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墓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相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只灵气十足的阵盘。  

这只阵盘是陈相花了三十万灵石高阶从九州商会购得的。  

灵盘本身就已经达到了高阶法宝行列,陈相又花费心思进行了一番改造。  

将阵道人的那块本命灵宝玄天玉璧镶嵌了进去,作为阵心之用。  

使得玄天灵璧的威力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仅如此,陈相又特意请五阶玄龟在阵盘上加持了一个隐匿术,以此掩盖玄天灵璧的强大气息。  

以免遭他人窥觊。  

陈相左手持玄天阵盘,右手掐起法诀。  

将法力源源不断的往玄天灵璧中注入。  

吸收了法力的玄天阵盘开始闪耀起金色光芒,释放出一阵阵能量波动。  

受到玄天阵盘的能量波动影响,甬道中幻阵受到冲击。  

墙上青铜灯中的灯火也开始忽明忽暗,火焰上下跳跃不止。  

陈相明显能感受到周围磁场发生了扭曲。  

“太好了,有效果!”  

白里溪四人也十分兴奋。  

陈相的神识法力完全不下于普通的元婴后期修士。  

玄天灵璧是下品灵璧,以陈相的修为勉强也能施展,但十分吃力,对身体负担很大。  

而且陈相也不愿意随意就暴露自己的真实实力。  

白里溪四人可是实打实的元婴后期修士,这样的苦力放着不用白不用。  

于是陈相装作一副十分吃力的样子对白里溪四人说道:  

“白道友,这幻阵威力太强大了,但凭我一人的修为应对不了!  

还请白道友助我一臂之力!”  

白里溪应声道:“好!”  

然后便释放法力朝玄天阵盘打去。  

廖学修三人也不敢怠慢,纷纷跟着朝玄天阵盘输入法力。  

有了白里溪四人的加入,陈相立马轻松了不少。  

甬道中的空间扭曲也越发激烈起来。  

“嘭!”  

大约十个呼吸之后,甬道中的幻阵终于承受不住强大的压力,在一声空爆之后被破除了。  

幻境解除后,陈相等人发现走了这么久根本没移动过地方。  

还在刚进来时的老位置,原地踏步!  

曾明十分疑惑的自言自语道:“这幻阵好生厉害,以我们几人的修为竟然被毫无察觉的控制了!”  

樊朝相走到青铜灯前,用手沾了一沾灯油,若有所思起来。  

见此,白里溪连忙问道:“樊师弟,可有什么发现?”  

樊朝相别看着平时一声不吭,像极了闷油葫芦。  

但他却是药王谷四名元婴期修士中心思最为缜密的一人。  

樊朝相略微思索后说道:“为了以防万一,其实在进入甬道前,我便用秘术封闭了六识,守住灵台。  

进来后发现并无异常,才重新打开了六识。  

之后我们发觉幻境后,我又尝试封闭六识。  

但却失败了。  

所以我怀疑是我们在无意中触发了幻阵。  

而唯一碰触过的东西就是这些青铜灯。  

依我猜测,八成是因为我们之前取了灯油的缘故。”  

樊朝相的话虽没有直接证据,但陈相几人也觉得有几分道友。  

“为了安全起见,从现在起我们尽量不要碰触墓中的东西。  

等完成了太上长老的任务后立即离开此处!”  

白里溪说完还特意看了一眼曾明。  

此刻曾明自己是又自责又委屈,忍不住在心中腹诽道:“现在怪起我来了,早干嘛去了?又不是就我一个拿了灯油!”  

当然这些话他也是在心里想想,可不敢随意说出来。  

廖学修连忙出来打圆场道:“好在这次有陈道友在,虚惊一场,虚惊一场!”  

有了这次的小插曲,陈相五人不敢再打鲛油的主意了,只想快点离开甬道。  

没了幻阵影响,一行人快步行进了大约半盏茶时间不到,就走完了全部甬道。  

甬道的尽头是一扇高大的玉质石门。  

在石门前面,左右还各摆着一只造型的奇怪的石像。  

石像人身兽足,似熊非熊,身着玄衣朱裳,长着四只金黄色的眼睛,左右手分别执戈扬盾。  

表情瞠目张口,身体下蹲,作奔走捉拿状。  

“这是方相氏!”  

陈相没事时喜好看一些古籍,只看看了一眼便认出了石像的来历。  

曾明好奇的问道:“陈道友,什么是方相氏!”  

陈相解释道:“方相氏是远古时期我们人族信奉的一位神只,为驱疫避邪的神。”  

樊朝相又补充道:“古籍中记载,上古时期如遇大丧,举行葬礼,就由方相氏出马。  

在墓地中举行名为傩祭的特殊仪式。跳傩舞,并用手中的戈在墓室四角赶打。  

目的是驱赶一切魑魅魍魉,驱逐邪祟。  

这古墓的主人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在墓门口摆放了两尊方相氏的石像!”  

“原来如此!”  

曾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做?直接推门还是怎么样?”  

有了之前的教训,陈相等人自然是不敢在莽撞行事了。  

既然墓主人在墓道中都设置了这么厉害的幻阵,那墓门这么重要的地方自然更加不会懈怠了。  

因此几人谁也不敢贸然上前。  

樊朝相提议道:“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妨先派只灵兽或者傀儡去推门试试。  

就算有危险我们也好及时应对!”  

对于樊朝相的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