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噩耗传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名筑基后期弟子道恭敬的说道:  

“陈师叔,这此接受考核的修士已经全部到齐。还请陈师叔施法!”  

青云宗的入门考核分为两个部分。  

分别是问心与测灵。  

青云宗有一门特殊的神通,名叫幻云问心术。  

此术并不是攻防类法术,而是类似于幻术。  

修仙者一旦中了此术,便会进入幻像之中。  

此时无论施术者提问什么,中术者都会老老实实回答。  

这门神通虽然妙用无比,但还是存在两个缺点。  

第一,修仙者只有修炼到金丹期境界才能修炼。  

第二,幻云问心术只对比自身低两个大境界的修仙者才会有效果。  

这也就是说,金丹期修士只能对练气期修士施展才会有效果。  

看似十分鸡肋,不过幻云问心术也有优点。  

那就是这道法术比较温和,不像搜魂术那样霸道,被施展幻云问心术的修仙者事后不会留下半点后遗症。  

凡是青云宗的弟子,在突破金丹期后都会主动修炼这门法术,为得就是在收徒大会上能够派上用场。  

陈相语气极为严肃的开口道:“尔等是否自愿加入青云宗,中间可有包藏祸心者?”  

闻言,参加考核的低阶修士们纷纷保证道:  

“我等自愿加入青云宗,绝无祸心!”  

陈相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很快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人群中一名打扮的十分华丽的青年修士在幻云问心术的考验下现出了原形。  

只见他双目圆睁,眼神中充满满了恐惧,痛苦的哀嚎起来,双手抱头倒在地上,蜷缩成一团。  

然后整个身体开始迅速膨胀起来,最后“嘭”的一声自爆了。  

周围那些来不及躲避的低阶修士被散落开来的血肉溅了一身。  

显然此人身上被人下了高明的禁制,一旦漏出破绽就会触发体内禁制。  

背后之人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将其杀人灭口,不给青云宗留下任何线索。  

这种事陈相早就习以为常了,隔三差五就有其他势力在青云宗开山收徒之时派奸细企图蒙混过关。  

当年陈相入门时就亲眼见识过,只是稍微不同的是死法不一样,上次是自燃,这次换成了自爆。  

陈相看了一眼地上的血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  

“也不知道这次幕后之人是否是六宗之人,还是其它修仙界的邪道势力,又或者是皓月组织?”  

当然青云宗也不会去深究,因为这种事他们也在做,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了罢了。  

问心结束后,马上开始第二步考核。  

二十多名筑基期弟子对这些通过问心的低阶修士进行一一测验。  

测验内容包括灵根资质、骨龄、以及出身来历。  

然后将其中灵根优异者,身怀特殊灵体,或者已经将修仙百艺中任何一种提升到一阶上品水准的挑选出来。  

这些人可以直接晋升成内门弟子,进入五大主峰修炼,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那些资质平平,又或者身上有些修仙百艺在身的则成为外门弟子,安排在其余的副峰修炼。  

至于剩下那些四灵根、五灵根者则被淘汰,劝离下山。  

当然想留在青云宗也可以,不过只能做杂役弟子,待遇远远低于前两者,而且还要完成大量的杂役任务。  

不过每年还是有不少淘汰者愿意留下来,只为求一丝缥缈的机缘。  

哪怕今后修仙无望下山,有了青云宗做背景,也不至于轻易被其他散修欺负。  

虽然出现了一点小插曲,但整个收徒大会进行的还算顺利。  

这次青云宗从各个渠道总计收进了一百二十多名弟子。  

达到内门弟子资格的只有八人,不过比起前几次,这次还算是好的。  

可见好苗子是多可遇不可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怡台郡姜家也送了一名名叫姜寄兴的少年到青云宗。  

姜寄兴的祖父正是陈相的大师兄姜俊语。  

正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姜寄兴又是木系单灵根,便拜入了陈相门下。  

正所谓修真无甲子,一晃眼七八年时间又过去了。  

这天陈相正指导姜寄兴修炼,只见柳如玉慌慌张张的快步闯了进来,而且脸上看着十分哀伤的样子。  

陈相连忙问道:“如玉,出什么事了?”  

只见柳如玉先是看了一眼姜寄兴,然后欲言又止起来。  

“师尊,刚才怡台郡传来了消息…”  

姜寄兴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心思玲珑,听到“怡台郡”三个字,又看到柳如玉的样子,心中顿时有种不好的猜想。  

急忙问道:“大师姐,难道是关于我祖父的?”  

柳如玉轻轻的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道:“恩,怡台郡传来消息,说大师伯坐化了!”  

虽然心中已有准备,但听到柳如玉亲口说出来,一时间姜寄兴还是接受不了,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  

理论上筑基期修士能拥有两百年寿元。  

但其中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提前陨落,未能善终。  

就算能够善终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在之前的斗法中受过伤,从而影响到了自身寿元。  

因此筑基期修士中真正能活到超过两百岁的并不多。  

姜俊语今年两百零六岁了,曾经服用过延寿灵丹。  

寿元其实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筑基期修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