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娲蛇之皇(5/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餮都知道,只是它根本来不及回答。  

因为唐飞机在这一刻的攻势太猛烈了!  

饕餮意识到了,这是敌人的诡计!  

它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战斗中去。  

现在它的战斗力已然压制苍龙,根本不会惧怕!  

可唐闲简直跟魔鬼一样。  

“你好笨啊,这首诗一共八百四十字,不算标点和标题。作于公元806年,亦即元和元年。,白居易任盩厔县尉时,于家中所写。可见你学识一点也不渊博,我原本还想考你下一首的。”  

饕餮难受到了极点。  

这一瞬间,被唐飞机接连命中。  

唐闲看着这一幕,浑然不在意,似乎真的想与这位文道长夜来一番文斗。  

他摇头叹息道:  

“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事实上,从战斗开始,唐闲就记着,饕餮在短短的战斗里,一共说了七句诗。  

每一句诗都会加一个出处来源。  

除了白曼声卿九玉唐飞机这些他的朋友,对于其他万兽,唐闲一直按照可食用动物和不可食用动物分类。  

饕餮在他眼里,跟地狱三头犬,甚至哈士奇没啥区别。  

都是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  

这只饕餮自己给自己建立一个条件反射,逢诗句必说出处。  

而一旦没说出口,或者被人说了,大概就会像强迫症患者一样感到焦虑。  

事实上这种每说完一句诗就一定要说出处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  

只是唐闲不承认。  

本质上来说,他不认为饕餮可以拥有一些高等智慧人类才会患的病症。  

总而言之,说话说一半,或者将原本完整的部分强制分为两个阶段,都会让这只饕餮极为难受。  

“算了,再给你一次机会,请听题。丑虽有足,甲不全身。见君无口,知伊少人。这是谁的作品?”  

这是一首猜字诗。  

乃是唐代的苏颋所作,严格来说是个字谜。  

唐闲对于爱表现的来人说,如果没能抢先说出答案,那种感觉非常难受。  

这种事情唐闲最有心得。  

比如以前上化学课时,在物理老师要讲某个典故时,抢先说出该典故最后应证的定律。  

在数学老师布置某道历史有名的数学题目时,还没写完就直接说出了答案数字。  

这种事情他做的太多了,很多老师拿来填充课时的材料,就因为唐闲三言两语而结束。  

所以他一直不怎么招老师待见。  

恰如此刻。  

当饕餮想要回答这个字谜的时候,唐闲摇头,故意用一种你没猜到吧的表情说道:  

“是唐代诗人苏颋的字谜哦,一个尹字,你居然连这都不知道?”  

饕餮的心里苦,他想说,但是唐闲不给机会。  

唐飞机的进攻一道强过一道。  

龙爪如同利剑一般切破了饕餮背部的防御。  

胜利的天平再次慢慢的倾斜!  

唐闲没有停下,唐诗,宋词,元曲,楚辞,诗经,论语。他一样没停,开始轮番轰炸。  

每次都是在饕餮快要说出答案的时候,他抢先用一种“天呐撸,你居然不知道”的表情嘲讽。  

数百年来,饕餮吃了无数人,说了何止数万句诗句?  

它每一次都是自己说出了出处。  

可是这一次,全被这个该死的魔童给抢先了。  

又或者强迫症患者每天早上都听到对面的鸡会叫三声,但今天只叫了两声!  

饕餮简直要疯了。  

它伤痕累累,也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和镇海苍龙的差距在减小。  

再继续下去,就会死在这里,可它就是没有一点办法!  

因为数百年建立的习惯如同一种本能。  

它难以抵抗这种本能。  

唐闲没想到这个饕餮,杀人必吟诗,却也将死在诗句下。  

这便是天道有轮回。  

大量的失血,让饕餮的速度,反应都变慢了一些。  

但它与唐飞机的战斗依旧是未知之数。  

唐闲拉回了一部分劣势,饕餮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因为肉搏战的确不是唐飞机所擅长的。  

而在这个时候,战况再次发生改变。  

疯狂的饕餮发出尖锐的叫声。  

这叫声来自于饕餮的腹部。  

那就像是它真正的本体一样。  

仿佛是感受到了这具躯壳处于一种矛盾中,饕餮的意识深处,下达了一个疯狂的指令。  

饕餮双目血红,这一瞬间,它的腹部生出一根根如同触手一样的东西,瞬间灌入了它的耳朵里。  

血液涌出,饕餮的耳膜被贯穿,另一道痛苦的叫声传出。  

唐闲震惊的看着这一幕,没想到把饕餮逼急了,它居然会自己毁掉自己的听觉。  

脑海里只有一片轰鸣声,除此之外,饕餮什么也无法听到。  

它发出得意的笑声,似乎喜悦与自己终于不被那个魔鬼一样的家伙干扰。  

而与唐飞机的战斗,也在饕餮彻底陷入疯狂之后,再次发生转变。  

现在的饕餮再也不是一个吟诗杀戮的雅怪,它是一个真正的,癫狂的怪物。  

唐飞机的利爪贯穿了饕餮的背部。可饕餮的背部忽然间自己裂出一道极大地口子。  

就像是腹部有了一张血盆大口,背部也要长出来一样。  

看着这一幕,唐闲终于明白了,为何那么多记载里,都说饕餮其实没有固定的形态。  

它像是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