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笑纳(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宋家人对挂历是不稀奇的。  

胖丫早就给做过,家里有。  

当初家里人收到的时候,就是觉得好看,带劲,咋就那么有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们至今还是不习惯看日历,习惯看天。  

虽说,咱自家人知晓胖丫有才华。  

但是这一刻,当看到陆丞相,和陆家那些帮忙展开挂历孙女婿们的反应,以宋阿爷为代表,忽然意识到,或许咱自家人还是小瞧了胖丫的才华。  

咱家出了胖丫这样的姑娘,有点儿牛嚼了牡丹的意思。  

你看那陆家众人的反应,就该知道这挂历极为不错,送礼送到人的心坎上。  

宋阿爷猜测的没错,包括他认为胖丫生长在咱家是牛嚼牡丹也没错。  

因为宋家人收到挂历,看画就是画,画的是什么就算什么。  

而到了陆丞相那里。  

就比方说这挂历的封面,是一幅有年轮感的枫叶树上,挂着火红火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秋天。  

陆丞相就能从这画里看出来:  

经霜的枫树老更红,人到花甲正金秋的寓意。  

再联想到送的是日历,就知未来孙媳的心意是希望他,春去冬来、雨季花开,年年日日,都能身体健康。  

陆之润的夫君上前,要帮忙翻开封面,以供祖父阅览。  

陆丞相却摆手示意他别动,谁也别给他动。  

陆丞相上前,亲手一张张翻开。  

璀璨的烟花;  

潺潺的流水;  

长白上的纵横沟壑;  

天池的碧海蓝天。  

入秋那月份的画上,还有一行小字:  

一层秋雨一层凉,又是一年落叶黄,天凉别忘添衣裳。  

陆丞相抬眼看向宋茯苓,这是孙媳对他对的孝心。  

岁月能流逝,亲情却永恒。  

这时候。连陪同在一旁的宋福生也发现,他闺女能整景,送这礼物一下子给相爷整激动了。  

就更不用说陆家人了。  

毕竟宋家人不了解陆丞相,陆家人了解。  

陆丞相临时替换掉礼物。  

之前那回礼,是夫人给准备的,他打算换掉。不用那个了。  

“祖父,这个,好像太贵重了,”宋茯苓迟疑地看向怀里的礼物:“茯苓不能收。”吧?  

“祖父所赠,怎能不收。我看你那画上的墨层次不够分明,正该拿它画着玩。”  

最好明年,再送祖父一套这样的挂历,后半句,陆丞相笑呵呵的忍着没说。  

自家人了,不急。  

送的啥呀?  

墨啊?是墨锭。  

这时候两家差距又显现出来了。  

宋家来宾心里大实话,艾玛,以为那么激动高兴,能送老值钱的了,怎么就送的墨呢。连文房四宝都没给凑齐。  

马老太内心也有点惊讶,她以为陆家会一甩手就是玛瑙玉石什么的。  

陆家女儿女婿们却震惊了。  

陆畔外祖家的亲戚们识货,一眼看过去也吃惊极了。  

宋茯苓怀里的松、鹤、鱼、鸟、花,五种图案为一套的墨锭,陆老爷子珍藏有二十年了。  

这一甩手就赠给未来孙媳。  

最让陆家女婿们觉得,这也太…是老爷子那句话:拿它画着玩。  

知道这套墨锭多有价值吗?有市无价。大手一挥,让画着玩。  

陆畔几位姐姐们面面相觑一眼:好嘛,这不是正式改口,只礼貌的叫声长辈祖父,还没进门呢,她们亲祖父私藏二十年的心头宝送出去了。  

而且今儿很明显,祖父对宋胖丫说话的音量,都比对她们几个亲孙女的音量小,像是怕吓到宋胖丫似的。  

长辈所赐,宋茯苓一脸为难看父亲。  

宋福生笑着对女儿一点头,茯苓这才敢收下,立马郑重谢过陆祖父。  

整个过程,陆畔一直盯着茯苓,想茯苓要干什么可以给他递个眼色。  

就在刚刚,茯苓寻求是否收下珍贵礼物时,陆畔也有做好准备,表情摆好,正打算给茯苓发信号呢,可惜,人家只看宋福生。  

那当然了,茯苓昨夜入睡前就已经想好,今天她要秉持自己是大家闺秀的姿态,决不会错一步。  

私下里和陆畔怎样都没事,但表面务必规规矩矩,要给父母涨脸,绝对不和陆小畔眉来眼去。  

宋茯苓送给老夫人和陆畔外祖母的礼物是,珍珠小包。  

整个包全部用珍珠制成。  

其实茯苓事先要送老夫人的是枣红色颈带,系扣链子是金子的,坠子也是金子,金坠子中间镶嵌三叶草形状的红玛瑙。  

整个颈带,除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镶嵌工艺,一针一线全是茯苓扎了一次又一次手,亲自缝合。  

笨手笨脚的,做废老多了。  

可现在多出陆畔外祖母在场,就不能拿出来了,紧急对景嬷嬷私语,向下调。  

别提了,就这礼物不够的事,还被陆家几位姐姐听了去。  

没办法,陆家地盘,想说个悄悄话费劲。  

陆家姐姐们非常体贴人,让茯苓将事先准备送给她们的礼物挪给两位姨母和两位舅母。  

陆大姐说:自家人,先可着别人来。  

陆三姐陆之婉是说:那本来想送我们什么,我看一眼呗。  

收不到还不能看一眼?  

这个插曲先不提,先说老夫人和陆畔的外祖母收到这精致的小珍珠包,一模一样,高兴的呦。  

陆畔的外祖母回给茯苓的礼物,和陆丞相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这礼物是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