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真英雄(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人内力涌入左朝阳身体,左朝阳发出一声吼。  

由于此刻左朝阳身体中真气太强,连鼓胀起的衣袖衣袍都在这难以形容的强劲力量下“砰”地一声巨响爆粉碎。  

然后两条气龙迸现。  

每条直径竟然有五六尺!  

如同两股骇浪!  

惊人之极!  

然后这两条“巨龙”飞出,半途中,两条“巨龙”又缠在一处,威力更是恐怖之极。然后这“巨龙”带着摧毁一切的力量冲向前面盾牌组成层层盾墙。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  

“巨龙”扑在盾墙上。  

瞬间盾墙碎裂,刀枪竟折,无数的血肉横飞!  

这条气龙势头仍不减,如狂流一般在盾墙和人海中往前冲撞。一层层的盾墙崩塌,一队队敌军倒下。  

这条“巨龙”在敌人盾墙人潮中冲出一条路。  

这条路上,散落着无数敌人断折的兵器碎裂的盾牌和血肉模糊的尸体。  

也是一条真正的血路!  

这情形其余敌军意志都要崩溃了。  

许多人用西域语发疯般叫喊着。  

有的还跪在地上仰望烟火遮敝的天空,似祈求他们信奉的神灵能降临杀死这四个比魔鬼还要恐怖的人。  

然后四人身形飞快掠上那条“血路”。  

随着四人急掠,他们身体也开始不断升起,如踩着无形阶梯而上!  

很快,四人身形彻底消失在空中的烟气中。  

再看不到四人,只传来四人开怀笑声。  

四人出了敌营又奔出几里在一个高处停下。  

此刻,四人衣衫破损身上尽是血污。脸面也被烟火熏黑。头发也火被燎了不少。  

显得有些狼狈。  

但是他们却是最值得的骄傲的“狼狈”的英雄!  

今晚,他们四人敌两万敌军,还烧了西域军粮草!  

今晚,他们为大义置生死于度外!  

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四人回望着敌囤粮处的火海,各自心潮澎湃,眼中也都发出灼灼光芒。  

曾腾云手臂插着一支箭,他将箭头折断,一把将箭杆抽出扔了,然后兴奋仰天叫道:“哈哈,我们成功了!成功了!痛快,真他妈的痛快啊!”  

随后林屹也叫道:“哈哈,真他妈痛快!”  

左朝阳也大笑道:“的确是真他妈痛苦!”  

让三人都未想到,妙雪也来了一句。  

“真他妈痛快!”  

三人听了,都看向妙雪。  

然后四人发出痛快淋漓的大笑。  

四人回到凤翔城。  

上官明弘一直伫立在城上心怀忐忑等着他们。  

四人上了城头,上官明弘迎上。  

看着四人狼狈模样,上官明弘低声道:“失败了吗?”  

林屹道:“成功了!”  

上官明弘顿时兴奋大叫道:“成功了!太好了太好了…”  

城头将士们见一向沉稳的上官将军突然激动叫喊,都如坠五里云雾中。  

上官明弘激动朝他们叫道:“这四位英雄烧了敌军粮草!”  

上官明弘声音在城头上回响着。  

于是,城头上所有将士们心情振奋发出一片高昂的欢呼声。实在难以表达激动心情,他们涌过来将林屹四人托起,朝城下而去。  

一路上,他们激动高呼着。将这天大好消息传扬着。这消息也驱走了笼罩在军民心中的阴霾。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许多人更是来目睹四位英雄的风采。  

苏锦儿他们也闻讯而来。  

看到被兵将们托举着的四人,苏锦儿在人群最前指着林屹雀跃叫道:“那是我男人!那是我的小林子…”  

这晚,整个凤翔城都沸腾了。  

敌军粮草被烧,无疑能为即将崩溃的凤翔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人们为了庆贺,鞭炮声锣鼓声在城中各处响起。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  

凤翔城一片欢声海洋,敌军大营却陷入一片恐慌。  

李朝和藏霸被从梦中叫醒。  

凤翔城即将被破,在这节骨眼上粮草却被烧了。二人如同遭受五雷轰顶一般。  

李朝赶紧招集众将到大帐议事。  

但是具体情况他们还难得知。  

李朝连派几拔人去探。  

他和西域众将黑着脸在帐着等着消息。  

等了一停茶功夫,守粮处副将阿赤带着一名将领来到大帐。  

他们全身也都是烟薰火燎的,各自还带着伤。  

李朝手指阿赤吼道:“赵恭呢?!”  

阿赤道:“赵将军被那个魔将连人带马吸到空中,然后魔将把赵将军头颅砍下了。”  

连人带马被“魔将”吸到空中,李朝和帐中诸将惊愕不已。  

阿赤又详细将情况禀报李朝。  

李朝听完胸膛都快要气炸,一口血涌上嗓子硬被他咽下。  

李朝咆哮道:“两万人!两万人啊!竟然让四个人烧了粮草还杀伤那么多人,还把主将脑袋砍下最后还全跑了!我军的脸都被丢尽了!而你还敢来见我,来人,给我把这个无用的东西拖出去斩了!”  

几名彪形汉子进帐将阿赤拖了出去。  

跟随阿赤来的那名将领吓的噤若寒蝉。  

李朝看着那将领,目光如要吃人一般。  

李朝问道:“现在还有多少粮草?!”  

那名将领战战兢兢禀报道:“我们全力…全力扑火,最后抢出些粮草来…”  

李朝怒吼着打断他的话道:“我问你现在粮草还能坚持多久!不是听你表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