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解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绾没在松龄堂待一会儿,便回柏景轩了。  

她走后,二太太脸拉的很长,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萧大太太唤了她好几声,二太太都没反应,老夫人恨铁不成钢道,“你急是没用的。”  

二太太回过神来,哭丧着张脸,“我也知道急没有,可铁大夫迟迟不回京,我能有什么办法?”  

老夫人拨弄着佛珠道,“豫国公府不先把诊金送上,他休想拿到解药。”  

那毒是世子下的,她怀疑解药是不是就在世子手中。  

不舍得掏钱就想从世子手里拿到解药,那是痴心妄想。  

二太太道,“治病不都是先治再付诊金的吗?”  

万一治不好呢?  

那是五万两,不是一笔小数目。  

老夫人觉得自己迟早有被二太太气死的一天,她当初是瞎了哪只眼睛给儿子娶了这么个蠢媳妇,明摆着的事,需要她说的那么清楚吗?!  

老夫人黑着脸道,“治不好病,铁大夫哪有脸收那么多诊金?!”  

“这事说到哪里去都占理,就算有河间王府护着,那也没用。”  

说到底,还是舍不得那五万两的诊金,想变着法子拿到解药,可结果呢,没找到铁大夫的人,倒把禹州柳家少爷给招进了进,还带了两个帮手,救了世子不说,还救世子妃和王妃。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老夫人气的胸口起伏不定,一脸不想和二太太多说话的表情。  

二太太蠢,萧大太太是知道的,不然她肯定会考虑把女儿嫁给她儿子,有这么蠢的娘,教不出聪明儿子来,即便二老爷抢到了兵权,将来三少爷继承,也守不住。  

连兵权都能被抢走,还能成什么气候,只怕爵位也保不住,做爹的一门心思抢兵权,却不多花些心思培养儿子,也不怕到头来给他人做嫁衣。  

萧大太太回屋后,越想越不对劲,这王府里,只有二老爷是老夫人亲生的,这事萧家知道的很清楚,更知道柔儿是她的眼珠子,她却帮梅侧妃求娶她女儿,肯定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  

萧大太太不喜猜测,打算直接问老夫人了,只是来的不赶巧,一直没机会单独和老夫人说话。  

二太太走后,萧大太太才望着老夫人道,“我有几句体己话想和姑母您说。”  

老夫人看了萧大太太一眼,摆了摆手,包括陈妈妈在内,所有丫鬟婆子都退下了。  

萧大太太坐到老夫人身边道,“姑母,你素来疼柔儿,怎么会想把柔儿嫁给梅侧妃所出庶子?”  

老夫人看了萧大太太一眼,笑道,“柔儿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还能亏待了她不成?”  

这回答等于没回答。  

萧大太太道,“我知道姑母不会亏待柔儿,只是我不放心…。”  

老夫人低语了几句。  

萧大太太身子一怔。  

她望着老夫人,老夫人端起茶盏道,“现在呢,还觉得铭儿只是一个庶子吗?”  

萧大太太忙陪笑道,“能继承爵位,就是庶子又何妨?”  

只是世子瞧着不像是短命之人啊,不过这位姑母的手段和狠心,她是知道的,她想做的事,没人能拦得住。  

在说姜绾,回了柏景轩后,不到一个时辰,二太太就来了,还送来了五万两银票。  

姜绾眨眨眼,故作不知,“二婶这是?”  

二太太一肚子火气,脸上还陪笑道,“豫国公世子的病不能再耽搁下去了,这是请铁大夫治病的诊金,你帮二婶多催催他。”  

姜绾为难道,“我都催过好些回了,铁大夫医术高超,他开药铺必会日进斗金,还不照样一天天的耽搁。”  

“我还指着他回京帮我还傅家两位少爷的救命之恩,他倒好,迟迟没消息,柳大少爷的腿都快好一半了。”  

二太太吃惊,“柳大少爷的腿快好了?”  

姜绾耸肩道,“还没完全好,但也好了七七八八了,他此番进京是找大夫治腿,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铁大夫身上,这一边等一边治,也不知道是哪位大夫的药对了症,小厮扶着能走两步了。”  

姜绾一脸错失报恩良机的惋惜。  

说完,姜绾道,“可见京都有本事的大夫还不少,豫国公世子应该多找些大夫瞧瞧。”  

姜绾的劝说,二太太没有丝毫认同,柳大少爷只是断了腿,豫国公世子伤的是命根子。  

男人都好面子,找大夫看病,万一碰到嘴碎的传扬出去,他还要不要做人了?  

到现在,豫国公府也只给豫国公世子请了几个医术高明嘴还严的太医,京都医术最高的都在太医院,他们都没辄,那些大夫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这话也不绝对就是了,但是谁也赌不起啊。  

二太太把银票放下就走了,她走后,金儿拿过银票,喜滋滋的数着。  

五万两啊。  

整整五万两啊。  

虽然她家姑娘有好多个五万两,但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再者这钱来的便宜,非但帮清兰郡主退了婚,还狠狠的坑了一笔,一举两得。  

姜绾笑道,“回头清兰郡主出嫁,拿一万两给她做添妆,再拿一万两送给盛惜月,余下的收好。”  

没有盛惜月,他们也不知道豫国公世子和齐萱儿私下勾搭的事,这一万两理应给她。  

再者要不是盛惜月,她大哥都没命了,救命之恩怎么报答都应该的。  

金儿有点舍不得,不过这银票来的容易,给的又都是她喜欢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