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自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上登基十一年,还是第一次豁出脸面坑了臣子一把,结果转过头就被人给坑了?  

皇上盯着常公公,眸底是噼里啪啦燃烧的火焰。  

常公公膝盖软的差点没跪下。  

他也想把房契地契都带回来啊,可东西到靖安王世子妃手里了,他也不敢上去抢啊,苦口婆心劝了一通,可靖安王世子妃是铁了心不还,还说什么她想开的铺子挺多,只是京都的铺子实在是太难买了,让他代为谢谢皇上,并——  

塞给他其中一间铺子一成股。  

铺子是挺大,可还不知道卖什么,常公公打心眼里就没觉得靖安王世子妃一个娇纵任性的姑娘能把铺子开的起来。  

所以那一成股他就没放在心上。  

只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啊,得帮着靖安王世子妃说好话,再者,皇上要是气大了,没得怪他办事不利,东西带出宫却带不回来。  

只是那两间铺子少说也价值七八万两了,他这个做皇上的从臣子手里坑来的,这会儿还不知道人家在背后怎么埋怨他呢,哪能不要回来?  

皇上拧着眉头,怒道,“把靖安王给朕叫进宫来。”  

王爷人在军营,知道齐墨远进宫献了造纸术,但不知道常公公到过靖安王府。  

但献造纸术的是齐墨远,皇上就算夸赞靖安王府忠心,也不会专程叫他进宫,应该是有别的更重要的事。  

王爷匆匆进宫,赶到御书房,一进去就看到皇上那张乌漆嘛黑的脸,王爷就更担心出了什么大事了。  

他走上前行礼,然后道,“皇上宣臣进宫,可是出什么事了?”  

皇上哪愿意提这丢人的事啊,瞥了常公公一眼。  

常公公硬着头皮把齐墨远献造纸术到请皇上赏间铺子,再到他送房契地契去靖安王府给姜绾挑,最后三间铺子的房契地契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王爷听的脑门上黑线直往下掉。  

难怪皇上这么大动肝火了,这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啊,世子妃这也…  

王爷一脸为难的看着皇上,“皇上的意思臣明白,可臣也不好意思向世子妃要回房契地契啊。”  

世子妃是聪明人,常公公该说的都说了,世子妃依然没让他带回房契地契。  

他去要,世子妃必不会给。  

皇上就那么盯着王爷,总之,他这个皇帝,不能吃这么大的亏。  

姜绾要没出嫁,他就找姜老王爷。  

现在姜绾是靖安王府世子妃,他不找靖安王,他找谁?  

总不能他堂堂皇帝欺负人家一个崴了脚连进宫献造纸术都让人代劳的女子吧?  

王爷心累,他琢磨了下道,“左右铺子在皇上手里迟早也是赏人,赏给世子妃也一样。”  

皇上气的要拿东西砸人了。  

这能一样吗?  

有他这么劝人把人劝的气个半死的吗?!  

赏赐那是他高兴!  

可这是赏赐吗?  

这几乎就是被人给抢了!  

皇上气的呼吸不畅。  

王爷继续道,“臣向皇上承诺,若是世子妃的铺子经营不善,不得不关门大吉,臣定让她把铺子还给皇上。”  

“若是铺子生意好,那两间铺子其中两成利润归皇上您。”  

这话说的皇上心底多少好受了点,但还是很不爽,“两成太少了。”  

“…再多的臣也做不了这个主了,”王爷无奈道。  

皇上斜了王爷一眼,知道他没有撒谎。  

靖安王世子妃是姜老王爷的孙女儿,有多宠她,满朝文武谁不知道。  

皇上摆手。  

王爷便告退了。  

柏景轩,屋内。  

姜绾坐下小榻上,那三间铺子的房契地契那是爱不释手啊。  

她想开的铺子多着呢,但书斋和首饰铺都是被逼的,要不是金玉阁和惜字斋惹毛了她,她不会吃饱了撑着去抢人家的生意,和人家过不去。  

但既然犯了她,不给自己出口恶气怎么行?  

她最想开的还是药坊和酒楼,现在多两个铺子,正好都解决了。  

她当然知道多要两个铺子皇上不会高兴了,可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啊。  

她想着凭着她靖安王世子妃和姜老王爷孙女儿这两个身份,多要两个铺子,皇上就算生气也不能拿她怎么样,事后再想办法讨皇上欢心,不会让皇上吃亏就是了。  

总之,让她看到了铺子,就不能让它们从眼跟前溜走。  

铺子买在一块儿,招呼起来也方便,万一回头皇上赏给别人了,谁还敢把皇上赏赐的铺子卖掉不成?  

姜绾坐在那里笑的肩膀直抖。  

齐墨远进来,眉头拧着道,“你这又打了什么算盘,高兴成这样?”  

姜绾强忍笑意道,“回头惜字斋卖掉,你得想办法帮我买下来。”  

齐墨远,“…。”  

他有点同情惜字斋了。  

他坐下道,“这么自信?”  

姜绾笑道,“这点自信都没有,还敢抢皇上的铺子?”  

齐墨远无话可说。  

姜绾继续看房契地契,心情好到飞起,不过她心情是好了,有太多人心情不好了。  

这三间铺子地段好,生意都不错,要不是为了讨好皇上,谁愿意把房契地契送进宫啊。  

结果便宜没占到,就得了两颗大东珠,真是差点没气中风。  

虽然房契地契在他们手里,可这铺子入股的人还不少,两颗大东珠哪够分啊?  

磨成分一家一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