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误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玉灵膏是贡品,可不是谁都能求皇上一次赏两盒的,世子爷是不可能再进宫找皇上要,皇上也不可能再赏第三盒了。  

不过李妈妈说的话在理,三太太也无法反驳。  

只是她去找二太太和梅侧妃要,她们会给,但给的绝对不会比这瓷盒里剩下的多。  

王妃不舒服,李妈妈扶着王妃进院子。  

三太太走之前还不忘关心王妃,“大嫂还是找个太医来瞧瞧吧,万一真怀了身孕,对咱们王府也是喜事一桩。”  

李妈妈看向王妃,“要请太医吗?”  

她觉得不用。  

王妃摆手,“不用请太医。”  

李妈妈和王妃的话说的小声,没人听见,可三太太说话声大,天香院的丫鬟婆子都听见了。  

一个个高兴的合不拢嘴,没有什么比添丁更值得高兴的了,那粉嘟嘟一团,走路一摇一晃的,最是可爱不过了。  

然后——  

王妃怀身孕的消息一阵风传遍了王府。  

书房内,齐墨远回来后就直接进了书房,无需丫鬟禀告,咚咚捣药声就告诉他姜绾人在书房里忙活。  

进了书房后,齐墨远看向金儿,“去端茶来。”  

金儿忙放下手里的活出去。  

姜绾看了他一眼,什么都没问,继续忙活。  

很快,金儿就端着茶进来了,眸光闪亮道,“姑娘,王妃有喜了!”  

姜绾怔住。  

齐墨远正翻书呢,被这话震的不轻,手下用力过猛,把翻的书页给撕了一半。  

金儿把茶盏放下道,“王妃害喜,在天香院前吐的可惨了。”  

齐墨远把书放下,对姜绾道,“去天香院看看。”  

姜绾迈步出去,出了书房还不忘叮嘱金儿,“把火灭了。”  

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没人看着,药煎坏了还是小事,就怕把书房给烧了。  

松龄堂。  

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手里拨弄着佛珠,但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明显是在想事情。  

丫鬟端来燕窝,陈妈妈端给老夫人,“有什么事吃了燕窝再想不迟。”  

老夫人有每日吃一碗燕窝的习惯,十几年如一日。  

老夫人把佛珠放下,伸手接燕窝,外面一丫鬟跑进来道,“老夫人,王妃怀了身孕。”  

话音未落,就被一声哐啷声给盖过去。  

老夫人失手把燕窝给打翻了。  

丫鬟吓了一跳,连忙跪下认错。  

老夫人抬手道,“起来吧,府里添丁是喜事,碎碎平安。”  

说完,把小几上的佛珠又拿在了手里。  

丫鬟这才起身,退出去。  

转身之后,还回头看了老夫人一眼,只见老夫人笑容满面,可丫鬟只觉得后背发寒,刚刚她禀告王妃怀了身孕时,那一瞬间,老夫人脸阴沉的她都找不到词来形容。  

直觉告诉她老夫人并不希望王妃再怀身孕。  

可丫鬟实在想不通,王妃生了世子爷和清兰郡主,再生个小少爷或者小郡主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啊。  

老夫人变脸只这小丫鬟看见了,其他人当时都被她的话给吸引住了,没人注意到老夫人脸上的神情变化,等燕窝被打翻后,老夫人脸色已经恢复如初了。  

老夫人笑道,“太医早年断定王妃没法再生养了,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又怀了,这是大喜,王府上下赏两个月月钱。”  

丫鬟们高兴的合不拢嘴,白得两个月月钱,谁能不高兴呢,府里子嗣绵延才好呢,那她们得的赏赐也能多不少。  

王妃有喜是大喜事,也没人想过这只是猜测,毕竟没影的事,没人敢往外乱传。  

等传到赵管事的耳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王爷道喜,他是知道王爷有多想王妃再给他生个儿子的,王爷知道了,还不定多高兴呢。  

王爷在军营,小厮快马加鞭去禀告,王爷得知这消息,连查都端不稳了,手忙脚乱的最后茶还撒在了桌子上。  

议事军帐内还有好几位将军,都忍俊不禁,“不是知道王爷有儿有女,就这高兴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头一次当爹呢。”  

都是过来人,知道要做爹了,可不就是这么紧张吗?  

可王爷征战沙场,所向披靡,即便一人闯敌营也没慌乱过,如今倒叫一个还在肚子里的小娃娃给乱成这样。  

几位将军向王爷道谢,王爷道,“你们先商议着,我先回府了。”  

将军们,“…。”  

他们就那么看着王爷掀开军帐大步流星的走了。  

几位将军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觉得不大对劲。  

就算王妃有喜了,王爷也不至于这会儿就回府吧,要真这么喜欢孩子,大可以多纳几个美妾,别说生一两个了,只要王爷愿意,生一窝都不是难事啊。  

天香院。  

齐墨远和姜绾并肩走进去。  

王妃正坐在那里喝茶呢,齐墨远道,“母妃,你动胎气了怎么不卧床养着?”  

咳咳!  

王妃被茶呛了喉咙。  

这一个两个的到底怎么回事,只是吐了一回,怎么就都觉得她是有了身孕,还动了胎气。  

她看向齐墨远,刚要问话,眉头一拢。  

天香院和柏景轩离的有些远,连远儿都误会了,旁人还不定怎么误会了。  

“谁说我怀身孕了?”王妃皱眉。  

姜绾挑眉。  

听王妃这语气,好像没怀啊。  

李妈妈摆手让屋子里的丫鬟都退下。  

李妈妈对姜绾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