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侠BOSS之路第917章兵解漫天雷霆尽数敛入刀锋之内,项羽双手合抱一紫色雷球,雷球内部,便是刀锋直指烈日核心之处的雷刀。  

“斩!”  

雷球冲入烈日之中,澎湃阳火在这一小小雷球下却是如潮水般分开,任其横行。  

“穹苍无悔。”  

雷刀临近,清羽周身爆发血光,滔天之气血令得天空一片赤红,沉身强冲,硬拼雷刀。  

“轰——”  

雷刀之中的万道刀劲尽数化为一刀劈出,狂猛无俦的刀劲劈在血柱上,爆起惊天乱流,形成血漫天穹,雷光震耀之景。  

清羽周身的穹苍血甲受此重击,裂开道道细纹,但终究还是强硬顶住,血气迸发,将雷刀弹飞。  

但这还没完,项羽飞身前来,抓住雷刀再度强攻,雷霆霹雳,有进无退。  

沉雷地狱,冬雷霹雳,春雷暴殛······  

紫雷刀法在其手中顺手拈来,刀刀皆带天雷之力,强悍的雷电轰然爆发,刀劲一往无前。  

“天打雷劈屠真龙。”  

终于,激战之中的项羽使出最强之招,体外现出紫色雷球,并迅速一化二,二化四,不断裂变增强,直至目光所及,尽是霹雳雷光。  

“轰隆——”  

雷球急转,雷声大作,威势猛恶至极,有惊天动地之威。  

殛卸仙体全力运转,爆发前所未有的天雷,项羽飞空举刀,刀动雷劈,当使鬼神惊啸。  

‘终于使出了最强之招了。’  

强招临头,清羽眼中闪过一道寒芒,却是直接将十方俱灭抛出,令其直面这惊天动地的一击。  

雷刀若天诛之雷,轰斩在十方俱灭上,强大的雷霆刀劲令得无兵主御使的十方俱灭狂震,卦令上更是产生细密裂痕。  

“逆运九式·返璞归真!”  

以白云烟为顶,血穹苍为基,曾经属于嬴政的逆运九式在清羽手中再现。九层天晶之力螺旋成劲,熟悉的强招令项羽忆起了当初和嬴政的那一战。  

“哈哈,好。当初嬴政那狗皇帝就是死在我手上,如今再杀一相似之人,快哉!快哉!”  

项羽大声狂笑,笑声中既有痛快,亦有前所未有的恨意。  

始皇帝嬴政在最终一战中,就是以这逆运九式·返璞归真和项羽决死,最终结果,是嬴政死,项羽生。  

而今日,再度面对这一击,项羽相信胜者依然是他。  

天打雷劈屠真龙,逆运九式,两大极招一前一后同时击在十方俱灭上,致使这神兵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击。  

在清羽和项羽的夹击下,十方俱灭终于奔溃,碎片崩飞,一道丹丸般的精元从其中现出。  

“终于······”  

清羽面现喜色,探手疾抓,将神兵精元取到手上,一把按入胸膛。  

“轰——”  

为取神兵精元,清羽招式泄力,身受紫雷狂击,刀劲透体而过。更有无数雷球紧随其后,轰掣而来,雷震之声震天地。  

“轰轰轰——”  

乌江之水被雷电轰成无数气雾,电解的氢氧二气被雷电引燃,爆起冲天大火。  

江畔的土地亦是被雷浆熔成一片炼狱,熔岩、雷光,雷火在这片土地上肆虐。  

而在这片炼狱之中,一道身影半躬着身站起,血色光华掠过身体,焦黑的皮肤褪落,现出新嫩的肌肤。残破的道袍披挂在身上,半露的胸膛上,锁骨交汇之处,一个小小的阴阳八卦图闪动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赫赫哈哈哈······”  

清羽仰天狂笑,声音中有无比的兴奋和快意,“我的设想,成功了。”  

故意让十方俱灭承受重击,正是为了使其兵解,显露出神兵精元。  

十方俱灭乃是由龙马四肢汇聚阴阳精气而成,从本质上来讲,这乃是生灵精元所成。  

既然是龙马四肢形成的神兵,那么为何不能使其兵解成原来的样子,由清羽吸收炼化呢?  

清羽有天魔功这等吞万物养己身的魔功,亦有得自尹仲的神魔不死炼体法,只要能吸收十方俱灭的精元,当可窃夺造化,成就神体。  

不过,设想仅仅是设想,要是失败的话,不仅会损失十方俱灭这一柄绝世神兵,还可能会伤及自身根基。  

所以,清羽选择在传承空间之内进行此事。不管在传承空间内受了何伤,破损了何物,出空间之后都可恢复原状,实乃绝佳的试验之所。  

而现在,试验成功了,清羽的设想为真。  

阴阳异力在清羽体内流转,润及四肢百骸,经脉穴窍,使本就不凡的根基更上一层楼。  

并且······  

“乾坤巽风。”  

抬手扬掌,十方奇招应声而出,数不尽的凛冽旋风如狂龙乱舞,追袭天空上的相遇,飓风封截一切后路,如瓮中捉鳖。  

“惊雷爆五岳。”  

面对突发之招,项羽刀劲爆雷音,狂暴之雷轰旋风,怒雷狂震,旋风速散。  

一击击溃乾坤巽风,项羽雷刀急转,横扫后方。  

在其身后,清羽身影现形,却有急转虚幻,被雷刀扫过,荡起一丝涟漪。  

无相天魔的传承,清羽获得日短,参研不深。但在此时,无相魔功却是顺手拈来,好似已经习练多年一般。  

十方俱灭在融入清羽身体后,大智慧空间已经成了本能,清羽就像有了顶配的超级智脑,念动之间便有数不尽的灵感和想法,短短时间内便已将无相魔功熟练贯通,虽还没彻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