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三章身份之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唯有十方和尚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因为他看眼前这名穿着青衫的中年文士有股熟悉之感。但他仔细回忆了下,九州修仙界近数千来好像没有这号人物出现过。  

忽然,十方和尚双目圆睁,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姜无圣,仿佛是看到了鬼一般。  

心中更是感到惊骇万分:“怎么会是他!不可能,不可能!此人应该早就死了才对!”  

看到十方和尚惊讶的表情,姜无圣摇着手中的折扇,谈笑自若地说道:  

“老友来访,道友是不欢迎在下吗?”  

听到姜无圣的话,陈相与紫真老祖等人纷纷转头看向十方和尚。  

他们十分好奇这两人居然认识,而且听姜无圣的口气,他与十方和尚好像十分熟络的样子。  

当然十方和尚出于各种原因,并不想与姜无圣扯上关系。连忙推脱道:  

“阿弥陀佛!贫僧一向在万佛宗清修,足不出户。与这位道友并从未有过交集,想必这位道友认错人了吧!”  

姜无圣用折扇轻轻的敲了敲自己的头,然后自嘲道:  

“也是,十方道友现在可是万佛宗当家人。  

贵人多忘事嘛,忘了姜某这个落魄朋友也是情有可原。  

那姜某就给十方道友提个醒,难道你连我们当年一起研究魔族秘术的事也一并忘了?”  

听到姜无圣的话,陈相与紫真老祖几人更加疑惑了。  

这俊美和尚不是叫圆音吗,怎么又变十方和尚了?  

还与姜无圣一起研究魔族秘术?  

忽然紫真老祖惊呼道:“不可能,不可能!十方和尚是万佛宗的开山鼻祖,那是八万多年前的人物了。  

而且十方和尚的画像老夫见过,是一名长须老僧,而不是俊俏小和尚!”  

经过紫真老祖提醒,正道联盟的几名化神期修士也想起了十方和尚的名字。  

但他们与紫真老祖一样,并不相信眼前的圆音大师会是万佛宗的开山鼻祖十方和尚。  

毕竟这太骇人听闻了!  

倒是辩通圣僧心中升起了一股异样的感觉,虽然他心里十分清楚万佛宗根本没有圆音这号人。  

但修炼《往生轮回诀》虽然能够延寿,但每次夺舍后修为都会大降。  

十方和尚的修为明明已经降到了元婴期,但从刚才展现出来的实力完全远在化神后期境界的紫真老祖之上。  

这让辩通圣僧十分疑惑。  

只有陈相虽然也感到惊讶,但他却是有些相信姜无圣。  

因为以陈相对姜无圣的了解,姜无圣并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  

既然姜无圣是来自六万余年前上古时期的人物,那圆音大师是八万年前万佛宗的开山鼻祖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让陈相疑惑的是按姜无圣刚才所言,他居然与万佛宗的开山鼻祖一起研究过魔族秘术。  

十方和尚自然不会承认他就是万佛宗的开山鼻祖,不说修炼《往生轮回诀》有悖佛门教义,有碍万佛宗清誉。  

当然也不会承认曾经与姜无圣一起研究魔族秘术的勾当。  

更关键的是,《往生轮回诀》能无限延长修仙者的寿元,若是让外人知道了定会引来窥觊之心。  

因此十方和尚打算继续装糊涂,“阿弥陀佛,这位施主说笑了!  

众所周知,十方祖师是我万佛宗的开山鼻祖,那可是上古时期的人物。在八万年前就已经在坐化了。  

贫僧怎么可能会是十方祖师?”  

“是姜某糊涂了,你的确不是十方和尚,当然更不是什么圆音大师。  

应该称呼你为魔主,或者白象神尊才更为确切!”  

姜无圣语出惊人。  

魔主?  

白象神尊?  

但紫真老祖等人根本不相信姜无圣的话,甚至觉得莫名其妙。  

就连陈相对此也深表怀疑。  

毕竟魔主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是九州修仙界所有魔道修士的祖师爷。  

而且魔主早在十万多年前就已经在正道数十名化神期高手的围攻下陨落了。  

这可是整个九州修仙界公认的事情。  

若魔主真还活着的话,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龟缩在万佛宗,以魔主的性格早应该疯狂的报复正道联盟了。  

只要魔主振臂一呼,陈相相信那些魔子魔孙们定然纷纷呼啸相应,将九州修仙界搅个天翻地覆。  

怎么会沉寂了十来万年都没有丝毫反应?  

至于说圆音大师是白象神尊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先前天衍宗重建大典时,陈相可是与白象神尊亲自交过手。  

按李长灵的说法,白象神尊十分有可能是魔族修士。  

但眼前的圆音大师身上一点魔气都没有,而且修炼的明显是佛门功法。  

怎么可能与魔主、白象神尊扯上关系?  

难不成是姜无圣为了报当年之仇,特意往万佛宗头上泼脏水,好借此光明正大的对万佛宗的和尚们出手?  

陈相心中如此怀疑,忍不住朝姜无圣望去。  

十方和尚一脸无辜地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这位施展真是越说越荒谬绝伦。”  

而辩通圣僧反应更为激烈,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指着姜无圣。忍着疼痛怒斥道:  

“放肆,你竟敢如此诬蔑圆音师祖!”  

姜无圣直接无视十方和尚与辩通圣僧二人,而是迎向陈相的目光,饶有兴致地问道:  

“难道陈师侄也不相信师叔我的话?”  

陈相并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