么用?”  

她要的是豫国公或者豫国公夫人亲自来求她!  

他们不来,她绝不会帮这个忙。  

齐萱儿眼神冰冷,膝盖疼的她眼泪直往外涌。  

她真是瞎了眼,争回来这么一桩破亲事,把自己这辈子都给搭了进去。  

丫鬟拿了冰来,帮齐萱儿敷膝盖,缓解疼痛。  

不多时,豫国公夫人就来了,说的话和管事的差不多,管事的知道齐萱儿怎么想的,他只和豫国公夫人说世子夫人有些松动,但因为被罚跪太久,愤怒难消,不肯回门,豫国公夫人为了儿子,也只能纡尊降贵了。  

观景楼。  

姜绾站在楼上吹风,跳目远望,大半个王府的景致都收于眼底。  

金儿东张西望道,“要是再建高一层,就能看到整个王府了。”  

姜绾笑了笑,“再高,王爷都不让建了。”  

在观景楼就能把王府一览无余,其他人会没有安全感,不过这样她就很满足了,毕竟楼太高,爬楼梯人也累啊。  

姜绾靠在躺椅上,心情和天空一般明媚。  

楼下,一小丫鬟跑过来道,“世子妃,老夫人让您去她那儿一趟。”  

姜绾眉头一皱,金儿问道,“可知道老夫人找世子妃何事?”  

“奴婢不知,不过二姑奶奶回门了,”小丫鬟昂着脖子回话。  

姜绾翻了一记白眼。  

齐萱儿回来了,那老夫人找她为何事就能猜到几分了。  

真是脸一个比一个大啊。  

非得要她去撕掉几层皮才满意么?  

姜绾从躺椅上起来,带着金儿去松龄堂。  

还没进屋,就听到齐萱儿在哭,许是真伤心了,都顾不得维持梨花带雨的形象了,一双眼睛红肿成核桃。  

老夫人手里佛珠拨弄的飞快,二太太则骂豫国公府。  

老夫人不耐烦道,“现在骂豫国公府还管什么用,嫁都嫁了。”  

一句话把二太太噎了个半死。  

要不是齐墨远给豫国公世子下药,她女儿未必会嫁给豫国公世子!  

姜绾上前,故作不知道,“老夫人唤我来是?”  

老夫人看着姜绾道,“铁大夫人在哪里?”  

姜绾拧眉道,“铁大夫医术高超,决计不会和豫国公府管事说的那般,豫国公世子做下失仪之事与铁大夫开的药有关。”  

“铁大夫脾气不好,要叫他知道替人治病还被人泼这么一盆脏水,只怕连我都要恼了。”  

“铁大夫的住处,恕我不能相告。”  

老夫人拨弄着佛珠道,“我也不信铁大夫会这么疏忽,但豫国公世子毕竟是我靖安王府的女婿,他更是老国公物色给清兰郡主的,他坐下那等丢人的事,不止丢豫国公府的脸,连着我靖安王府和老国公的脸也一并丢尽了。”  

“眼下只有这一个法子能挽回些颜面,你就当看在老国公的面子上帮帮萱儿。”  

难得,老夫人没和豫国公府站一条线上,直接把罪名扣铁大夫头上。  

知道自己在她这里说话没那么管用,把老国公抬出来。  

可就是这样,姜绾也不会给面子的。  

老国公在她这里面子是有的,但有本事让老国公自己回来开这个口啊。  

姜绾道,“不是我不帮,铁大夫是不可能会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