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鼻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绾也捏着鼻子嫌弃虎骨的血腥味,听齐墨远的话,她斜过来一眼道,“我用的药哪不正经了?”  

齐墨远望着她,用脸色询问:哪正经了?  

金儿坚决的站在姑爷那边,经常用排骨炖汤喝,同为骨头的虎骨不算出格,可那驴皮和正经就不搭边啊,要叫四太太知道是固元糕是用驴皮做的,隔夜饭都能呕出来。  

四太太还好,固元糕毕竟有效,叫老夫人和二太太她们知道,姑娘拿驴皮做糕点孝敬她们,估计活剐了姑娘的心都有。  

金儿别的不怕,就怕这事会露馅。  

一个个用质疑的眼神望着她,姜绾一人扔了一记白眼,“不管什么药材,能治病的就是好药。”  

这也就是古代,老虎不被保护,地位低。  

这要是在现代,她连一根虎骨都弄不到,要么弄到的是自然死亡的老虎骨头,虽然同是虎骨,效果可大打折扣了。  

姜绾摆手道,“我懒得同你们解释,等虎骨膏熬好,你们吃点就知道自己有多见识浅薄了。”  

看着一箩筐的虎骨,姜绾眼睛都泛光。  

那眼神就跟狼看到了猎物一般。  

之前铁鹰带回南玉轩珍藏的药材,都没见她露出过这样的神情。  

姜绾蠢蠢欲动。  

不过眼下没有大铜锅,被送去偏院熬驴皮了。  

等铁风把铜锅取回来,姜绾就开始忙了,把虎骨上的碎肉剔下来,然后切成小块,洗净放入锅中,再加入药材,先大祸烧开,然后小火慢熬。  

和熬驴皮不同。  

驴皮越熬越难闻,虎骨是越熬越香。  

那味道勾的人肚子里馋虫直翻滚。  

院子里丫鬟婆子都望着书房,不知道世子妃在书房里开什么小灶,这味道也太香了。  

这一煮就是两个时辰,煮的虎骨都烂了,姜绾才把虎骨盛出来,继续煎。  

姜绾一门心思都在熬虎骨膏上,连晚饭都顾不上了,饿了就吃两口糕点垫垫肚子。  

等虎骨膏熬好,姜绾也累的快直不起来了。  

不过看着铜鼓里的虎骨膏,又觉得再累都值得。  

把虎骨膏盛出来,舀了瓢清水放铜锅里,等水烧开,姜绾盛到碗里,放到小几上,“端去给姑爷喝。”  

金儿,“…。”  

金儿惊呆了。  

这…不是刷锅水吗?  

树上铁风和铁鹰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铁风尴尬。  

因为自家世子爷地位太低了。  

铁鹰也尴尬。  

毕竟他现在顶着河间王府暗卫名头,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世子妃轻贱世子爷。  

见金儿不动,姜绾催道,“端去啊。”  

“真,真的要端,端给姑爷吗?”金儿嗓音有点飘。  

姑爷可就在窗户旁看着呢。  

脸比铜锅底都要黑了,她要真端去,姑爷没准儿气头上会把碗呼她脸上。  

姜绾嗯了一声。  

金儿弱声道,“奴婢不敢。”  

姜绾忙着把那些虎骨再倒进锅里,闻言道,“有什么不敢的?”  

金儿哪敢说啊,赶紧道,“方妈妈刚才叫我,我去看看。”  

说完,转身就跑。  

姜绾一头雾水。  

抬头见齐墨远望着她,姜绾随手把碗端起来,朝他走了过去。  

齐墨远眸底火花四溅。  

这女人!  

她还真敢!  

眸光杀伤力太大,姜绾没法忽视,看着他道,“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齐墨远看着碗,“你就让我喝这个?”  

姜绾道,“是好东西,别人我还不给他喝呢。”  

齐墨远转身回书桌前坐下了,免得想掐死她。  

姜绾后知后觉道,“你不是嫌弃它是最后剩的吧?”  

齐墨远看了姜绾一眼。  

显然。  

她猜对了。  

姜绾脑门上黑线直个往下掉。  

要不要这么矫情啊?  

一个锅里的虎骨膏,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姜绾把碗放他跟前道,“不识货,这是最好的一碗。”  

齐墨远看着姜绾,眸底将信将疑。  

见姜绾一点我骗你做什么的表情,齐墨远怒气顿时消到九霄云外,再寻不到半点踪迹。  

端起碗一饮而尽。  

姜绾嘴角微勾,眼底闪过一抹得逞的笑。  

待她转身,虎骨膏已经凉的差不多了。  

姜绾把虎骨膏搓成丸子,大小分两种。  

大的是给姜老王爷和王爷他们的。  

小等的给齐墨远,他是独一份。  

用油纸把丸子一个个包裹好,放了十枚在一个半大锦盒内,递给齐墨远道,“这是给王爷的,每日一丸,用温水化开服下。”  

剩下的同样处理。  

因为河间王府少爷多,除了姜老王爷有十二枚之外,其他人都只有六枚,年纪小的三枚。  

小的有三十颗,姜绾都给了齐墨远。  

齐墨远皱眉道,“为什么我的要小一些?”  

姜绾看着他,“你手无缚鸡之力,连我都抱不动,不合适吃大的。”  

一番话没差点把齐墨远噎死。  

他抱不动她吗?  

齐墨远知道姜绾很清楚,她这么说是故意气他的。  

等分完了,姜绾继续熬虎骨。  

这是第二回了,熬出来的虎骨膏效果要差很多。  

不过像她和姜老王妃她们还就只适合吃这种。  

姜绾给自己留了十五颗,清兰郡主十二颗,剩下的其中一半给姜老王妃她们,一半给南玉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