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五太太一直知道儿子不怕她,怕他爹,但她还是头一次知道怕到这种程度。  

对她撒娇讨价还价,他爹一句话没说就乖成这样了,她也没见他爹对他有多严厉啊。  

难道是背着她偷偷揍过他?  

姜五老爷一进屋就看到自家夫人用一种怀疑的眼神看着他,看的他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暗暗反省这两日有没有做过什么惹自家夫人不高兴的事。  

再说姜绾,和齐墨远出了十一少爷的院子,便去给姜老王妃请安。  

昨日已经在河间王府留宿了,天空还压抑的很,不知道还会不会下雨,所以姜绾打算请安完就回靖安王府,不吃回门饭了。  

只是计划的很好,然而天公不作美,他们前脚进姜老王妃的院子,后脚豆大的雨就下了起来。  

站在门前,姜绾看着天空道,“这雨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了了。”  

齐墨远看着她道,“你回王府有急事?”  

姜绾,“…。”  

她能有什么急事啊?  

她这不是怕他急着回去吗?  

听他这么问,就知道不着急了,他都不着急,她着急什么啊,这一趟回门是王爷允许的,回去老夫人训斥她,也有王爷在前头挡着不怕。  

如此,姜绾就安心留下了,轻快了脚步进屋。  

昨天姜绾就敏锐的觉察到齐墨远威胁到她的地位了,今天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姜老王妃看着她笑容满面,看到齐墨远那是高兴的找不到词来形容了,看的齐墨远心虚的厉害,不用说,肯定是昨儿金儿给他塞功劳的缘故。  

多好的孙女婿啊,专程送方子回来,见姜老王爷腰疼就放在了心上,这样心细的孙女婿简直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且不管方子管用不管用,最难得的还是这份心意。  

姜老王妃注意到齐墨远脸色不是很好,刚要问他是不是没睡好,就眼尖的看见了他脖子上的牙印。  

能咬在那位置的不是她宝贝孙女还能是谁?  

姜老王妃嗔瞪姜绾,结果瞪眼刚送出去,就看到姜绾脖子上的红印子了。  

姜老王妃,“…。”  

轻咳了一声,姜老王妃当作什么都没看见,也不再关心他们夜里为何没睡好了,问齐墨远早上吃的可还习惯。  

姜绾自然是不用问的,做的都是她喜欢的,而且是从小到大吃惯的。  

齐墨远道,“我不挑食。”  

他一说完,姜绾一记眼神斜过来。  

要不要脸?  

连青菜都不吃的人还能叫不挑食?  

不过当着姜老王妃他们的面,昨天齐墨远着实吃了姜绾给他夹的几筷子青菜,这话他今天说的理直气壮。  

姜大太太笑道,“你们两都喜欢吃羊肉,老王爷高兴,今儿特意吩咐厨房买了一只羊回来,我还想着你们是不是吃了早饭就回去,这会儿天下雨了,这回门饭肯定是要吃的。”  

姜绾,“…。”  

齐墨远,“…。”  

还吃羊肉呢?  

想着听到这两个字,姜绾就觉得一股子羊膻味在鼻尖打转。  

她好歹吃了没事,齐墨远指不定过敏啊。  

服了药,一晚上也没能全部消完。  

姜绾嗓子飘的厉害,“吃的这么频繁不好吧?”  

姜大太太笑道,“老王爷有一段日子没吃了,你们两少吃点便是。”  

所以,这顿羊肉是肯定少不了的。  

天下这么大的雨,姜老王爷腰又疼,朝廷不上朝,他也不会去上朝,这会儿人就在府里。  

只要羊肉端上桌,少不了得吃上几块啊。  

怎么样才能避过不吃?  

姜绾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好办法,除非她和盘托出齐墨远吃羊肉过敏的事。  

可以河间王府对齐墨远的喜欢,她现在说,还不知道怎么数落她呢。  

只能…把羊膻味去掉了。  

想着,姜绾便起了身,让金儿端笔墨纸砚到花厅。  

等她回来,姜老王爷已经在屋内了,问道,“绾儿呢?”  

姜老王妃笑道,“要了笔墨纸砚,不知道忙什么去了。”  

她还真有点好奇。  

她这孙女儿一向不爱舞文弄墨,看书也仅限于话本子,她要笔墨纸砚还真不知道做什么。  

姜老王爷坐下,姜绾上前请安,姜老王爷见她鼻尖有墨迹,忍不住大笑,“平素难见你提笔,这好不容易写一回,莫不都写在了脸上?”  

姜绾,“…???”  

她看向齐墨远。  

齐墨远憋笑。  

姜大太太头疼,哪有老王爷这样当着孙女婿的面这么说孙女儿的,可偏说的是事实。  

“鼻子上有墨迹,”姜大太太道。  

姜绾脸一红,赶紧转身走了。  

等她洗了脸回来,姜老王爷笑道,“写了些什么?”  

姜绾摇头道,“祖父才取笑我,我才不告诉祖父呢。”  

姜老王妃怀疑是药方。  

昨天给十一少爷服的药方就是姜绾写的。  

没办法,齐墨远的字迹不可能那么丑,而且那字迹一看就是出自女儿之手。  

姜老王妃笑道,“不是有事要找你祖父和你五叔说吗?”  

姜绾坐到齐墨远身侧,眼睛扫了一圈,道,“五叔没来啊?”  

“他去看你十一弟了,”姜老王妃笑道。  

“有什么事和你祖父说一样。”  

姜绾知道她爹和姜五老爷都很听话,但她还是想尊重姜五老爷自己的想法。  

不过肯定要先过姜老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