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巅峰之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终究没有集齐,最为关键的破坏神传承,唐闲似乎没有留给你。”  

“唐闲”的表情有了一丝极难察觉的愤怒。  

“你以为没有任何准备,我会邀请你来万兽界与我一战?”  

“你的准备不管是什么,都无法改变你我之间绝对的差距。你创造我,是为了让我与法官承担所有的罪恶,但很遗憾,你死之后的历史,会完全改变。”  

面对歧源的挑衅,伊甸之主忽然说道:  

“我比以前变得更强了,这毋庸置疑,现在的我无法击败诸神黄昏时候的你,但现在的你,可还是那时候的你?你已经变弱了,我的孩子,不,我终究是不承认你变成了生灵,毕竟意识这种东西,它不需要太多人拥有。你只是一个工具。工具便该有工具的觉悟。”  

歧源认为这场对话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  

伊甸之主有一点说对了,现在的歧源,并不是当年那个强大到引发了诸神黄昏的机械族首领。  

歧源说道:  

“正因为我不是生灵,你才会败北。”  

话音落下,歧源忽然抬手同一时间,伊甸之主的身前,凭空出现数十面看似镜子一样的东西,从镜子里涌现出的光线正是让生灵畏惧的竭心射线。  

能够在任意位置召唤竭心射线,这是歧源的手段之一。  

这些镜子将伊甸之主可以逃离的每一个角度都封锁死。  

竭心射线足以移除伊甸之主最为倚仗的能力——生命恢复力。  

但这数十道镜面里射出的射线,却忽然间归于虚无。  

甚至都还没有靠近伊甸之主身前一尺。  

歧源眉头轻皱。  

伊甸之主的脚下出现巨大的法阵,这法阵绵延方圆数百米,法阵的周围树立起了银灰色的障壁。  

歧源的第二道手段袭来。  

这是竭心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生命力就会不断流失,生命恢复能力也被移除,根本不需要命中对手。  

这种恐怖的领域,让伊甸之主也感觉到不可思议。  

这是诸神黄昏时它见过的招数,算是让几位兽神尝尽苦头,没想到这才第二回合,歧源就用上了,且看起来并不怎么困难,用得非常容易。  

可同样的,这道领域没有持续几秒,便慢慢的变得透明,而后开始消失。  

歧源略微疑惑,伊甸之主到底是怎么化解自己的攻击手段的?  

但伊甸之主没有告诉歧源答案,而是说道:  

“到我的回合了。”  

天空中落下的金色光辉开始变得狂暴。就像每一点光芒都是一颗星辰一样,无数的星辰开始炸裂,释放出恐怖的力量。  

歧源很快便被淹没在了金色的光海之中。  

她周遭的一切都在疯狂的崩碎瓦解。  

伊甸蜘蛛当然不相信这么简单地就能打败歧源,它并不在意刺目的金光,死死的盯着爆炸中心。  

随后诡异的一幕果然发生。  

歧源一尘不染,完好无损的从金色的风暴里走出,她神色平静,手轻轻的一招,头顶上方便出现了一团黑色的旋涡,半径不过半米。  

可所有的金色的光泽,都被那团黑色旋涡疯狂的吸收。  

让星辰畏惧的便是黑洞。  

伊甸之主创造了星辰,歧源便创造吞噬星辰的黑洞。  

这是第九任秩序之子康斯坦丁的能力,吞噬黑洞。  

大地浮现出裂痕,红莲地狱之下,本是一片冰海。  

手握着海神三叉戟的“唐闲”,召唤出了滔天巨浪,巨浪撞破陆地凝成爪型,歧源看了天空中的巨浪一眼,她站在原地,依旧没有动弹。  

但那些巨浪瞬间结成了冰。  

连带着脚下方圆数十里的大海,全部冻结。  

伊甸之主展现的星辰爆炸和翻江倒海,都是真正的神通。  

歧源所展现的竭心领域和吞噬黑洞,又或是这一手瞬间冻结,也同样是真正的神通。  

看着这一幕的唐飞机和白曼声,都感到震撼无比。  

他们自然可以冻结住整个战场,但跟歧源和伊甸之主相比,不管速度还是规模都弱了太多。  

唐景却知道的,这是第十六代康斯坦丁的能力,绝对极寒领域。  

这是神才拥有的强大能力。  

换成任何一个浩劫级万兽,在方才的任何一轮进攻里,都已经彻底死去。  

但歧源和伊甸之主,连脚步都不曾挪动一下。  

瞭望台的人类都在庆幸着离战场足够远,因为这种级别的攻守,波及的范围实在太大。  

在所有人看来,接下来大概就是一场毁天灭地的攻守展开。  

但伊甸之主和歧源却——始终没有再动手。  

歧源回想着此前的进攻,若有所思的说道:  

“看来你为了对付我,准备了不少。你化解我进攻的能力,应该与圣山有关。”  

“这就是我和你的差别,你只是一件工具,工具并不知道它的主人有多少能力,但我必须承认,历来的秩序之子的能力,你都拥有,想来人类天赋者的诸多能力,你也已经拥有。”  

伊甸之主似乎对歧源的表现有了兴趣,它继续说道:  

“这样的攻守对我们来说,似乎没有意义。”  

歧源同意这句话,如果当年杀死兽神的手段已经能够被伊甸之主轻易化解,那么在寻找到其弱点之前,无论怎么进攻,都只是在浪费体力。  

而伊甸之主也认为,掌握着无数天赋者能力的歧源,面对自己的任何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