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摸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止铁风,姜绾也觉得豫国公府着火是铁鹰的手笔,然而这事和他还真没多少关系。  

豫国公府扣下他,好吃好喝供着,却也派人严加看守,豫国公府着火的时候,他正躺在小榻上失眠呢。  

习惯真是件可怕的事。  

粗糙惯了,一下子日子过的这么精细,就跟病人虚不受补似的,高床软枕愣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睡板床和树。  

正逼自己睡觉,他是打算在豫国公府住三天的,想做什么,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  

结果豫国公府就走水了。  

豫国公府下人能给他作证这事和他无关。  

但要说一点干系没有,那也是不可能,毕竟他现在顶着铁大夫的名头。  

帮庞嫣解个毒,收了护国公府五万两,虽然这钱是护国公府长房掏的,但护国公咽不下这口气啊,这不,派了女刺客来豫国公府抓人。  

铁大夫要进了靖安王府,想抓他就不容易了,人在豫国公府被抓,靖安王府就算知道是他护国公府所为,也只能找豫国公府要人。  

几名女刺客来了豫国公府,只是她们没料到,南玉轩一直派人盯着护国公府呢,就等女刺客们出来,装成丫鬟出来一两个,南玉轩还真不好抓人,怕抓错人,更怕打草惊蛇。  

这大半夜翻墙出来,还穿着夜行衣的不是女刺客还能是谁?  

守株待兔这么久,总算有点效果了。  

一个暗卫尾随女刺客到了豫国公府,另外一个回南玉轩通风报信。  

然后——  

南玉轩的人和女刺客就在豫国公府里打起来了。  

这一打架,不可避免的惊动豫国公府的人。  

铁大夫是铁鹰假扮的事,南玉轩知道的一清二楚,这些女刺客来豫国公抓铁鹰,南玉轩的人哪会答应?  

再者,豫国公可不是什么好人,不然也做不出娶清兰郡主,然后想害死人家的事。  

对豫国公府没有半点好感,就不会顾及会不会伤到豫国公府,然后——  

豫国公府就着火了。  

四处着火,火势之大,远不是当初南玉轩和锦绣坊能比的。  

锦绣坊派了不少人,南玉轩的人更多,杀了几个,剩下的穷追不舍,豫国公府下人则忙着灭火。  

铁大夫站在门前伸懒腰,“还想在豫国公府好好睡一觉,这还比不上住客栈清净呢。”  

这话太伤人了啊。  

豫国公府被烧成这样,他还幸灾乐祸。  

以前豫国公府可没被人闯入过,他在这里,刺客就来了,还来了两拨。  

这就是个灾星啊。  

要命的是这灾星还是他们国公爷扣下来的。  

豫国公肠子都悔青了,只能命人赶快救火。  

豫国公府乱成一锅粥。  

铁大夫在门前看了会儿火光,确定火势不会烧到他这个小院来,便打着哈欠进了屋,让人别打扰他睡觉。  

豫国公府小厮牙根都痒痒,因为心思都在豫国公府着火上,不知道铁风进屋后,跳窗离开了。  

浑水才好摸鱼啊。  

这么好的机会不趁机弄点小动作,岂不有负这漫天的火光?  

小半个时辰后,铁鹰回屋,确定豫国公府无暇顾及到他,这一觉睡的格外安稳。  

第二天,等他起床,豫国公府四下还在冒烟,两小厮守了他一夜,昏昏欲睡还强撑着。  

铁鹰笑问道,“这火不会到现在才灭吧?”  

小厮就没见过这么欠揍的大夫过。  

不想回他这个问题!  

两小厮不理会他,铁大夫揉着肩膀道,“早饭我要吃的清淡点儿。”  

小厮呲牙,“大厨房烧没了。”  

“所以呢?”铁大夫问道。  

小厮语塞。  

大厨房烧没了,也少不了他铁大夫的早饭啊。  

可豫国公府都这么倒霉了,还十有八九和他有关,他就不能消停点儿,还在这时候点菜。  

铁大夫在院子里伸懒腰。  

豫国公和豫国公夫人一宿没睡,担心和愤怒折磨了他们一夜,更叫人愤怒的还在后头呢。  

一大清早,铁风就赶着马车到了豫国公府,要接铁大夫回去。  

豫国公府下人不让铁风进去,铁风道,“豫国公府烧了一夜,我家世子妃担心铁大夫在豫国公府出事,特命我来接他回去。”  

“王妃动了胎气,需要铁大夫帮着安胎,铁大夫还要进宫给太皇太后调养身子。”  

不说太皇太后了,就只是王妃动胎气要请铁大夫,豫国公都没法拒绝。  

豫国公冷声道,“铁大夫到底与什么人结仇了,他在我豫国公府住了一夜,就给我豫国公府惹来这么大的祸端!”  

铁风笑了一声,“铁大夫被豫国公你扣留下,因着豫国公世子是靖安王府的女婿,世子爷世子妃怕老夫人责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豫国公府惹上仇家,就因为铁大夫在你府上,便把着火之祸算在铁大夫头上,是不是太过分了?”  

“豫国公不是想扣了人,还要铁大夫赔偿你的损失吧?”  

铁风说话带笑,但眼底全是凌厉,丝毫没把豫国公放在眼里。  

豫国公府被烧值得同情,但因为是扣人导致的,旁人知道只会说一声活该。  

豫国公气的喉咙里都有了血腥味。  

铁风道,“王妃情况紧急,耽误不得,不然王妃有什么闪失,王爷的怒气,只怕豫国公你还承受不起。”  

豫国公气的站不住身子了,他攒紧双手,“请铁大夫出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